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9,世界越來越美好,但未必是你想要的樣子,也未必與你有關

2019,世界越來越美好,但未必是你想要的樣子,也未必與你有關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胡一郎是誰(ID:huyilangshishui)

作者 /方剛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又是一年春節,在家人和朋友的飯局上度過。平常,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多,安靜地吃,我享受思考的樂趣。春節,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少,喝酒聊天,我享受聆聽的樂趣。

春節飯局,之於中國,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一桌上,有六七十歲的,有三四十歲的,有一二十歲的,也有幾歲的;有退休的,有國企的,有外企的,有民企的,有創業的還有待業的;有北上廣深的,有省會一線的,有三線家鄉的,也有八線開外農村老家的。

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的人都在說,我在聽。我把聽到的記下來,做些個人思考,再寫下來,給大家。

人雜,話題不容易聚焦。拿起筷子吃肉是一樣的,放下筷子,罵的娘不太一樣。各罵各的娘。有的罵消費降級,有的罵消費升級,觥籌之間,自然會提到拼多多。

拼多多,之於中國,是另外一個神奇的存在。三年時間,神奇般的用戶數增長,神奇般的GMV增長,神奇般的上市,神奇般的超過了京東。

拼多多用低價擦亮了平台自己的品牌,也用低價消解了上架商品的品牌。拼多多的上半場用B2C搞到了海量用戶,下半場有機會用C2B重新建構製造業和供應鏈。拼多多先是消費降級,價格低品質不高,然後再還你一個消費升級,價格不高但品質很高、很穩定。

價格不高,品質很穩定。這詞彷彿有些熟悉。是的。美國人已經過上這樣的生活,很久了。不同的是,美國用軍事實力、科技創新和美元信用,在全球尋找生產要素的窪地,實現了美國人的美好生活。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則是從高度發達的消費互聯網往上遊走,貫穿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reshape製造業,reproduce金融業,reinvent平台型的零售和服務公司。

這將是一次偉大的商業實踐,也是一次壯觀的社會變遷,是中國獨有的。

這期間,會產生很多「操作系統」級的平台公司,資訊、娛樂等數字商品在前,快消、耐用等實物商品在中,餐飲、出行等標準服務緊跟,教育、醫療等非標服務殿後。一浪跟一浪,多浪交疊,該來的,終究都會來。

C2B,不是2B。飯局上總有三兩創業者,嚷著要2B。人要做2B,你攔都攔不住。消費者活在手機里,活在雲里,你的企業也必須活在手機里,活在雲里,以用戶為中心,連接人、財、物等資源,以IT為管理平台,以DT為決策平台,實時、智能地響應和協作。過去做2B,是ERP/CRM之類,如今是各種SaaS。

可是,在中國做2B,做SaaS,註定是悲劇。因為這是消費互聯網巨頭的囊中之物,是操作系統級平台公司的必經之路。它攜海量消費者,攜雙邊乃至多邊網路效應,攜源源不斷的數據智能,鐵了心要挺進上游供應鏈和製造業,要管控端到端用戶體驗,要全流程、全要素降本增效,SaaS是它賦能平台商家的標配。你現在進去了,遲早還得退出來。你玩不過人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車輪所過寸草不生。

美團王慧文曾經復盤。他說,美團和點評都曾先後投資入股餐飲管理系統,回頭看,這是完全錯誤的決策。不能投資,收購也不行,這事,得自己做,必須自己做。

C/S餐飲系統是個方榫頭,要想插到消費互聯網的圓孔里,不夠費勁的。重新造輪子最好。超級app提供超級api,超級api插到新造的SaaS輪子里,平台商家要軟體給軟體,要硬體給硬體,要買讓買,要租讓租,插上就用,即插即用,一頭連用戶,一頭連供應鏈,規模效應產出平台利潤,網路協同進一步做深護城河,合理,好使,沒毛病。

眼看,toB收入就要從美團財報中的other中脫穎而出了。

滴滴也一樣。出行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滴滴想做,其實waymo也想做。一個盯住當下,一個著眼未來。略顯尷尬的是,滴滴上的小b被壓縮成了個體的司機,作為生產資料的車輛和牌照仍然相對稀缺,用作賦能和管控端到端用戶體驗的SaaS被削薄成一個司機端app,供應鏈上游恰巧是巨無霸主機廠和條條塊塊的地方政府,很難博弈,無人駕駛又遙不可及,賴以建設護城河的網路效應晦暗不明。

有人說,滴滴還需等待。大數據殺熟也許能盈利,但最好別這樣。事兒還沒成。事兒終會成。

說起滴滴,說起C2B,飯桌上不免有人扯到蔚來、小鵬和威馬等等。造車新勢力中,知道蔚來的人似乎越來越多,車只賣出去萬輛,手機上的蔚來app居然日活數十萬,李斌的打法肯定有過人之處。有人說他們軟體做得一般,硬體還不錯;有人說他們車一般,服務是真好;有人說他們車主不算多,種子用戶的口碑相當棒。

如此評價,事出有因。存在就是合理。

汽車是什麼?汽車是繼PC、手機之後的第三個計算終端。AIoT重要,但不足夠重要,萬物智能是邊緣智能,摩爾定律的延續需要有一個主流計算終端瘋狂吃算力、吃帶寬、吃存儲,那就是汽車。汽車,或者廣義上的交通運輸工具,是這些年IT業上游科技革命略顯疲態之後的一劑強心針,是未來計算的主場景,是能源與通信的新一代要素組合,是下一輪經濟大繁榮的抓手。

聯網後的汽車是什麼?網聯車是繼家、辦公室之後的第三生活空間。汽車聯網之後能夠帶來哪些嶄新的擁車和用車體驗,聯網車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可以交付哪些新體驗,車是商品是服務還是二者兼而有之,一個新的聯網汽車品牌如何創造連接、創造互動、創造與車主的情感聯繫、創造因場景而不斷強化的車主人設?

新一代車企應該是怎樣的?非交易市場、非平台型的互聯網C2B,在汽車行業演變成以用戶為中心的C2M。傳統的4S消失了,傳統主機廠串列的設計、採購、製造、交付、銷售和服務,變成了因用戶而動的個性化定製、柔性製造、一鍵外賣式服務、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雲端FOTA整車更新,主機廠需要自己擁有用戶、擁有數據,在雲上運作業務,需要自己開發中台連接各個數字化部門、供應商和與用戶連接的各個數字化觸點。

視角不一樣,做出來的車和車企就會不一樣。蔚來應該是在思考這些問題。人們如何評價現在的它,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家企業對上述問題的思考和行動。

繼續C2B。兩條路可走,或者C2B,或者c2b2S(早期可能是S2b2c)。S是供應平台。前者是大C大B,後者是小c小b。不一樣的。要自行仔細體味。

因為C2B,中國人註定會過上如同美國人一樣的美好生活,我私下覺得,可能都不用等待太久,也許就是五到十年的樣子。但C2B也有它殘酷的一面。它把土地打平了,把人打平了。有些人覺得是機會,另一些人會感覺不舒服。

我老家農村的一個同學,以前在廣東打工,做皮鞋,一點一點做,一點一點學,當上了管理層,管廠房設備、原料進貨,管好幾百工人,除了銷售賣貨不管幾乎什麼都管。後來,同學回鄉,自己辦廠,辦砸了。進貨成本不可控,產品品質不可控,生產組織效率低、管理水平低,搞了一個自有品牌,廣告不打PR不會,還得張羅一干人等到處跑展銷會賣貨,貨賣不出去,黃了。

事黃了,不能怪家鄉這片土地。當初建廠房,鄉里批的地沒要一分錢,稅也免了三年。

聽說拼多多在搞「拼工廠」。飯桌上,有人提到他們在江西做紙尿褲。好像是江西,其實在哪兒都行,拼工廠把土地打平了。工廠的原材料品質可控、價格可控,物料、設備、工藝和生產系統在雲上IT化SaaS化標準化,產出品質穩定,據說還有幾部手機在網上實時直播車間實況,紙尿褲有個牌子但不是很重要,東西放在拼多多上還不愁賣。

拼工廠把土地打平了,在哪兒辦廠都好,訂單可期,製造柔性,品質可控,沒毛病。初五吃完飯,我準備和老家那個同學說說這事。電視里經常放些勵志歌,「從頭再來」之類的,有時候是個坑,不知道拼工廠是不是一個坑。

如今回老家辦工廠如果是個機會,那在北上廣深搵食則趨近悲劇。因為C2B把土地打平的同時,還把人打平了。

我有個多年的老同事,春節前請吃飯,他想去今日頭條謀個高職,來問我的意見。我問了他三個問題。你是AI科學家或者演算法工程師嗎?答,不是。你想天天坐在電腦旁點滑鼠或者打電話嗎?答,不想。你願意每天盯著數據儀錶盤定策略並與生產者做運營溝通嗎?答,不願意。

那好,我回答他,你別去了,位元組跳動里沒有合適你的位置。

飯桌上,有人在說張小龍和張一鳴的段子。談善良與聰明。其實沒那麼矯情。如果說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個使命願景驅動的優秀組織,那,今日頭條正在創造一個數據智能驅動的同樣優秀的組織。

位元組跳動公司,前台app挺多,後台op系統也挺多,除部分PM、工程和運營人員是強產品線相關之外,其他大量研發、數據和業務中台人員是高度復用的。據說,搞數據和演算法的工程師好幾百,搞內容審核和標註的一萬多,銷售和執行信息流廣告的一萬多。一個聰明CEO,指揮一堆科學家做機器人,然後機器人指揮一堆手按規則和流程幹活,這些活再輸入給機器,然後機器每天給幾億用戶提供資訊服務,機器每天給幾百萬商家提供廣告服務。精確、高效,多好。

有些事情,Google曾經驗證過,位元組跳動再驗證一次,並有所發展。

CEO,科學家,工程師,還有手,我的前同事不是做不了就是不願做,其實他安安靜靜做個被機器feed的用戶就挺好,看到綜藝、搞笑視頻哈哈一樂,看到八卦、段子分享到朋友圈,不好嗎,挺好的。

平台企業以用戶為中心展開C2B運作,用戶的每一個請求發給機器人,機器人把企業內的數據、企業外的數據整合起來,跑在一個網路協同的動態匯流排上,反向再由機器人指揮平台上的各個角色向用戶提供JIT的服務。周而復始,數據增加,信息通透,組織扁平,企業內外熵減,機器人更聰明,用戶體驗持續提升。

我們每天被機器指揮著,並不難受。高德導航指揮你,你不覺得被奴役,你是達官貴人高德指揮你這麼走,你是下里巴人高德還是指揮你這麼走。美團外賣不挑騎手,你是斯坦福大學畢業,還是五環外的小學畢業,機器人根據演算法派單,根據數據計酬。

機器把人打平了。機器把勞動者打平了。

不管你是誰,如果你既不生產機器人,又不提供創意價值或者匠心之作,你只是一雙手,你,作為一個勞動者,遲早會被打平。再過50年,有些人依然可以依附強權,讓渡部分自由,獲取相當可觀的轉移支付;而另外一些人則只能依附強算力(機器人),讓渡全部自由,終日在機器的役使下奔波。

把你打平,機器仍不甘心。軟體機器人還會指揮硬體機器人來搶奪你的勞動權利。中國很多四五線城市人口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財政供養人員,另外一部分是為他們吃喝拉撒提供服務的人。我們有的時候並不掩飾自己在假裝勞動,但慢慢的,我們甚至真的不知道自己就是假裝在勞動。

企業里有一些職位其實很危險。比如總監,如果只是總在監督別人幹活,你大概率是要玩完的,這事要不機器人幹了,要不根本不需要了。你幾時見過十個滴滴司機配一個經理,二十個外賣騎手安一個總監,他們分別直屬機器人領導。科層制、樹狀的傳統組織結構正在瓦解,更加扁平、內外一體的網狀協作組織,不需要那麼多管理人的人。

未來企業,總裁應該還是要的,不是總在裁人,就是總在裁機器哈,開個玩笑。有點說散了。其實春節的飯桌上沒談這麼多。是我自己把它發散了。

岳父是老共產黨員,飯桌上對退休工資喋喋不休,對貪污腐敗憤憤不平,但對中國的崛起和強盛還是頗為自豪的。這幾年,我們關注中國利益,也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拉群就要承擔責任給群員發紅包;如果表彰科學進步,獎章也要發給外國科學家。不過,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提法可能不久就需要略做微調,這一屆地球人迎接的其實是,人機命運共同體。

浮現中的新科技,比如量子,還會帶領機器不斷進步。無論願意與否,人類都將和機器結成命運的共同體。任正非說,華為有三個孩子,電子、光子和量子(大意如此,不是原話)。電子和光子是美國人引領的,長達70年的信息革命,肇始於電子,起飛於光子,最近二十年我們趕上來一些,也就是一些,還差得遠。量子是一個機會,重新洗牌的機會。

福特說,我明明雇的是兩隻手,怎麼卻來了一個人。羅伯特戈登說,曾經我們想要能飛的汽車,今天我們得到的只是能輸入140個字元的推特。年三十飯桌上,老婆的妹夫說,明明等著發現天使粒子的科學家給我們帶來量子計算機,怎麼等來的卻是張首晟的死訊。

對於張教授的死,我的確是不信的。跳樓也好,自殺也罷,抑鬱也好,惹上麻煩也罷,網上隻言片語閃爍其詞,張首晟就這麼人間蒸發,讓我想起馬約納拉,那個義大利的天才少年,在1938年3月26日,搭上去西西里首府的輪船,從此音訊全無、死活不知。

天才不願意寫論文,但他隨意在餐巾紙上寫下的公式和思路,都可能啟發研究所的同僚發表成一篇重大的科學論文。有些意外的是,為了找工作,1937年馬約拉納突然公開發表了一篇論文,他通過對狄拉克方程式的改寫,得到了所謂的馬約拉納方程式,可以描述中性自旋1/2粒子,滿足這一方程的粒子為自身的反粒子,也稱馬約拉納費米子。

張首晟一直在尋找馬約納拉費米子,他提供了想法,團隊提出了實驗平台,由拓撲絕緣體和超導材料中的電子集體行為產生粒子式激發,可以找到符合手性馬約納拉費米子的「准粒子」,也許這就是通向研製穩定可靠量子計算機的一扇門。

在這扇門外,我們看到了IBM、微軟、google等美國商業公司的努力,也看到中國科學家姚期智、薛其坤、潘建偉等的努力,事實上,華為、阿里、騰訊也參與其中。

數學推動物理,物理推動新材料,新材料推動能源、計算和通信的巨變,2019年的人類已經徘徊在高溫超導、量子計算、常溫核聚變等改天換地的科技門口。世界會越來越美好,但未必是你想要的樣子,也未必與你有關。

初五從天津回北京。遵循慣例,我要求自己一年寫一篇文,記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每年都在春節寫。初四,有位智者向我推薦兩本書,《智能商業》和《大明王朝1566》,看了前面一本,有所思,有些思寫在本文中了。更多的思,沒寫,在我腦袋裡,歡迎互加微信,一起討論,幸甚。

ps:今年在岳父家過年。吃飯、喝酒,談好未來。好未來是一家教育集團,我要去那裡做老師。其實,想想,我一家人都是老師,爺爺是老師,姥爺是老師,爸爸是老師,舅舅是老師,兄弟姐妹中做老師的也不少。一朵花兒向另外一朵花兒微笑,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彼此微笑,彼此喚醒,做一名老師,多好啊,方老師祝大家新年快樂:)

正月初二|攝於天津濱海圖書館|by huawei mate20

作者,方剛。他正在招募英才。做互聯網教育。等你來。(wechat:fanggang1231)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李想發文回應「被趕出汽車之家」傳聞:這個污點我不背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