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人的定情信物

古人的定情信物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情人節是一個表達愛意的時刻。在這樣一個日子裡,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你的祝福了呢?

比起我們現在五花八門的方式,古人表達起愛意來,同樣讓人驚嘆不已。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哪些獨特的定情信物吧。

紅豆:此物最相思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又稱「相思子」「鴛鴦豆」「郎君豆」。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古已有之。唐代詩人王維一首《相思》,更使紅豆成為相思的代名詞,成為青年男女互贈信物的重要選項。

男女定親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紅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佩戴用紅豆串起的手環或項鏈,象徵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白頭偕老;結婚後,夫妻枕下各放六枚紅豆,祈求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花椒: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東門之枌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於差,南方之原。

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於逝,越以鬷邁。

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花椒作為傳統香料植物,多籽粒,氣味芬芳,色彩鮮艷,往往被賦予眾多吉祥的寓意。「多籽」與「多子」諧音,累累果實象徵著子孫繁衍、人丁興旺,所以可作為男女定情之物。

在《詩經·東門之枌》中便描寫了一對相遇、相戀的青年男女。在男子眼中,心愛的姑娘就像葵花一般美麗,而女子則以贈送一束花椒的方式直接表明了對男子的欣賞與愛慕。在情感的最初,便以贈送花椒表達對婚後兒女繞膝的生活的嚮往,看來古人表達愛情的方式有時也是直接得很啊。

同心結:結愛務在深

結愛

[唐]孟郊

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

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

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同心結是一種古老而寓意深長的花結。由於其兩結相連的特點,常被作為愛情的象徵,取「永結同心」之意。

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有這樣的習俗,新娘被迎娶到男家時,兩家各出一根彩段綰成同心結,男女各執一頭,相牽而行,拜謁祖先,然後夫妻對拜,以表達對夫妻能夠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的愛情追求。

除了婚儀上,同心結更多出現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作為青年男女的愛情信物。孟郊的《結愛》便細膩地描繪出離別之際,女子編織同心結贈與男子時的那一份牽掛和希冀。

發簪:有所思

樂府雜曲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

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簪子是中國古代用來固定頭髮或頂戴的髮飾,一般為單股。古代男女皆蓄髮,為梳理髮髻,就要用發簪連貫。在古人看來,頭髮是父母精血的結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用來束髮的工具便是最親近的物件,便有了情感寄託的意蘊。

除此之外,簪還象徵著尊嚴,古時規定罪犯不許戴簪,后妃有過錯要退簪。周宣王的姜後有一段「退簪勸政」的佳話: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國政,明曉大義的姜後為了規勸丈夫勤政,就退去了發簪和耳墜長跪於永巷,周宣王知道皇后的心意後大為慚愧,從此勵精圖治,開創了周王室的中興局面。

在情感與尊嚴的雙重寓意下,簪作為定情之物便是一件自然的事了,《鼓吹曲辭·有所思》中寫一個女子為遠方的情人準備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飾這支簪子,加上雙珠還覺得不足,再加上玉飾,如此珍重,自是出於一往情深。卻不料「聞君有他心」,於是她把那簪子 「拉雜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可見,女子的全部愛與慎重都凝聚在簪子中了。

戒指:相思見環重相憶

與李章武贈答

[唐]王氏婦

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

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

戒指是現在最常見的首飾,寄託著人們對美好愛情和婚姻的嚮往,但戒指並非現代人的專利,事實上,戒指定情的習俗由來已久且沿襲至今。

戒指在東漢就已經成為男女定情之物,東漢繁欽《定情詩》中寫道「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約指」指的就是戒指。晚唐時,戒指漸漸由男女互贈變為由男子贈與女子,這一習俗也一直延續至後世。

南朝劉敬叔在《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指環中所包含的深情與慎重躍然紙上。

臂釧:瘦覺寬餘纏臂金

恨別

[宋]朱淑真

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餘纏臂金。

別後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

臂釧,是古人常見的一種首飾,用條形金銀盤繞成螺旋狀,圈數不等,一般在三圈以上,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將其戴在手臂上,無論從什麼角度觀看都是互不關聯的數道圓環,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因臂釧是女子專屬佩戴之物,所以其含義也和戒指一樣鄭重和親近。

東漢《定情詩》中提到「「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中的金環,朱淑真詩中寫的「纏臂金」都是臂釧,朱淑真詩中,戀人為她戴上盟誓的臂釧,二人卻長久別離,詩人因為思念而日漸憔悴,消瘦,以至於臂釧都鬆脫了。

香囊:消殘半襟蘭麝

木蘭花慢

感香囊悼雙文

[元]白樸

覽香囊無語,謾流淚、濕紅紗。記戀戀成歡,匆匆解佩,不忍忘他。消殘半襟蘭麝,向綉茸、詩句映梅花。疏影橫斜何處,暗香浮動誰家。春霜底事掃濃華。

埋玉向泥沙。嘆物是人非,虛迎桃葉,誰偶匏瓜。西風楚詞歌罷,料芳魂、飛作碧天霞。鏡里舞鸞空在,人間後會無涯。

香囊是古人重要的配飾之物,起源較早,古時亦稱「香包」「荷包」。唐宋時期,香囊非常流行,明清時男女佩戴極為普遍,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常常把它作為信物贈送,以表衷情。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而逃,六軍不發,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發現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如昔,便把香囊取下復命。

太上皇唐玄宗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兩人相愛的見證卻只剩一個香囊。後來詩人張祜有感於此,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梳子:新妝又得水蒼梳

虞美人

玉梳贈內子

[元]姚燧

相輝瑜珥瑤釵鳳。寶翼蜻蜓動。

新妝又得水蒼梳。

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

人無玉質容何害。玉德斯堪愛。

尚慚猶未十分全。

聽取明年環佩戛?

古代,青年男女互贈梳子有私訂終身,欲與對方白頭偕老的意思。元代詩人姚燧曾填詞《虞美人·玉梳贈內子》,這首詞言明贈送給妻子梳子的功用與苦心,平實無華,天然無飾。

結髮同心,以梳為禮,贈送梳子是情人之間相許一生的鄭重承諾。

玉佩: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詩經·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

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玉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一種配飾,正如《禮記》曰:「古之君子必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把自己的佩玉送給自己心愛的人,象徵著願與其締結良緣,共享身份帶來的榮耀,故玉成為古代男女之間私定終身的愛情信物也是合乎情理的選擇。

《詩經》中眾多詩句都體現了這一點,如「彼留之子,貽我佩玖」「雜佩以贈之」「報之以瓊琚」「報之以瓊瑤」「報之以瓊玖」等。

本文經楚塵文化編輯整理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普希金·我曾毫無指望地愛過你
新的一年,豬事吉祥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