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升一降,調暢氣機的7個葯對

一升一降,調暢氣機的7個葯對

葯對的性能,有四氣五味上的不同,也有升降浮沉上的不同,本文所介紹的七組葯對,就屬於後者。治療因為氣機問題而導致的疾病,均可以用升降葯配合使用,這7組是作者的臨床經驗,各位可作參考。

一升一降,調暢氣機的7個葯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升降葯對七組臨床應用

作者/沈敏南

葯對是二種中藥特殊的配伍方法,有力專功宏之優。升降葯對又是用升提葯、沉降葯配伍,有調節升降氣機之作用。筆者臨床運用以下七組葯對,有得心應手之妙。現介紹於下,以求正於同道。

一、葛根、大黃治痢疾

葛根甘辛平,性升,為升發脾胃清陽之要葯,《用藥法象》載「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

大黃苦寒,性降,以蕩滌腸胃,通降胃氣而稱著,《藥品化義》載「大黃氣味重濁,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斬關奪門之力」。

  • 此葯對功擅調理脾胃氣機

治濕熱或食滯之痢疾,效果頗佳。適用於:腹部脹痛拒按,下痢赤白,一日幾次或數十次之多,里急後重,肛門灼熱,便後腹部略舒,胃納不佳,或暖酸腐氣,舌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或食滯)蘊結腸道,腸道傳導失職,以致脾胃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氣機不利。用此葯對升清降濁,甚為合拍。

劑量:葛根8克,大黃應視患者體質、病情輕重而定。體質強、病情重用生大黃8~10克;反之,用制大黃6~10克。

必須指出:服此葯對有二種正常反應:一為葯後初次小便變深黃色;二為葯後腹痛加劇,大便次數增,再服諸症減輕或解除。

二、麻黃、沉香治咳喘

麻黃辛苦微溫,性升,為宣肺平喘之要葯。

沉香辛苦溫,性降,以降氣納氣而稱著,《本草備要》載「諸木皆浮,而沉香獨沉,故能下氣而墜疑涎。」

  • 此葯對功擅平喘降逆

治虛實相兼的咳喘,效果頗佳。適用於:咳喘多年,咳嗽有痰,薄白量多或味咸,張口抬肩,氣急,動則更甚,舌紫、苔凈,脈細等。外邪犯肺,失治或誤治,痰涎阻於氣道,則為咳喘。久病及腎,虛實相兼為多。用此葯對宣發肺氣,納氣歸腎,甚為合拍。

劑量:麻黃1.5克,沉香(後下)3~6克為宜。

必須指出:臨床所見咳喘病證因外邪引發為多,若兼寒熱頭疼,鼻塞脈浮,應宗先表后里或表裡兩治法,方能奏效。

三、桔梗、琥珀治癃閉

桔梗苦辛平,性升,為升散肺氣之要葯,《珍珠囊》載桔梗「為舟楫之劑」。

琥珀甘平,性降,以通降利尿而稱著,《別錄》載「消瘀血,通五淋。」

  • 此葯對功擅利尿通淋

治實證癃閉,效果頗佳。適用於:小腹脹悶,膀胱充盈,小便點滴不利,甚至全無,伴有胸脘悶滿,舌苔薄白,脈弦細等。膀胱貯尿之所,通過氣化排尿。肺氣不降,氣化不利,則見癃閉。用此葯對欲降先升,提壺揭蓋之法,甚為合拍。

劑量:應按癥狀而定,胸脘悶滿重者,桔梗5~10克,反之用3~5克。小腹脹悶甚,小便全無,琥珀5克(沖服),反之用3克(沖服)。

必須指出:產後、老人前列腺疾患致癃閉為臨床所常見,大多虛實相兼,而此葯對僅屬治標之品,尚需加入培本之葯,方能收效。

四、白芷、石膏治牙癰

白芷辛溫,性升,為散陽明風寒之要葯,《本草綱目》載治「齒痛、眉棱骨痛」。

石膏辛甘大寒,性降,以清陽明氣分實熟而稱著,為清陽明氣分熱邪之首選藥物。

  • 此葯對功擅散風寒,清熱邪

治外寒內熱之牙癰,效果頗佳。適用於:惡風發熱,齒齦腫痛,痛引頭部,局部熱感,甚至色紅拒按,口渴氣穢,舌紅、苔黃,脈滑等。陽明素有蘊熱,風寒內客陽明,內外之邪循經上犯齒齦,以致紅腫疼痛。用此葯對融升散沉降為一體,會為合拍。

劑量:白芷6~10克,石膏(先煎)15~30克,飯後一小時服。

必須指出:此葯對在該病的初中後期均能服,初期寒熱、齒齦疼痛明顯,可用白芷10克,石膏(先煎)15克,中後期齒齦腫脹明顯,可用白芷10克,石膏(先煎)30克。尚需觀察是否化膿,若已化膿,應及時排膿,殊屬重要。

五、升麻、人中白治口舌糜爛

升麻甘辛微寒,性升,為升散鬱熱之要葯,《本草正義》載「升麻宣發肌肉腠理之陽明,而升舉脾胃之鬱結。」

人中白咸寒,性降,以降火最速而稱著,《本草綱目》載「降相火,消瘀血。蓋咸能潤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諸瘡,用之有效,降火之驗也。」

  • 此葯對功擅升散鬱熱,降火解毒

治鬱熱之口舌糜爛,效果頗佳。適用於:口舌反覆糜爛、疼痛,喜冷飲,口臭氣穢,大便秘結或不爽,舌紫紅、苔黃膩,脈沉數等。偏嗜辛辣熱物,部熱內蘊,上竄口舌,以致糜爛。用此葯對升無助火之弊,降無抑遏之虞,甚為合拍。

劑量:升麻10克,人中白15克為宜,少者無效。

必須指出:使用該葯對的關鍵是舌質紫紅,脈沉,此乃鬱熱之徵也。

六、木蝴蝶、柿蒂治梅核氣

木蝴蝶苦寒,性升,為輕散理氣,治咽喉疾患的常用藥。

柿蒂苦平,性降,以降逆順氣而稱著!《食療本草》載「治咳逆噦氣。」

  • 此葯對功擅輕散,降逆氣機

治氣鬱不舒之梅核氣,效果頗隹。適用於:咽喉不適,胸悶若塞,似有物之狀,噫氣,舌苔薄凈,脈弦等,氣鬱不舒,清氣不升,濁氣不降,阻於咽喉,而成梅核氣,用此葯對上散下降,甚為合拍。

劑量:木蝴蝶2克,柿蒂8克為宜。

必須指出:此類病證大多情志鬱結及過服苦寒葯而成,前者宜暢襟開懷,後者應停用苦寒葯,包括某些抗菌素。

七、佩蘭、鉤藤治頭病

佩蘭辛平,性升,為化濕醒胃之要葯,《素問·奇病論》載用佩蘭治脾癉。

鉤藤甘微寒,性降,以清熱平肝陽而稱著,《本草綱目》載「平肝風,除心熱,大人頭旋目眩。」

  • 此葯對功擅升清陽,降肝陽

治肝陽夾濕濁頭痛,效果頗佳。適用於:頭痛時抽掣,時昏重,並有發熱,脹疼感,舌苔膩,脈弦等。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肝陽上越,易致頭痛,濕為陰邪,易阻氣機,蒙蔽清陽,亦致頭痛。用此葯對升清不助肝陽上越,平肝陽不戀濕濁內留,甚為合拍。

劑量:佩蘭10克,鉤藤(後下)15克為宜。

必須指出:陰虧體質在濕令時易患此證,用此葯對癥狀消除後,還得用滋陰葯改善陰虧體質,用益氣葯培補元氣,匆使濕邪逗留。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新中醫》1991年第四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神奇拍手操:每天拍一拍,疾病都怕你!(附動畫示範)
過年別再說胖就胖,教你避坑防肥妙招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