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流浪地球,我要帶著這種美食去!
陝西富平縣有一種叫做「瓊鍋糖」的特產。
這款特產,原料只有小米、芝麻、大麥芽三種。
不加一點糖,卻做成了噴香、酥脆、甜而不膩的芝麻糖塊!
這種神奇工藝做成的糖,在2010年被正式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現在,波波就把這款來自陝西富平縣的白芝麻瓊鍋糖推薦給各位撩友。
註:瓊鍋原為「焪鍋」,是陝西當地方言,意為在鍋里蒸、熬、炒干汁水,為瓊鍋糖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因此得名。
不加糖,卻有清甜的滋味,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將麥芽碾成麥芽漿,然後再混入熱水。
熱水的高溫會激活麥芽中的酶,使它開始分解小米和麥芽中的澱粉,生成麥芽糖。
這種通過分解澱粉而天然形成的麥芽糖,清甜潤口,不齁不膩,還帶著誘人的清香。
和現代工業糖精產生的甜味,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仔細觀察瓊鍋糖,還能看到上面拉絲的白色麥芽糖呢!
製作出來的瓊鍋糖,每一小塊都布滿了酥孔。
口感又香又脆,不會太硬,非常剛好,好似在吃脆脆的芝麻塊兒。
瓊鍋糖雖然是一種糖塊,但它基本不黏牙。
這是因為,瓊鍋糖中使用了大量芝麻,芝麻的比例超過一半。
為了好的口感,真是非常捨得用料了!
芝麻的香味熱烈而飽滿,小米和麥芽的香氣比較清雅,三種食材融合,形成了層次豐富的風味。
吃一口,最先感受到芝麻的濃香,然後小米、麥芽的清香後味才慢慢浮現。
小米和麥芽,基本都被活性酶分解了,所以在瓊鍋糖中看不到。
糖塊的表面會有一些白色的粉狀物,是麥芽糖的糖粉。
瓊鍋糖做好後,會敲打成比較適口的小塊。
大小剛好的一塊,吃起來非常方便。
正如我們看到的,瓊鍋糖的原材料到處都能看到,並不稀罕,了不起的是這種獨特的製糖工藝。
瓊鍋糖最先處理的就是小米,需要經過淘洗、浸泡、蒸熟等環節。
淘洗不能太用力,防止營養流失,浸泡時間要長達10個小時,才能保證蒸出來的小米飯足夠飽滿鬆軟。
把大麥芽粉碎後,用熱水稀釋,並和蒸熟的小米飯充分攪拌。
麥芽中的活性酶分解澱粉,使小米和麥芽自然糖化,糖化後放入鍋中大火熬制,熬成麥芽糖形態。
這時候,製作的師傅們需要不斷大力拉扯這些糖,改變它們的組織結構,使它們從黃色的生糖變成乳白、有韌勁的熟糖。
這些糖冷卻後會硬化,要將它切塊或用榔頭敲成合適的大小。
敲好的糖塊,和剛炒好的芝麻一起放入鍋里,利用芝麻的餘溫進行徹底混合,這就是「焪鍋」的過程了。
焪鍋結束後,要趁熱進行扯塊等工序。
製作好的瓊鍋糖冷卻硬化後,就變得清甜而又香脆了。
富平的瓊鍋糖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這個地區自古就有芝麻、小米的大量種植,因此很早就開始製作瓊鍋糖了。
由於原材料豐富,製作技藝也高,富平的瓊鍋糖在民間有「吃過瓊鍋留余香,勝過陳酒老杜康」的美譽。
在明清時期,還長期作為宮廷貢品進貢。


TAG:開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