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她藥到病除,效如桴鼓的秘訣是這個

她藥到病除,效如桴鼓的秘訣是這個



小編導讀:


中醫治病,效如桴鼓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做到卻很難!那就是守住中醫的根本——辨證論治!只要葯對其症,即有四兩拔千斤之效!而這也正是老中醫們的治病絕學!



母親治病用藥如金經常只給病人一包葯,告訴在三個小時內不見效就宣告這葯不對症,馬上得想別的辦法,不能耽誤病。她給病人開藥連吃三付的時候都少,從來不開大處方。

經常是病人服過一付葯後歡天喜地來了說:「見好了,好多了,再吃兩付就徹底好了。」母親這時就拒絕再開藥。母親說,我治病就治三分,扳過勢頭即可,如果你想病好,從現在起不用吃藥,只需要你調節情緒、定時起居、生活規律……

我給病人包葯時,他們總說:「多給點吧?你瞧你給的這點葯,小匙跟掏耳勺似的,還不夠灑落的哪。」要不就說:「多給兩包吧,中藥慢,多吃點。」

有一天母親看我研磨鈣片,問我幹什麼?我說我要兌在葯里增加藥量,省得他們說給的葯少。母親說,中藥有效與否不在於藥量多少、服用時間長短,關鍵在於對症,對症了,四兩撥千斤,立馬見效,一點不慢。


即便是病人誰願意多吃藥?有些不好喂葯的小孩子,母親卷個小紙筒裝點葯,往小孩嘴裡輕輕一吹,沾到口腔上,小孩吐都吐不出,就這麼一點葯,就能見效。

很多時候母親甚至不用藥,對患有胃炎、皮膚病、痛風等症的病人,母親常常不急於給他們開藥,而是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因為這類病往往是精神上的壓抑、緊張造成的。當人們用幸福的理由說服自己而身體卻做出反抗時,理順身心比吃藥來得重要。

母親說,什麼葯也抵不上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葯只是幫一下忙,但不能代替人的自身調節,也不要幫完不走跟著添亂,把正氣扶起來了,一切自然就向好的方向發展。

按母親的不吃藥、少吃藥的原則,目前人們用中藥做保健品的做法她肯定是反對的。長期用中藥平衡陰陽,廢退了人體自身的平衡能力,構建一個虛假的平衡,一旦這一虛假平衡保持不住,呈現出來的就是「中毒」癥狀。

母親用藥如金絕不是出於「是葯三分毒」的觀念。我遇到過一位中藥藥劑師,她說「是葯三分毒」,告誡人們不要隨便亂服藥。她不讓人們亂服藥是對的,人們現在把中藥當成西藥一樣用是錯誤的,不辨證就亂吃藥,所吃的葯就是毒。對症了,便是毒藥也不呈毒性。

當我手持公安局開的證明,買毒藥回來加工,用毛巾把頭部包起來,結果還出現中毒癥狀,可給危重病人大劑量服用,不僅不出現中毒癥狀,還起死回生,那麼,所謂的毒性哪去了?對健康人是毒的,對病人就不是毒?這用西醫的理論就解釋不了,可用中醫的理論就能。

葯是平衡陰陽的,正所謂以藥石之偏糾陰陽之偏。對一個陰陽平衡的健康體來說,用上藥,打破了陰陽平衡,就出現了中毒癥狀。可對需要藉助藥力平衡已失衡的陰陽時,這葯就能起到平和的葯所起不到的作用,這時你要是就這個病體談葯的毒性就沒有意義了。這一方面說明中藥絕不可亂服,一方面說明,中藥只要對症就無毒。所以,不講陰陽五行就無法使用中藥,而西醫想把中藥毒性去掉的作法是不能為中醫所用的。「是葯三分毒」的說法往往就是中藥藥劑師也講錯。


中醫常使用毒藥。母親先後拜過三位師傅,每行醫一段時間,她就拜一位名醫學習三年。她最後的師傅我小時見過,姓田,我叫他田姥爺。他的診室里,病人總是滿滿的。他像一位將軍一樣,開藥如調兵遣將。田姥爺用藥「霸氣」,巴豆、砒霜是他的常用藥,血崩的人他敢給開「破」葯,他敢讓「十八反」到人肚子里反……田姥爺這一代中醫治病是該怎麼治就怎麼治,敢放手、放膽,但到了我母親這一代中醫就謹慎得多。

母親也用毒藥,但所用毒藥較之田姥爺就少得多,而較之別的醫生則要多。她在大醫院當醫生時,衛生局批下來的「毒藥」,藥房不收,說醫院不讓醫生開「毒藥」。母親到衛生局要了「毒藥」自己用來配藥。醫院說母親無組織、無紀律,讓她寫檢查。對此母親不理解,檢查還是我父親替她寫的。

我估計現在中醫院的醫生已經沒有使用「毒藥」的了。毒藥的購買也是國家控制的,要由公安局開證明,而現在開證明也沒處買了。而毒藥占母親用藥的好大一部分,我想像不出母親如果沒有這些毒藥還能不能治那麼多病,還能不能達到很好的療效。

母親看病的效果好,和她的葯好有很大關係,她總是不停地收集和儲藏中藥。如果她在大醫院,使用藥房的葯是否還有同樣的療效呢?

母親給過我一塊「鹿胎膏」,是獵人打野鹿獲得的鹿胎,拿來由母親熬制的。葯制好了,獵人給我母親留一部分作為酬勞。母親在治諸如不孕症等婦女病時使用,效果很好。母親告訴我這葯不可多吃,每次只吃黃豆粒大小一塊。我有時吃上這麼一點,就能感受到藥力很大。這一塊「鹿胎膏」我吃了好多年。許多年後,當我也想給女兒備塊「鹿胎膏」時才發現,我根本不可能弄到貨真價實的「鹿胎膏」了,雖然我到養鹿場去買,可吃一大丸進肚也沒啥感覺,方知道母親的葯有多麼好。最近我在鹿場又弄到一塊「鹿胎膏」,放置常溫下幾天竟腐爛了。這讓我奇怪不已,鹿場人回答我說「鹿胎膏」必須要放到冰箱中保存。

由此,我知道中醫為什麼衰落了,如果我母親活到今天,她的療效也不一定能有當年那麼好,因為她沒有應手的葯可用。現在的醫生不可能像我母親當年那樣親自動手採集、在民間搜集一些中藥。我小時常幫母親把有的葯放到酒里,有的藥用玻璃紙包好用蠟封上……母親給人看病之所以那麼胸有成竹,那麼自信,和她箱里備有這些葯不無關係。



《問中醫幾度秋涼(增訂版)》

她母親是一位「拎著三根手指頭走天下」、活人無數的民間中醫;她女兒正在中醫院校就讀,同時拜了師傅,是一個有點「另類」的現代中醫生;她自認為自己太理性,沒有學成中醫而學了中文,做過教師,當過律師,也做過婦聯工作,搞過企業,現在是一名檢察官,可以說是這個中醫家庭的「叛逆者」。如今她常常為沒能將母親的寶貴經驗繼承下來,傳給女兒,留給社會而愧疚、自責。於是從2007年4月起,她將自己幾十年來在這個中醫家庭中對中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隨筆的形式在網上連載,期望能給他人以啟示和參考。


正所謂「旁觀者清」,她的特殊背景,使她能以一個「局外人」的平和心態來真實、客觀地進行追憶、描述、議論,少了「當局者」的感情用事、高談闊論,也沒有對立者的誤解成見、打罵攻擊,完全都是真情實感。加上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良好的文字功底,整個文本夾敘夾議,細膩生動,清新自然,讀來猶如聽一位智者在娓娓講述那身邊的故事,非常輕鬆愜意,引人入勝。中醫的魅力,中醫的神奇,中醫的傳承,中醫的尷尬,中醫的困境……人生態度,生老病死,健康幸福,等等命題都隨著她平實、真切的記述一一自然呈現,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引發思索。

長按二維碼,免費試讀 本文推薦電子好書

把時間交給閱讀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問中醫幾度秋涼(增訂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艾寧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

悅讀中醫

(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源於攝圖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本文推薦好書(紙質書、電子書都有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過節便秘?別急,兩個穴位解決這一難題!
翻來覆去睡不著?幾個動作可助眠!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