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4】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4】

事實上,就像本文反覆經強調過的那樣,梅卡瓦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以防禦而非進攻為設計重心的主戰坦克,並為此才採用了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奇特布局。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反而可能造成梅卡瓦在1973年那樣的高強度機械化戰爭中處境危險。發動前置那就是說用坦克最重要的心臟部份替乘員擋炮彈,而發動機一旦中彈就意味著整輛坦克失去戰鬥力和機動能力,即便乘員沒有傷亡也必須離開坦克,在高強度的戰場上暴露在外的人員能有多大生存力?還有發動機前置不但造成前裝甲面積加大,重量攀升,而且還必須得在坦克的最易中彈的前部開各種口子用來對發動機進行檢修更換,布置發動機的進、排氣口和散熱口,這些都會實際降低車體前部的防護-----梅卡瓦前車體側面那個格柵就是敵人坦克炮理想的射擊目標,而這裡是無法防護的(前置發動機的設計一般都被評價為提高了正面的人員防護。可是車體後部的防護反而比一般的設計還要差。按照一般的設計乘員前面有傾斜的主裝甲,後面有發動機。而現在乘員的戰鬥艙後面什麼都沒有。所以這是一款一旦被同級別的坦克咬住尾巴就很吃虧的坦克)。糟糕的是,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弊端還不止於此,許多其他缺點同樣是不可克服的:駕駛員的位置靠後,觀察死界增大;在前置動力艙內,冷卻系統部件(散熱器、風扇等)布置較困難,動力系統的散熱問題和易損率都造成比其他坦克更容易喪失機動能力;火炮位置後移後,火炮的俯角小,火線高度增加;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的高溫、雜訊、振動對乘員的影響較大;動力裝置的拆卸,不如後置方案方便;動力/傳動裝置前置也使得傳動效率低於傳統的後置方式;主動輪在前,使上支履帶拉緊,履帶的效率降低,行駛的滾動阻力加大等等……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4】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刻薄」地說,由於在裝甲材料、發動機技術層面的落後,按照西方的標準劃分,哪怕是將梅卡瓦MK4作為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都是十分勉強的,特別是在阿拉伯國家擁有的這些西方坦克120mm高性能坦克炮的炮口下,梅卡瓦MK4的戰場存活率相當可憐。客觀的講,在當年投產梅卡瓦MK1的那個年代,整個西方都沒有合適的複合裝甲,喬巴姆那時候英國人自己還沒有用上,更不可能出售,美國人也還在摸索,而以軍方又要求防護第一,保護成員的生存放在第一位,這讓設計者絞盡腦汁也無法滿足正面的防護要求,最後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炮塔採用超級大斜面,通過傾斜鋼板增加防護厚度,但是這個辦法對車體正面的防護無能為力,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一改常規,把碩大的發動機搬到正面充數,這樣一來,整個動力艙都可以算作「正面裝甲」了,同時還不停地對車體所採用的普通均質鋼裝甲增重,其間隙層數居然有五層之多,車體正面也有三層甲板構成,在車體甲板的間隙中還安裝了燃料箱加以利用,結果在70年代就搞出來一個重達58噸的一個怪物,「梅卡瓦」的神話也就此開始-----58噸的結果就是當時以色列周邊沒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車體正面。然而,當進入1980年代中後期以來西方在先進複合裝甲領域相繼取得重大突破,並且普遍換裝120mm高膛壓滑膛或是線膛坦克炮的情況下,第二代的梅卡瓦MK3和第三代的梅卡瓦MK4繼續採用動力傳動裝置前置以及契形炮塔的設計來增強防護力就能只說是一種無奈了。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4】

事實上,以色列人不是不想用好的裝甲,而是無從獲得。不否認某些技術領先或者自主,但是對於整體完備的水平來說,以色列自身工業基礎是受限的,先進的裝甲材料就是一塊短板,同時外購也是不現實的,或許第一流的發動機、傳動系統和火控系統部件能夠買到,但第一流的裝甲材料技術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亞於核技術的最高機密,既便能買到的也都是些拿不上檯面的二流貨-----德國人當年為豹2AV從英國人手中買喬巴姆時就吃過這樣的暗虧。結果,10年後的第二代梅卡瓦為什麼會繼續延用第一代梅卡瓦的老套路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沒有好的裝甲材料技術的前提下,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繼續沿用增加侵徹通道的距離,加大對侵徹物消耗的方法,所以1977年的MK1是如此,2000年左右出現的MK4也還是這個思路,基本的設計框架變不了也不可能變。但問題在於,這樣的梅卡瓦MK4如果想憑藉首上那塊傾斜可觀但厚度一般的鋼板用來彈開那些蘇聯賣給阿拉伯人的出口型鋼芯彈可能沒什麼問題,但對於DM43/53這類穿深達550mm以上的鎢芯彈就是一種幻想了。當然,由於獨特的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結構,侵徹通道的距離足夠大,乘員在首上裝甲板被擊穿後的生存率相對還是有保證的,但失去了動力的坦克卻必然癱瘓在戰場上。如果在低烈度戰場情況下,以軍有充份的把握掌控戰場局面,失去了戰車的乘員能夠安然脫離,戰損車輛也能夠被回收,但如果發生1973年式的全面高強度機械化戰爭,那上述假設將變得虛無縹緲起來……

結語

猶太文化其實是一種既注重理性思辯,又強調功利性、機巧性與實用性的文化,這一點在以色列坦克的設計理念中顯露無疑。也正因為如此,以色列製造的坦克,大都是一些企圖盡量利用廉價的、適合以色列自身技術生產情況的零部件裝配出來的,為中東戰場的特殊環境量身定製的,充滿了鮮明地域特色的產物,以圖達到成本與效率、實用性與先進性的完美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1】
以色列坦克設計理念:適者生存【2】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