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她,21歲用設計征服全世界!

她,21歲用設計征服全世界!

2016年11月23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他的任期內最後一次頒發了總統自由勳章。獲得總統自由勳章的除了邁克爾?喬丹,比爾蓋茨等20位各行各業的精英之外,這份獲獎名單中還有一位華裔女建築師,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林瓔。


▲ 奧巴馬為林瓔佩戴總統自由獎章

林瓔,提起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感到陌生,但如果說起民國才女林徽因想必沒有人不知道,而林徽因就是林瓔的姑姑。

▲(左)年輕時的林徽因,(右)年輕時的林瓔


始終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


不做任何妥協。

越戰紀念碑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1980年,正在耶魯大學讀大三的林瓔,需要完成一個關於"墓地建築"的作業。而正巧此時越戰紀念碑設計方案徵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林瓔將她的方案草圖和600字的設計說明一起寄了出去。


▲ 林瓔的"越戰紀念碑"的作業,當時老師只給了B,但最後林瓔還是把稿子投了出去

「實際上我從未真正完成它......在寄出去的頁面上甚至能看到一些塗改,我就這樣把它投遞出去了,從未想過會得到任何消息.....」


她沒想到的是這次抱著單純試一試的投稿,竟改變了她一生。

最後在 1981 年 3 月 31 日這天,共計遞交了 1421 個設計方案。評審委員會將設計陳列在一個機場內部,設計的作者全部匿名,只有數字編號。

設計方案都要經過所有評審委員審查,初選 232 個,然後是 39 個。最終,評委們選擇了第 1026 號設計方案。這正是林瓔的方案。

她的設計方案很簡單,用 2 塊黑色花崗岩細長的三角形牆面,插入一塊傾斜的大草坪中,並刻上越戰犧牲者的名字。

但這個看上去簡單的方案,其實有很多思考在裡面。紀念碑張開的 V 字形軸線,林瓔就做了特別的規劃。兩條軸線,東邊指向華盛頓紀念碑,西邊指向林肯紀念堂。


整個碑牆被置於大片草坪中,用綠地襯托碑體。兩邊低中間高的設計,使碑文所銘刻的名字從兩邊向中間不斷增多,在兩面碑體相遇交叉的點,1959年和1973年(越戰開始與結束的年份)「相遇」了,圍成了這場戰爭的時間環。


這個設計是如此的讓人震驚。它沒有許多戰爭紀念碑的傳統元素,譬如愛國文字和英雄雕像,旗竿和裝飾性雕塑。

它不去評論戰爭的功過,只是以「人」的角度,給予生者一個寄託哀思的地方。它表達,但是不聲張;有張力,卻不尖銳;低沉而肅穆,簡潔而莊嚴。

然而,對於藝術設計的解讀,有人懂,就有人不懂。林瓔的這樣一個作品受到評委的賞識,卻引來很多越戰老兵以及家屬的不滿和謾罵。


▲ 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才21歲的林瓔並沒有退縮,堅決捍衛自己的設計理念

面對眾多反對者們的呼聲,主辦方也只好進行二次評審。但有價值的設計就是有價值的,第二次評審結果林瓔的方案仍然獲得第一名。

可反對者們依舊不依不撓,甚至還去進行種族攻擊。「讓一個亞洲人來設計這座在亞洲發生的戰爭紀念碑,這對美國人而言簡直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儘管林瓔為自己的作品極力辯護,組織方最後還是迫於輿論壓力在紀念碑附近加了三個戰士的銅塑。


▲林瓔耿直地回擊道,「這樣的修改結果將令她的設計毫無意義,這樣的塑像就像是在別人的畫像上畫鬍子,完全是破壞行為。」

1982年10月,越戰紀念碑落成。然而,揭幕典禮上,卻沒有人邀請林瓔,致辭中也沒有提及林瓔的名字,熱鬧的背後,作品的主人卻默默無聞。

故事說到這裡,可能旁人為她感到不值。但林瓔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並沒有計較那些名利,而是回校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

好的設計不需過多的爭辯,時間終會證明一切。面對當時眾多的質疑,後來遊客的反應則說明那些質疑是多麼荒唐。

越戰紀念碑,後來成為華盛頓最著名的建築之一,每年有超過300萬遊客前去瞻仰。


人們在紀念碑上尋找著自己在越戰中死去的朋友或親人的名字,獻上鮮花和禮品,寄託哀思。



▲紀念碑前的玫瑰花

「越戰紀念碑」後來也被美國人稱為「永恆的哭牆」。遠遠望去,紀念碑確實像一道黑色的裂痕,彷彿裡面沉睡著那些亡魂。隨著下坡走去,戰士的名字在頭頂越升越高,莊嚴和肅穆的氣息讓人沉重,這密密麻麻的名字,讓無數人落淚、啜泣、反思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抗戰老兵站在紀念碑前


對那些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


一直倔強地堅守。

大學畢業後林瓔繼續在耶魯進修,次年拿到博士學位。

1988年林瓔在紐約開辦了一家設計工作室,憑藉「越戰紀念碑」的名聲林瓔後續設計了很多作品,幾乎涵蓋了當代美國和國際社會所有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戰爭與和平、種族與女性的人權平等、土著問題、環境保護、全球氣候變化及物種消失。

民權運動紀念碑


Civil Rights Memorial

1989年,林纓接受美國南方貧窮法律救援中心的委託,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麥里,馬丁·路德·金髮起民權運動的地方,設計了一座公民權利紀念碑。

民權紀念碑是一個光滑的石桌,上面刻著在民權運動期間犧牲的烈士的名字。泉水從傾斜的石桌灑落,尤如淚水灑落。


▲民權運動紀念碑設計理念來源於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不,不,我們不會滿意,直到公正像水一樣流淌,正義如滾滾洪流。」

紀念碑整體採用了非對稱平衡的結構,方形的牆與圓形的桌,牆上的大號字體與桌面上的細密的文字,都構成一種平衡。紀念桌的基座也是不對稱的。林瓔說,不對稱的平衡,是為了表達一個重要主題:「

平等不必相同,不是說非要看上去一樣不可。」



▲公民權利紀念碑

婦女之桌


The Women"s Table

「婦女之桌」位於耶魯主圖書館斯特林紀念圖書館的門口,上部是一大片橢圓形的花崗岩剖面,中間有一個圓形孔,從這個孔里不斷有水湧出,一波一波向整個桌面均勻地散開,無休無止,無聲無息。

以泉眼為中心繞出一圈一圈的數字,每個數字旁邊還標有一個年份,表示該年耶魯在校女生的數目。從耶魯大學建校直到直到1873年,耶魯才第一次招收女生,女人桌上的數字也從這一年開始發生變化。


▲桌面記錄了耶魯建校以來招收的女生人數;耶魯本科生院從1969年才開始招收女同學

再到1969年耶魯本科學院開始招收女生後,耶魯的女生數量快速增加。到1993年「婦女之桌」落成,數字的序列也就終止了。



 Ipad的「簡潔便攜」


是否受到林瓔的影響?

1983年,24歲的林瓔與喬布斯相識,兩人很快因為對造型設計要「至繁歸於至簡」的共識,成為了親密的朋友。也是在與林瓔的交往中,喬布斯得到了一個巨大的靈感。

喬布斯邀請林瓔訪問蘋果公司。「我和史蒂夫一起工作了一個星期」,「我問他,為什麼電腦看上去就像笨重的電視機?為什麼你們不把它做得薄一點兒?為什麼不做成平板的攜帶型電腦?」林瓔回憶說。喬布斯回答說那正是他的目標,只是現在技術還沒有成熟。多年後,蘋果有了Ipad。它的「簡潔便攜」,是否受到林瓔簡約設計風格的影響呢?

當然,林瓔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作品,從別墅、花園、雕塑、景觀建築到公眾藝術,包羅萬象,出於文章長度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看一部,以林櫻為主題名為」林櫻:強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的紀錄片。1994年,這部紀錄片還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林瓔就是這樣一位建築師、藝術家,她作品背後的倫理和價值觀,深深的打動著人類的靈魂。即便對比姑姑林徽因,也絲毫不顯遜色。《生活》雜誌也曾評價林瓔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國人」與「五十位美國未來的領袖」。

----文章轉載自網路----



大家都在看


只要給門鎖貼上這個盒子,小偷就算有鑰匙都進不來


用了這個刷子,感覺這麼多年的澡都白洗了!


拍拍腿就能開鎖,這究竟是什麼高科技門?



一根可以插耳機的蘋果數據線,帶你解鎖充電、聽歌、玩遊戲新姿勢!


眼鏡界的全能王!近視鏡、太陽鏡、夜視鏡、3D眼鏡,只要這一副就夠了!


戴上這個黑科技手環,四米內蚊子不敢近身



這個超小的戶外相機,絕對指尖上的偷怕神器,放樹葉上都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SMN創意生活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官方設計團隊哭了!居然被網友碾壓!
麥當勞都自稱金拱門了,而且還拍了一個催淚的廣告!

TAG:SSMN創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