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第二屆歙縣徽州古城全國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選登

2018第二屆歙縣徽州古城全國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選登

閑話大展

得失與多少

從卡片機、單反、手機到無人機,創造影像的工具越來越豐富,從國內到國外,實踐範圍越來越大,但一些攝影人卻反映越來越不知道該拍什麼,或者該怎麼拍了。照片的產量增加,並不意味著質量會隨之提升,只有創意和思路得到開拓、評判力和敏感度得到提升,照片的含金量才有可能同步增長。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古人對得失概念的完美詮釋。從表面上看,得與失是對立的。就像有的攝影人雖然一時未能在攝影活動中入選獲得榮譽,反而因此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善加學習提升,在一定條件下可轉變為好事,反之亦然。攝影人耗費智慧、體力和財力來換取美的享受,增加獲得感。個別影友執著於憑藉攝影有所得,在參與攝影評選活動時,絞盡腦汁琢磨評委的喜好,或一味追求潮流而拍攝,久而久之就不由自主改變了對攝影的初衷。找到方向、認清方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走攝影之路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得,待之以淡;失,待之以常」。這才是攝影人面對得與失所持的正確態度。患得患失反而會讓自己束縛手腳,難以體驗拍攝本身帶來的滿足和樂趣。

多與少的辯證關係也是如此。外出採風的範圍大,拍的次數多,並不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前提,很多時候考驗的是動腦筋的次數和程度。我們可以靠先進技術的力量作輔助,在畫面上加加減減,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和提高攝影水平。我們可以走遍名家拍出名作的所有地點,卻難以複製甚至超越。

當他人對照片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多交流思想,就會少一些誤會、多一些體會。當照片入選入圍獲得肯定的時候,多一些謙虛和反思,就會收穫多一些進步空間。勤奮多了,懶惰少了,才有可能在大量拍攝的基礎上獲得影像品質的提升;耐心多了,急躁少了,才有可能在拍攝點熙熙攘攘的攝影大軍中獨闢蹊徑、脫穎而出。辯證看待多與少,思路才開放,心胸才豁達,攝影的世界會跟著變得美好。

尤其在照片投稿參評的過程中,患得患失、爭多爭少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別忘了,攝影的初心是享受美感和快樂,奮鬥和努力應始終伴隨我們的攝影之路。看淡多少和得失,培養坦然豁達的心態,先戰勝自己。

雲漫鳳池 應作平 攝

點評:由於作者航拍時在選取高度、視角方面的精心,這個標誌性地理景觀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展現,大氣而不失細節,色彩統一中又有變化,曲線美與縱深感集於一體。散射光雖然不利於立體化地表現被攝體,但豐富細膩的色彩層次和空靈悠遠的意境已經成為畫面亮點。

古城雪夜 余紅雲 攝

點評:被積雪覆蓋的古城,顯現出蒼勁有力的建築線條,古老的屋頂反襯著冷色的月光,節日的燈火照亮了牌樓與主街道,冷暖色彩對比,對稱式的構圖方法,使得這幅照片在表現形式上先聲奪人。

江邊早市人如織 汪榮昌 攝

點評:作者選擇高角度、全景式的取景方式記錄下江邊早市繁忙的景象,由於採用了較慢的拍攝速度,使得人頭攢動的碼頭呈現出虛實互襯、動感十足的畫面效果。前景人群形成三角形構圖,使得畫面整體做到了亂中有序。

游龍出川 陳之頁 攝

點評:在天空還沒有完全黑透的那一刻,作者選取較高的拍攝位置,以慢速度小光圈的拍攝方法記錄了這個畫面,車流燈光所形成的暖色線條如同一條閃光的游龍,蜿蜒地穿行在現代化的山村公路上。畫面元素豐富統一,空間感強,拍攝技術把控到位,是這幅照片的主要看點。

早春三月 梁春堯 攝

點評:作者用航拍的視角表現群山中的民居,主體位於黃金分割點,雖然在畫面中佔比不大,卻成為重要的視覺落腳點,讓照片有了中心。畫面構圖與民居建築造型結合,形成的點、線、面關係不錯,雲霧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早春三月的季節特點得到充分展現。

清晨的碼頭 洪曉峰 攝

點評:以什麼樣的思維理念來觀察生活,使用怎樣的表現手法來截取生活中的景物,是決定一幅照片最終呈現效果的重要因素。面對晨光中的這一景觀,作者以幾何圖形的結構方式,藉助水面升騰的霧氣,以長焦距鏡頭來壓縮空間,詩意化地表現出碼頭一角的寧靜之美。

沸騰的鄉村——汪滿田 汪茹婓 攝

點評:面對這種大場面、大光比的情景,拍攝難度在於曝光量的合理控制,選擇較高的感光度和穩定的三腳架是很實用的方法,作者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禮花煙霧與魚狀彩燈縱橫交錯在一起,這個細節格外重要,不但表現出喜慶氣氛而且增強了畫面空間感。

畫廊煙雨 黃雲華 攝

點評:簡單的後期處理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以讓司空見慣的景觀產生新的視覺效果,這幅照片就具備這個特點。大面積的黑白畫面中,點綴著低飽和度的一抹黃色,右上角一行飛鳥的出現雖顯得有些刻意,卻平衡了畫面構圖,使得照片更似一幅水墨淡彩的中國畫。

春映石潭徽鄉 湯桂珍 攝

點評:當眾多攝影發燒友都目標一致地對準某一個地方拍攝時,作者卻獨闢蹊徑,以自己的視角將這個場面記錄下來,更為重要的是環境交代非常到位。情景交融的畫面,不免令人反思,集體拍攝的做法是否值得提倡,是這幅照片的內在意義。

桃花源里可耕田 俞建華 攝

點評:延伸的木板橋將我們的視線牽引到遠處桃花盛開的村莊,挑水的農婦以及尾隨其後的小狗給畫面帶來濃濃的生活氣息。對角線式構圖與環境細節的交代是突出的優勢,環境取捨嚴謹典型,細節生動自然。

早春三月 梁春堯 攝

點評:作者用航拍的視角表現群山中的民居,主體位於黃金分割點,雖然在畫面中佔比不大,卻成為重要的視覺落腳點,讓照片有了中心。畫面構圖與民居建築造型結合,形成的點、線、面關係不錯,雲霧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早春三月的季節特點得到充分展現。

漳潭的晨 王柯 攝

點評:遠山如黛,水天一色,靜靜的江水環繞著典型的江南民居,一艘漁船划過水面打破了寂靜。作者使用長焦距鏡頭將這一美景壓縮在畫面中,層巒疊嶂的遠山延綿起伏,層次過渡細膩豐富極具韻律美感,天空中的一抹暖色更為照片增添了清新與畫意之美。

窗外 江軍華 攝

點評:中規中矩的對稱式構圖讓古鎮更顯莊重與古樸,點綴其中的人物是畫面中奪目的趣味點,地面的反光展示出季節特點,後期降低飽和度處理與主題內容較為貼切,如果使用更慢一些的拍攝速度,將人物拍出動感,或許會更生動。

家鄉田野美如畫 余詩祥 攝

點評:梯田的曲線與錯落有致的村莊建築,以舒展的自然圖形組合在一個畫面中,地域特色鮮明又具有韻律之美。在平凡的生活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拍攝角度,截取典型的生活場景,便可以真實而不失影像美地記錄下自己對家鄉的切身感受。

柿鄉人家 盛志剛 攝

點評:獨立存在的色彩只能給視覺帶來某種感受,只有與主題內在形成呼應的色彩才會體現出具體的意義,這幅照片以獨特的視角、艷麗的色彩來烘托豐收的喜慶氣氛,場景真實自然,是一張較好的生活小品。

徽州工匠 靳瓊暉 攝

點評:作者雖然沒有從正面來拍攝人物的面部神情,但通過肢體語言我們仍可以感受到工匠專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盞單燈將主體從深色的背景中勾勒出來,焦點清晰,層次豐富,優良的質感表現出精湛的民間工藝之魅力。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6期·10版

閑話大展:楊藝

點評:解放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錯位攝影鼻祖,法式幽默攝影大師RenéMaltête
歡喜大年,民俗盛會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