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北宋時的花石綱怎會遺落在安徽靈璧

趙汗青

施耐庵的《水滸傳》第12回: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一章中,有段楊志賣刀的描述。

作為楊家將後人的青面獸楊志,本是忠良之後,按說家境應該十分優裕才是,他為什麼會落魄到需要在汴京城賣刀求活口呢?水滸傳中說得明白,那是因為:楊志失陷花石綱,丟了官。來在東京謀求復職不果,窮困潦倒,實屬無奈,只能將家傳的寶刀叫賣。

看來,楊志的悲慘境遇,皆是因為失了朝廷的花石綱所致。

那麼,花石綱是個什麼東西呢?是施耐庵杜撰的呢?還是卻有其事呢?

據《宋史》記載,花石綱確有其事,而且「流毒州縣者達20年。」

花石綱是中國歷史上專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花石綱是「綱運」的一個物種。「綱運」即編綱分運,是物質運輸的總稱。「綱運」始創於唐,發展於宋,宋徽宗時期最為輝煌。當時陸運、水運各項物資大都編組為「綱」,如運馬者稱「馬綱」,運米的稱「米餉綱」,馬以五十匹為一綱,米以一萬石為一綱,水運方面每十船為一綱。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宋徽宗聽信讒言建造「艮岳壽山」,設置蘇州「應奉局」、杭州「造作局」等專門機構,奉皇帝之命對東南地區的珍奇文物進行搜刮。當時朝廷內有一個叫朱勔的蘇州人,于山石素有心得,善於逢迎上意,被蔡京推薦來管領該局,專事在東南江浙一帶搜羅奇花異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後,多經水路運河千里迢迢運往京城汴京(今開封),十船一組,稱作一「綱」,這就是「花石綱」名稱之由來。

花石綱是「綱運」的一個物種。「綱運」即編綱分運,是物質運輸的總稱。「綱運」始創於唐,發展於宋,宋徽宗時期最為輝煌。時在北宋崇寧四年,即1105年,為了當時最大的園林建設工程——艮岳,徽宗皇帝在蘇州設置了一個叫應奉局的專門機構,有一個叫朱勔的蘇州人,于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薦來管領該局,專事在東南江浙一帶搜羅奇花異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後,多經水路運河千里迢迢運往京城汴京,就是現在的開封,十船一組,稱作一「綱」,這就是「花石綱」名稱之由來。

花石綱之擾波及兩淮和長江以南等廣大地區,以兩浙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應奉局立即派人以黃紙封之,稱為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搬運時,破牆拆屋而去。凡是應奉局看中的石塊,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計民力千方百計搬運出來。「花石綱」持續了20多年,到了後來,「大率太湖、靈璧、慈溪、武康諸石;二漸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枝、龍眼、橄欖;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兩廣、四川異花奇果」,都是搜求強奪的目標,侵擾範圍之廣,亦遠不止於東南一帶了。為保障「花石綱」的運輸,關係國家民生之重的漕運都被擠在一邊,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強征來運送花石。

《宋史·佞幸傳·朱勔》中記載:「徽宗頗垂意花石,京諷勔語其父,密取浙中珍異以進。初致黃楊三本,帝嘉之。後歲歲增加,然歲率不過再三貢,貢物裁五七品。至政和中始極盛,舳艫相銜於淮、汴,號「花石綱」,置應奉局於蘇,指取內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數十百萬計。」花石綱之擾波及兩淮和長江以南等廣大地區,以兩浙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應奉局立即派人以黃紙封之,稱為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搬運時,破牆拆屋而去。凡是應奉局看中的奇石,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計民力千方百計搬運出來。「花石綱」持續了20多年,到了後來,「大率太湖、靈璧、慈溪、武康諸石;二漸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枝、龍眼、橄欖;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兩廣、四川異花奇果」,都是搜求強奪的目標,侵擾範圍之廣,亦遠不止於東南一帶了。為保障「花石綱」的運輸,關係國家民生之重的漕運都被擠在一邊,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強征來運送花石。

那麼,這「花石綱」怎會遺落在今安徽宿州市靈璧縣婁庄鎮蔣圩村境內呢?

隋唐大運河出河南後,經安徽淮北市的柳孜,埇橋、靈璧、泗縣、江蘇盱眙入淮,在宿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穿越全境,當地百姓稱之為「汴水」。「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年流四季,櫛風沐雨,1400多個春秋過去了,如今的靈璧花石綱遺址的痕迹又在哪裡呢?

宣和年間,朱勔的花石綱船隊行至靈璧蔣圩,與淮南轉運使糧草兵船相遇,當時汴河連年失修,河床淤積,河槽水窄淺,兩隻船隊難以同時通行,兵船不得行,引起官兵嘩變,淮南轉運使陳遘下令捕系朱勔,所運花石綱被嘩變官兵掀翻於沿河坡岸,遂形成花石綱遺址。《宋史·陳遘傳》記載:「朝廷方督綱餉,運渠壅澀,遘使決呂城、陳公兩塘達於渠。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綱塞道,官舟不得行。遘捕系其人,而上章自劾。帝為黥勔人,進遘徽猷閣待制。」

花石綱遺址位於今安徽宿州市靈璧縣婁庄鎮蔣圩村境內,303省道北側,余橋至王趙溝一帶。遺址東西長約700—1100米,南北寬約40米,遺址出土大量北宋宣和年間巨石,該遺址證明通濟渠宿州段在北宋晚期仍發揮重要的水路運輸作用。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初期,村子附近還有許多花石綱遺存的痕迹,幾塊巨型的虎石就散落在村子的不遠處,兩次修建公路,許多遺石被用於奠基。據當地年長的老人說:在花石綱遺址上,還能看見很多奇石,不規則地若隱若現地散落在宿泗公路邊的田地里,當地稱這一地點為「亂石河」、「旱河」。

那麼,什麼是轉運使呢?

轉運使,官名。中國唐代以後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中央或地方官職。北宋前期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以後,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宋太宗時,為削奪節度使的權力,於各路設轉運使,稱「某路諸州水陸轉運使」,其官衙稱「轉運使司」,俗稱「漕司」。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宋真宗景德四年(1700)以前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以後,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若以兩省五品以上官任,或需兼領數路財賦者,稱「都轉運使」。隨軍轉運使則因事而設。

(本文圖片來自拂曉報,在此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