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慎:六經是五穀,山海經是山珍海味

楊慎:六經是五穀,山海經是山珍海味

第一講: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智慧與精神遺產(上)

一、山海經概述

1、天書釋義 2、文化之源

二、《山海經》是本什麼樣的書?

1、地理書:

2、巫卜書: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把《山海經》歸入數術略形法家之類,看作是巫卜星相性質的書。此後也不乏同其說者,如《宋史·藝文志》就把它列入五行類。

3、神怪書:明朝胡應麟在《四部正訛》中說:「《山海經》,古之語怪之祖。」看作是神怪之類的書。

4、明代學者楊慎:《山海經》也是「經」

楊慎《山海經補註》序言:

有一天他與亳州薛君寀同在誦讀 《文選》 《山海經》時,在旁的一位同僚非議道,對這樣的書是沒時間讀的,如有時間,還不如直接讀儒家的 《六經》。薛君寀反唇相譏說,要等有時間才讀,只怕連讀 《六經》的時間也不會有。但楊慎、張愈光等人順勢接過這個話頭,用食物的比喻探究了儒家 《六經》和《文選》 《山海經》兩類書的關係,並以他們特有的思路,回答了聖人對《山海經》這一類書 「不語不論」的真正含義。

在他們看來,《六經》是五穀, 《文選》 《山海經》是山珍海味,日常生活固然需要實用的五穀,但一味拒絕山珍海味,也未必恰當。問題是,正因為 《文選》 《山海經》是山珍海味,消化起來不容易,所以一旦進入閱讀狀態,就要下大功夫,這樣,聖人所謂的不讀不語,其實就是不輕易讀不輕易語,這正是聖人為人謹慎的地方。

這裡,用兩類不同的飲食作類比,把 《六經》與 《文選》 《山海經》的關係放在日常與非日常的層面來思考,使得 《六經》和 《文選》 《山海經》的關係不再對立起來,更具一種互補性。但這種互補,又不是在同一個層級的互補。它既有日常與非日常的區別,也有著容易消化和不易消化的差異。所以,在 《六經》沒有讀通前,在對 《文選》 《山海經》沒有時間下大功夫前,乾脆暫時不讀,以免淺嘗輒止地自欺欺人,這樣的觀點其實還是有相當道理的,這樣的坦誠嚴謹態度,也正是君子修養所應具備的。後來,劉大昌的 《刻山海經補註序》也是繼承這一意思,強調聖人的不議不論,其實就是出於一種謹慎對待。只有對聖人的 「不論」內涵加以仔細辨析,道出內在的曲折,而不是走極端,才能不致使自己陷入孤陋寡聞的泥坑。相反,如果以 《山海經》表面的 「話詭幻怪」來簡單等同於 「子不語怪力亂神」,恰恰顯示了自身的淺陋。

《六經》和《山海經》的關係不再對立,而是互補的。

這個定位是很高的。

我個人傾向於這個定位,

但是我認為,

未來《山海經》的定位會更高。

我們看看這個楊慎是誰?他的定位是否有道理?

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後雖往返於四川、雲南等地,仍終老於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卒於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謚「文憲」,世稱「楊文憲」。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采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四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就是楊慎所做。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楊慎獲殿試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楊升庵被發配到雲南充軍。他戴著枷鎖,被軍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時。正好,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升庵突然很感慨,於是請軍士找來紙筆。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全詞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迴腸。就憑這首詞,讓我更加相信他對山海經的理解,到位!

5、小說類:清朝是疑古的巔峰,到五四達到極致,幾乎是全面否定。從前秦到唐宋,學者們不再相信古經典和古聖賢,更不用說比這更早的山海經了。

把《山海經》列入小說類,已經是照顧了:清朝官修《四庫全書總目》在辯駁了諸家的說法和歸類後,認為「核實定名」,應是「小說之最古者」,又看作是小說性質的書。

6、史書:古代中國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 「不敢言之也。」在一片以古浪潮中,清末張之洞卻在《書目答問》中,把《山海經》列入古史類,則看作是史書。

作者:高松(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聲明:版權所有,轉賬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里有華夏民族、甚至全人類的DNA

TAG:文化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