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上周,被譽為「佳片(劇)保障」的Netflix(網飛)上線了一部華語電影,也讓190個國家和地區因此能同步觀看到這部作品。

這次,Netflix的眼光也如以往一般毒辣:這部電影不僅曾被豆瓣網友評選為「2018年度最期待華語獨立佳作」(第二名)。更是在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讓五萬名的網友為它打出了8.6分的高分,。

是的,這部不負眾望的電影,就是去年金馬獎上:獲得8項提名,最終拿到最佳女主、最佳原創歌曲和最佳剪輯的:

[誰先愛上他的]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豆瓣評分截圖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導演獲得金馬提名之後的手寫信製作成的海報

雖說這部電影評價頗好,但因為其電影類型里的「同性」標籤,讓小E在看之前,心裡多少帶著一些「小偏見」,這莫非又是一部講「平權」的政治正確電影?!

萬萬沒想到:這片不僅不說教,更難得的是,非常正能量與陽光,簡直是一出逗比小品!實在太適合放假開心觀看!


這片講述了一出「狗血的八點檔」,劇情呢~用一句話就能概括了:


到底是誰拿走了我爸的保險金!

影片一開頭就從青春期叛逆少年宋呈希(黃聖球飾)的視角切入。

他爸陳如山因病去世,他媽劉三蓮卻發現他爸爸不僅生前出軌又出櫃,更是在死後把保險金全留給了這個名為阿傑的「小王」!於是媽媽上門找「小王」理論!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誰能想到,媽媽的這次理論不僅沒有拿到賠償金,更是讓自己唯一的兒子宋呈希叛變到「敵方陣營」!

在一次媽媽兒子倆人的爭吵過後,兒子宋呈希「叛逃」到了「小王」阿傑家,希望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爸爸生前的愛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因為本片的第一人稱是孩子,所以電影巧妙地使用了不少的黑白塗鴉線條畫面,來加強孩子的內心戲。

比如這中學生有時會以過度老成臭屁的口吻在蔑視大人,有時又會出現超純稚的疑問詞,來表達他身為國中生,內心的動搖感。

這種恰到好處的創意,既符合角色年紀風格,也為電影增添了戲謔趣味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因為電影以少年宋呈希作為第一人稱敘事,因此畫風通常很可愛也很「幼稚」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小三大戰小王

明明說的是一個同妻的故事,但這部電影卻從不刻意賣慘,除了用塗鴉畫面增加趣味,電影更是以輕鬆的市井的生活作為背景推動故事的層層發展,讓觀眾自己找到影片要表達的內核。

這種讓人覺得非常親切的市井感的建立,必須歸功於電視劇編劇出身的導演:徐譽庭

在當年她擔任大熱的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的時候,就曾將「大齡剩女」問題巧妙化解為「小資女的愛情問題」。

剩女不賣慘,剩女也過得很不錯,剩女有事業有愛情,還有自己對抗初老症的方法……此劇至今仍被無數人當作戀愛經典。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徐譽庭擔任編劇的[我可能不會愛你]至今在豆瓣保持著8.9的無敵高分

而這次的[誰先愛上他的],徐譽庭一樣將同妻問題「去沉重化」

讓觀眾了解同妻群體和同志群體,只是一群普通的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

從此片片名開始,徐譽庭就巧妙的用很多微妙的文字遊戲去化解「同妻問題」的沉重感。

從「誰先上他」到「誰先愛上他」這種一字之差玩法,到小三小王性別字形的玩法,和[我可能不會愛你]里玩過的我愛你、我不愛你、我可能不會愛你,這種層層遞進的排列組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讓其想要講述的故事更加充滿趣味性。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除了對內容的把控,導演徐譽庭另一大功勞便是成功調教了一名曾經的偶像演員:


邱澤是非常難對付的演員,劇本早就讀透了,分鏡時每天都來聽戲,因為做足準備,所以戲感總是很重。

為了讓他演出時不帶做戲痕迹,我只能趁上戲的前一夜給他新劇本,讓他來不及做功課,非得專註在理解劇情與對手台詞上。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徐譽庭和邱澤工作照

長期演同一類角色(偶像劇男主),讓邱澤在演戲方式上已經養成了固化思維、戲感總是過重。在徐導演的「調教下」,我們在本片里看到一個全新的演員!

在[誰先愛上他的]里邱澤不修邊幅,演繹了耍寶耍賤耍深情的同志阿傑,足夠台,卻也足夠深情,表面大大咧咧,實則走心走腎。這樣的情人,誰能不愛?

可以說,這次,邱澤在本片里的演技,是魔鬼藏在細節里

[誰先愛上他的]戲裡有不少生活化的日常過場,都是靠邱澤在鏡頭前晃過來蹲下去,或只是拎著便當呆佇在那裡完成的。

而這些小細節之台味十足,簡直無法相信他曾經演了十多年的偶像劇男主。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花格襯衫、嘴上叼煙、手裡卻做別的事情,妥妥的台客形象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邱澤飾演的阿傑眼神中的嫵媚和肢體中隱隱的騷勁,令人難忘

除了「被調教」過後的邱澤,本片女主,飾演同妻的謝盈萱,也貢獻了優秀的演技。

出道十七年的她,曾師從李國修(台灣戲劇大師),有著舞台劇的硬底訓練,讓謝盈萱一出場即能成為全場焦點,吸引眾人目光,近年轉戰電視圈,在[麻醉風暴]、[荼蘼]、[花甲男孩]轉大人]等高分台劇里都有精湛的表現。

而首次出演電影,擔任[誰先愛上他的]女主角,就問鼎金馬獎最佳女主,更是對其演技的肯定。

本片里,謝盈萱飾演的劉三蓮角色幅度改變非常之大,對演技要求很高。

從一開始去找「小王」索要保險金時的撒潑到對兒子的霸道與情緒勒索,再到面對丈夫想要離去的狼狽求歡,以及發狠要當外人事後的慚愧與後悔等等情緒……謝盈萱都詮釋得非常有層次,怒得有理恨得到位。,你相信小媳婦到瘋婦僅是一線之隔。

因為命運的捉弄,的確可以讓女人變得失心瘋。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兒子叛變到「小王」陣營之後,謝盈萱演出了劉三蓮的崩潰與憤怒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劉三蓮問心理醫生,丈夫對自己全都是假的嗎?語氣之絕望令人心疼


有人說,自從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拍的電影一年好過一年。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註:其實還未完全合法化,這位網友指的應該是:2017年5月24日,台灣司法院公布釋字第748號解釋文,宣布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已屬違憲,要求行政和立法機關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以保障同性婚姻的權利,成為亞洲首例。

也就是說,要等到今年的5月24日,台灣的同志才能到戶政機關辦理結婚。

的確,在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越來越多的導演將鏡頭對到LGBT這類特殊的群體,除了今天說的[誰先愛上他的],值得一提的還有去年的[阿莉芙]

從[阿莉芙],到[誰先愛上他的],這兩部電影都絲毫沒有刻意的說教意圖。

卻都巧妙地把LGBT群體的故事融入電影之中,並把劇情聚焦在以家庭為核心的故事中來。LGBT不再是這群人的唯一標籤。他們的故事也不再單純地因為他們的身份而變得特殊,而是有了更多的共通性。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政治正確」也可以說「影像進步的基石是時代」。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阿莉芙]里,爸爸和變性人兒子的最終和解,也是電影里最重要的主線之一

不過,當你回顧台灣電影史後,你會發現,這種作用力是相互的,不僅是時代在推動著電影,台灣電影對於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地區,也早就貢獻出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 [喜宴](1993)(李安導演)
  • [愛情萬歲](1994)(蔡明亮導演)
  • [夜奔](2000)
  • [藍色大門](2002)
  • [盛夏光年](2006)
  • [帶我去遠方](2009)
  • [渺渺](2008)
  • [女朋友·男朋友](2012)(桂綸鎂拿下了當年金馬的最佳女主角)
  • [那天媽媽來看我](2013)
  • [醉·生夢死](2015)(52屆金馬獎最大贏家,10項提名,4項獲獎)

所以說,就「踩在巨人的肩上」這點看來,[誰先愛上他的],就直接合格了,再加上它傳遞出的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演員們過硬的呈現,這片絕對稱得上是優秀作品了。

不過,這些優秀的品質,或許只能支撐這片達到7分水準,大部分為它打了8分的人最大的感動還在於它的情感傳遞

不可否認的是,看電影時,我們常常會以自己自帶的價值觀去評判電影故事。而這種情感在看LGBT電影時,更是會有所放大。

比如在[誰先愛上他的]時,我們或許會一直在思考:阿傑到底是不是破壞別人家庭的小王?媽媽是否才是那個後來的第三者?以及爸爸是不是個騙婚的渣男?

然而,真實的世界裡,哪有100%的好人和壞人,看似邪惡的保險金詐騙犯,另一面或許是一個為了拯救患病男友而借下高利貸債務的深情愛人;而那個瘋魔的保險金追討者,另一面或許只是一個被老公拋棄了的中年婦女。

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裡,哪有什麼是完全的正確?

複雜的人心、複雜的愛情,渣男正遠為了成為正常人而忍痛拋棄同性伴侶,不過也為了自己真實的內心,放棄美滿的家庭重回舊愛的懷抱。

阿傑與三蓮誰先愛上他?誰才是真正的第三者?其實所有問題都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而這或許就是愛情,就是人與人之間最複雜的關係。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但正如[阿莉芙]的影片簡介上寫的:不同的族群性別,不同的煩惱,唯一相同的只有:愛。

而這句話到了[誰先愛上他的]里,則詮釋為:愛最大

在[誰先愛上他的]里,最令人難過的是阿傑和正遠的一段對話:


我媽問你是誰。老師、室友、劇場夥伴。
我喜歡說實話。實話會讓你媽傷心的。
就算我喜歡你,我還是愛他呀。就算你不説實話,我們還是我們。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說實話?讓他們不難過、不擔心,就是我們的責任呀。
我不懂為什麼我愛你,她會難過。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會難過。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這才是最打動人的,它首先是一部愛情片,然後才是一部同志片。

或許當有一天,LGBT群體不再被當作一個特殊群體,而所謂的LGBT電影不再被單拎出來,成為一個tag,那麼我們或許是真正活在一個愛最大的平等社會吧!

誰才是第三者?愛情里沒有「政治正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做青少年這麼慘,真不知道你們懷念什麼
像韓寒啦飛馳,有點飛不動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