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數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範圍應用十進位,而如果以「年」為單位的話,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節點。

可能也正因如此,今年年初全球社交媒體開始流行「十年挑戰」,它鼓勵人們分享同一件事物在十年來的變化,讓我們意識到了時間的改變。

或是不變。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也來分享一下屬於遊戲,屬於玩家,屬於我們的十年挑戰呢?

熱鬧的E3展前發布會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對於我們玩家來說,E3 是每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每年的那幾天,我們會受到來自遊戲的,全面的,幸福的「轟炸」。

而 2009 恰好又是「御三家」開始改變的一年,在這一年的 E3 展前發布會上,他們大幅減少了類如「我們的遊戲機在去年賣了XXX台,我們對開發商來說是最XX的,我們XXXX」的自我描述環節,而是真正的以遊戲為主,讓不那麼關心行情的玩家也能「看的過癮」。

如果要說展前發布會的主題,任天堂可能是最「單純」的一個:2009 年前後的每一次任天堂展前發布會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我們總能看到舞台或舞台的大屏幕上有一群人快樂的玩著 Wii,「多人同樂」「合家歡」「每個人的遊戲」是任天堂的亮點辭彙。

彼時的 Wii 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很多此前不曾接觸遊戲的玩家都被 Wii 新奇的體感操作方式所吸引,何況其上還有《Wii Sports》《Wii Fit》這樣的「運動神作」。而在 2009 年任天堂推出了強化體感操作的外設,也就是 Wii Motion Plus,俗稱「屁股」。

Wii Motion Plus 確實不負眾望,加裝了「屁股」的控制器可以更精確地感應玩家的動作。加上緊隨其後的《Wii Sports 度假勝地》的公布,玩家的體感遊玩體驗更上一層樓,在乒乓球遊戲中甚至能實現扣球和削球。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如今任天堂已經改為 E3 期間發布直面會,或許少了一分熱鬧,但卻多了一分集中,不變的則是玩家期待的心。

要說三大發布會在 #09vs19# 之下改變最大的那個,那一定是索尼發布會。

因為今年它直接沒了。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但 2009 年的索尼發布會相當精彩,甚至其中有數款遊戲你可能剛剛才玩過(它的重製版)。

比如讓頑皮狗打響第一炮的《神秘海域2 縱橫四海》;奠定了《潛龍諜影5:幻痛》基礎的《和平行者》;「最受粉絲歡迎」的《刺客信條2》;萬眾期待的《最終幻想13》與運營至今的《最終幻想14》;還有《最後的守護者》《GT賽車5》《戰神3》等等……就算是如今已經關服許久的《MAG》,也因為其 256 人大戰場的特性贏得一片關注。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同時也不要忘了那時索尼旗下除了常規主機外還有一種遊戲設備,叫做 PlayStation Portable,也就是 PSP。而那一年除了《GT賽車 攜帶版》《最終幻想:紛爭》這樣的 PSP 新遊戲外,平井一夫先生還公布了「有史以來最不受中國玩家待見的 PSP」 —— PSP Go。

按照平井一夫先生的介紹,PSP Go 放棄 UMD,改以下載為主流,而 PSP Go 的記憶棒既不通用於此前型號的 PSP,也不能用普通的 TF 卡,何況當時中國的網速依然處於「小水管」狀態。平井一夫先生當時甚至還特彆強調了 PSN 上有 900 多部電影,玩家可以在 PSP Go 上看個爽。而到了中國玩家手裡,大家發現 PSP Go 真的只能看電影看個爽……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除此之外,2009 年 E3 索尼展前發布會還公布了兩個「知名作品」,分別是 Rockstar 的《Agent》與 PSP 平台的《生化危機》新作,而這兩位的下場也和 2019 年的 E3 索尼展前發布會一樣,不見天日。

相比而言,#09vs19#這個話題之下的 E3 展前發布會,微軟可能是變化最小的那個。當然,這裡我們也只是在通過 2018 年的微軟發布會來推測 2019 年微軟發布會的形式與情況。

和 2018 年的發布會相同,2009 年微軟發布會給人的感覺同樣是「遊戲轟炸」。

《現代戰爭2》的演示(當時《現代戰爭》系列打算脫離《使命召喚》成為獨立系列);《最終幻想13》X360 版演示(還記得「拍肩門」嗎);看家系列的《光環 致遠星》《光環 地獄傘兵》與《極限競速3》;還有《分裂細胞 斷罪》《除暴戰警2》《求生之路2》《心靈殺手》等等……

以及繼和田洋一先生後,小島秀夫先生拍肩帶來的《潛龍諜影 崛起》。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儘管這不是玩家們熟悉的《潛龍諜影》遊戲,不是系列正統續作,甚至後來連遊戲的製作都被外包了出去。但 Don Mattrick 還是激動的表示,「這意味著 Xbox 的遊戲陣容邁向了完整」。

可在這麼多知名作品之後,最讓人震驚的卻是 Project NATAL 的演示,它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叫 Kinect。

在現場的演示中,Project NATAL 是當之無愧的「黑科技」:玩家在紙上寫好東西,通過攝像頭就可以將這張紙傳遞到遊戲世界;它無需控制器,完全依靠攝像頭捕捉玩家動作……雖然後來 Kinect 發售後一度有「無法捕捉黑人玩家面部」的傳言,但作為體感設備,它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除遊戲與硬體外,微軟發布會讓人驚喜的還有「人物」:披頭士樂隊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重聚。雖然這很可能是用錢砸出來的,但 Paul McCartney 與 Ringo Starr 登台談論關於自己的遊戲,Yoko Ono 與 Olivia Harrison 亮相讓現場充滿歡呼。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而後來 Spielberg(斯皮爾伯格)的登台,證明了微軟不僅有錢,還有面子與實力。Spielberg 先生在發布會上談了談自己對 Project NATAL 的看法,他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他認為自己正在經歷「重要的時刻」。而在 2018 年,他為我們帶來了《頭號玩家》。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作為對比,今年的 E3 微軟展前發布會似乎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微軟認為 E3 是「一個出色的、便捷的讓玩家體驗遊戲的方式」。

下一頁:十年前還有哪些大事?

兩種成功:《我的世界》與《英雄聯盟》

從 2009 年初版首次亮相至今,《我的世界》登陸了幾乎所有它能登陸的遊戲平台,最具歷史的 Java 版則已經更新到了 1.14。

在內容的不斷添加下,《我的世界》的畫面也是越來越好 —— 從普通的馬賽克升級到了 4K 的馬賽克。

《我的世界》的樂趣與成功在這裡無需贅述,而在十年之後,它的熱度也並沒有將要衰退的跡象。這是一款橫跨了十年的沙盒遊戲,它被譽為電子版的樂高。它的十年之旅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簡單的樂趣是最好的樂趣,玩家的創作是最好的創作。

如今再回首,那些經久不衰的單人遊戲,似乎都在依靠玩家社區的創作保持著活力。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除了《我的世界》,2009 年還有另一款火爆至今的作品。它的光芒或許已被《堡壘之夜》些許掩蓋,但它依然是如今世界上最賺錢,最火爆的客戶端遊戲之一。

「敵軍還有三十秒到達戰場,碾碎他們。」

2009 年發布之初只有《英雄聯盟》只有 40 個英雄,遊戲在參考《DotA》後進行了減法設計:沒有反補、屬性清晰化、技能效果簡化,甚至《DotA》單英雄的技能可能需要《英雄聯盟》中 2 個英雄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但如此的減法設計換來了更低的上手難度,讓更多玩家嘗試並沉迷本作。

而在引入職業聯賽後,《英雄聯盟》變得愈發成熟:M5 確立「上中下野」的常規路線安排,Alex 挖掘了英雄的各種可能性,遊戲的玩法在被不斷探索,「AP易大師」和「黑切聯盟」至今仍然是被玩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與黑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Alex 在 2018 年宣布自己已經入職 SIE 聖塔莫尼卡工作室,也就是《戰神》的開發團隊。

十年後的今天,《英雄聯盟》已經步入 S9,擁有 143 位英雄,版本改動無數。或許它無法再經歷下一個十年,或許有一天它真的會走下神壇,但今天的它已經是一種文化,也註定會是屬於很多玩家的「十年記憶」。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兩份落寞:《憤怒的小鳥》與《植物大戰殭屍》

《憤怒的小鳥》與《植物大戰殭屍》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在 2009 年面世,它們都曾紅極一時,它們的名聲都蓋過了開發商本身的名氣,它們都有著很多 IP 下的衍生作品。

而在 2019 年,它們都有些被遺忘。

《憤怒的小鳥》搭乘 iPhone 3G 便車登上了高峰,偏解謎的玩法加上觸控操作成就了這款紅遍全球的手機遊戲。它引領了「輕度但不乏深度」的手機遊戲設計理念。

在此之上,《憤怒的小鳥》還拋棄了傳統的「出續作」思維,改為「內容更新」,遊戲的關卡數量在發售後不斷追加,這為開發商 Rovio 帶來了持續的曝光與收入。持續火熱的《憤怒的小鳥》最終甚至推出了自己的電影,其它周邊產品也吸金無數。

但在 2018 年,《憤怒的小鳥》的 IP 影響力已經不如從前,股價暴跌 50%,新開不到一年半的工作室也被關閉。十年過去了,《憤怒的小鳥》還沒跌落,但它似乎已在掙扎。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至於《植物大戰殭屍》,它所經歷的道路和《憤怒的小鳥》頗為相似。不同的是開發商 PopCap 沒有 Rovio 那麼慘淡:PopCap 被 EA 收購後搬出《花園戰爭》系列,這個系列在抓住原作精髓的同時又用非常具有新意的方式表現出來,頗受玩家好評。

掐指一算,也許我們就能看到《植物大戰殭屍:花園戰爭3》了。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下一頁:最後,那些我們最愛的遊戲

到了最後,我們當然要回歸原點,聊聊那些 2009 年發售的遊戲。

我打算將他們分為三類,分別是變化巨大的變沒的……以及(或許)將出續作的

變化巨大的作品

《刺客信條2》vs《刺客信條 奧德賽》

儘管《刺客信條》是一款最早於 2007 年面世的遊戲系列,但 2009 年的《刺客信條2》才讓本作真正「一炮而紅」。對歷史的還原與另類解讀,獨特的開放世界跑酷+暗殺讓人沉醉。

到了最新作《刺客信條 奧德賽》,遊戲依然遵循著對歷史的還原與另類解讀,但在遊戲玩法上已經發生了可謂天翻地覆的變化,技能樹、裝備品質、等級壓制等等……唯一不變的,可能是主角爬到高處環視一圈的心。

十年前的《刺客信條2》是一款開放世界跑酷暗殺遊戲;而現在的《刺客信條 奧德賽》,它是一款……育碧遊戲(無貶義)。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使命召喚 現代戰爭2》vs《使命召喚 黑色行動4》

儘管是同系列作品,《現代戰爭》和《黑色行動》卻由兩個不同的工作室所研發。Infinity Ward 如今已是「支離破碎」,Treyarch 則十年如一日的走到今天。而從某些角度講,《現代戰爭2》與《黑色行動4》有很多微妙的差異。

《現代戰爭2》的單人劇情峰迴路轉,沒人能忘記幽靈的犧牲與謝菲爾德的叛變;《黑色行動4》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單人模式,因此頗受爭議。

《現代戰爭2》將《使命召喚》系列的網戰推向頂峰,儘管幾乎沒有平衡性可言,但無論敵我,聽到「Enemy nuke incoming! It"s over!」都會有一種釋然的感覺;《黑色行動4》網戰機制已經頗為成熟,甚至還引入了當紅的大逃殺模式。

我們很難判斷這些改變是好是壞,但我們知道的是,這些改變是玩家、開發者、時間相互影響下做出的選擇,我們總要去嘗試或接受它。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生化危機5》vs《生化危機2 重製版》

2009 年,《生化危機5》面世,隨後創下了當時的「系列單作銷量記錄」。在完全強化體術概念+引入全程雙人合作之後,《生化危機5》更令人稱道的是它對傭兵模式「體術擊殺加時間」的改良:使用威斯克手槍打頭接上一記「先崩掌打」(眼鏡蛇拳),在持續擊殺的情況下維持剩餘時間以獲得高分。

儘管後來有些偏離軌道,但《生化危機5》是一部值得銘記的作品。到了今年的《生化危機2 重製版》,也算是完成了一種循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變沒的作品

《求生之路2》

出於莫名其妙但又眾所周知的「不數 3」,我們十年來都沒有看到《求生之路3》出現。然而就算沒有續作,《求生之路2》也從來沒有被其他模仿者所替代。時至今日,Steam 平台的《求生之路2》依然能保持每日一萬人左右的同時在線人數,這可是發售十年之後啊。

很顯然,起源引擎對 MOD 的支持加上多才多藝的社區玩家為《求生之路2》創造了長久的生命力,何況遊戲還有頗具深度的非對稱對抗模式,出十年玩十年根本不是問題。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虐殺原形》

得益於網吧的覆蓋率,《虐殺原形》在中國有著不尋常的知名度與熱度,恰好這遊戲玩起來又很爽,也就成為了不少懵懂少年的「單機遊戲」啟蒙。

可惜的是 2012 年推出續作後,新作也杳無音信。作為發行商的動視在 2018 年更是只推出了三款作品,分別是《使命召喚 黑色行動4》《命運2 遺落之族》與《小龍斯派羅 三部曲》。

連旗下一大堆漫改遊戲都不見了,我們還能指望《虐殺原形3》么?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殺戮地帶2》

憑藉著一段驚世駭俗的實機播片演示,《殺戮地帶2》成為了 2005 年 E3 最大的驚喜,讓人們對於將在第二年發售的 PS3 主機在性能上充滿了無限的遐想。然後到 2009 年本作發售後,人們發現實際玩到的畫面和當年的播片相差甚遠。

其實拋開這一點,《殺戮地帶2》的表現並不差:酷炫的海爾剛星敵人設定,超出常規水準的敵人 AI,沒那麼好但也頗為亮眼的畫面……可惜在 2013 年《殺戮地帶 暗影墜落》推出後,系列再也沒有任何有關新作的消息。另外一提,《殺戮地帶2》的伺服器也已在 2018 年關閉,這可能也意味著本作的徹底「退役」。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下一頁:(或許)將出續作的作品(或許)將出續作的作品

《蝙蝠俠 阿克漢姆瘋人院》

《蝙蝠俠 阿克漢姆瘋人院》絕對是一款成功的遊戲,Rocksteady 天才般的戰鬥系統被無數遊戲學習效仿並沿用至今;它打破了「超級英雄題材遊戲都是粉絲作」的詛咒,無數玩家因為本作開始入坑 DC;它深入解讀了蝙蝠俠,戰鬥、敵人、場景讓新老玩家都大呼過癮……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不斷聽到有關於《蝙蝠俠》新作的傳聞,新作背景為「貓頭鷹法庭」的可能性似乎相當之高。如果新作今年能夠公布/推出的話,它會不會再次拉高超級英雄題材遊戲的標杆呢?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無主之地》

潘多拉星球的故事從 2009 年開始,我們見證了四位賞金獵人各個「心懷鬼胎」的故事。《無主之地》或許不是最早帶有角色扮演元素的 FPS 遊戲,但它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那一個。

在之後的日子裡,其續作因為近乎深不見底的可玩性而受到大批玩家擁躉,而帶有正統序號的續作卻未曾見光。但在過去一年間有越來越多的傳聞與泄露圖證明著《無主之地3》的存在,也許在今年,我們就可以重返潘多拉了。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獵天使魔女

相比前兩部作品,《獵天使魔女》的新作是更靠譜的 —— 畢竟已經公布了。

得益於 2018 年重新登錄 Switch,相信《獵天使魔女》系列也不需要更多的介紹,無論如何,就讓我們靜候《獵天使魔女3》的下一份情報吧。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漫威終極聯盟2

在 2018 年的 TGA 上,《漫威終極聯盟3》正式公布,隨後確定發售日為 2019 年 4 月,這也是本部分唯一一個有預計發售年份的作品。

這與前作《漫威終極聯盟2》剛好相隔十年。

平心而論,《漫威終極聯盟》無論是影響力還是評價都不如上述三作,但作為超級英雄題材的共斗遊戲,它能確保粉絲們「玩的開心」。對於喜歡漫威人物的玩家來說,這可能已經足夠了。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2009 年還有這些遊戲……

《怪物獵人3》:和《怪物獵人 世界》一樣,它在當時代表《怪物獵人》系列新時代的開始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舞力全開》:《舞力全開》的核心玩法與樂趣幾乎沒有變化,但它依然是那個受歡迎的跳舞遊戲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Wii》:十年過去了,遊戲變成了《新超級馬力歐兄弟U 豪華版》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神秘海域2 縱橫四海》:我們永遠會記得德雷克的火車之旅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惡魔之魂》:最古老的,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魂》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X戰警前傳:金剛狼》:在《阿克漢姆》系列之前,它可能就是最好的超級英雄遊戲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俠盜獵車手 唐人街戰爭》:唯一一部 NDS 平台的 GTA,唯一一部以華人為主角的 GTA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光環戰爭》:如日中天的《光環》+即時戰略,最終成為模塊化 RTS 分類下的又一佳作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聲名狼藉》:開放世界、超能力、善惡抉擇,這讓它看起來很不一樣

#09vs19#,屬於遊戲與玩家的十年挑戰

限於篇幅,本文並未列出所有在 2009 年發售的遊戲。與此同時,2009 年也有很多知名的電影/動畫/漫畫誕生,那是精彩的一年。

那麼在十年後,你對當年又持有怎樣的記憶,對比如今又有怎樣的改變?也請各位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十年挑戰」,與我們一起分享那些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Apex英雄》首周更新:修複數個小問題
《女神異聞錄5A》特別番將於3月23日開播

TAG:遊戲時光VG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