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墓中的15件文物,地位超過編鐘,但聲音卻一直無法復原

古墓中的15件文物,地位超過編鐘,但聲音卻一直無法復原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國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之林上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而許多的國家仍不忘稱我們為文明古國。這一點在考古學家和史學家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考古這一行當也變得越來越興盛,因為很多鑒寶節目的推廣,所以考古逐漸深入了尋常的百姓家。

雖然說考古這門學科非常嚴謹,不過如今仍有著很多的歷史謎團是無法解開的,我們這裡就先說一個例子。在1983年的四川石門縣,考古學家們發現了15件形態上非常相似,不過大小上不一樣的青銅器,雖然說專家們能夠證明這些東西都是什麼東西,不過我們無法說出它們的真正用法。

可能說到這個地方熟悉考過的朋友就會想到古蜀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青銅器確實是屬於春秋時期的古蜀國的。青銅器上寬下窄,呈現壇狀,頂端還有一個老虎造型的銅鈕,身上還有兩個「王」字,中間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符號,這個符號既不是字,不是圖騰。

雖然說15件青銅器的數量不少,不過在場的專家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說它是罈子,但底部有開口,並且上面密密麻麻的還都是圓孔,明顯是不能夠裝液體或者是糧食的。而專家們根據上面的神秘符號和王字就確定這應該是祭祀之中的一個重要禮器,但也有反對的聲音,因為古代祭祀的禮器也是實用性質的。比如說後母戊鼎,能夠現場烹煮或者說是盛裝肉湯,而牛虎銅案能夠擺放肉類祭品。不過這種器皿顯然不能夠裝東西,就這樣,爭論了7年,人們終於知道這15件青銅器到底是什麼了。

這種青銅器叫做錞於,這是軍隊之中的樂器,最早於春秋時期,發現於漢代盛行,當然這個時間點並不絕對。其實之所以能夠證明這些青銅器是軍中樂器,還是要說到另外一座古墓,當時人們從一個古墓上面發現了一幅畫,上面是古代的滇人祭祀的場面,裡面有兩個人合抬,一個木頭下面垂掛著一個錞於,一個銅鼓,旁邊有人拿錘敲打。正是因為這幅畫專家們才終於確定了這15件青銅器的名字和作用。

雖然說人們發現了他的名字和作用,但想要完全複製出他的聲音,恐怕是有些難度,人們又努力了20年,終於在2010年複製出了一套31件的錞於。不過發出的聲音卻並沒有得到專家們的承認,因為按照記載,錞於的聲音應該是蒼茫洪亮,有著厚重的神秘之感,但現在的聲音卻是非常刺耳,錞於的聲音到底如何?還有待考古學家們的繼續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狂徒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狂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