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本文圖片系親媽學堂團隊拍攝整理

1987年,一個男孩出生了;

2005年,他初中畢業,家裡人咬牙供他讀了高中;

2006年,他家成為了幸福工程第一批幫扶對象;

2009年,幸福工程第一次拍攝;

2010年,他第一次高考,與本科線差十幾分;

2011年,再次高考,被畢節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錄取;

2015年,他本科畢業,回鄉當老師;

2016年,我們和他第一次見面;

2017年,我們一起過年……

在很多人看來,也許這是一個人再普通不過的記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他每往前走一步,都要經歷莫大的艱辛。靠著知識走出大山,再帶著知識走回去,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對他來說,已經是上天的眷顧。他,就是祝學英的大兒子楊昆福。


回到最初的起點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我想大學畢業到鄉里教書,這樣就能有穩定的收入,能供養母親了。」

為了方便照顧母親,大學畢業的楊昆福回到納雍縣豬場鄉,做起了中學的一名初中數學老師。他說他拿著第一份工資給母親買了東西,那是媽媽最開心的時候。苦日子熬出了頭,兒子也十分有出息,就是做母親最大的心愿了吧!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2017年3月,我們又走進了昆福的課堂。今天他要講的是不等式,同學們都聽得十分認真。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課下我們與他交流,他說現在的學生比之前更聰明了,但也更調皮了。現在讀書的條件比他那時候好了很多,不但有免費的午餐,而且下午還有營養餐供應。談起他對學生的期許,昆福表示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好好學習,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考上高中大學幫助家裡改善條件,也能讓父母開心!


我也曾像你一樣

在昆福的班裡,也有一個學生因為家裡非常貧困,自己不想為家裡增添負擔而面臨輟學。昆福說,每每看到他,就想到了當年的自己。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楊昆福在鄉里上初中時,因為家距離學校太遠需要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為了省錢,飯要自己做,三年下來幾乎頓頓都是土豆。每周昆福去上學除了背糧,還要背煤來做飯、取暖。一籮筐煤60斤,楊昆福有時不回家,母親就要給他送到鄉里。母親獨自背煤的時候為了趕時間大多走小路,但小路非常陡,比大路難走得多。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2003年的一個周末,楊昆福托同學捎信回來,說這周不回家了。母親祝學英便給昆福去送煤,走到半路,天忽然下起雨來,她背著籮筐一步一步地艱難往前挪動。

快到鄉里時,祝學英忽然腳下一滑,摔了一跤。筐里的煤塊也順著陡峭的山坡撒了不少,腿也摔傷了。天已經黑了,祝學英把剩下的煤能撿的都撿了起來,想想自己摔傷了一次背不了很多,於是便把煤分成了兩堆,想著先給孩子送去一半,自己再回來背另一半,以免孩子受凍、挨餓。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於是祝學英便忍著腿傷,手腳並用,走完了到鄉里的路程。別的同學都去吃飯了,楊昆福沒有煤做飯,只能揣著手看書。

過了許久,他看到瘦小的母親,背著煤,帶著傷出現在門口,衣服全髒了,手上也沾滿了泥巴和血跡。母子倆抱在一起,哭成一團。那天晚上,祝學英不顧兒子挽留,又一瘸一拐走回了村裡,回到家已經是後半夜了。後來,她在家躺了整整一周。昆福一提起這件事,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下來。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再後來,昆福初中要畢業了,面臨中考。他為了省錢,步行7個小時走了31公里的路,去鎮上參加考試。那天,他帶上了家裡全部的現金,兩元錢。

中考三天,楊昆福吃了上頓沒下頓,困了有地方就歇,沒地方就忍。成績公布,果然不負眾望,他以全鄉第9名的成績考入了當地重點中學——納雍縣三中,還進入了重點班,成績在班裡排名第13位。

但是,上學的錢不夠怎麼辦?昆福和我們說,那是他最想放棄讀書的時候。

高中已經不屬於義務教育,學費一般不減免,加上吃穿用度,需要的錢更多。家裡都揭不開鍋了,祝學英想讓昆福早點去打工賺錢,不要再讀書了。昆福也動了打工的念頭。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最後,叔叔家的二哥不忍心看著一個「讀書人」的苗子就這麼沒了,親自把昆福送到學校里報了名。周圍的人也都來勸祝學英,讓昆福繼續讀。再聊起這件事,祝學英告訴我們:後來我想通了,就算借錢,也讓娃娃讀出來。

於是,祝學英把丈夫留給她的牛賣了,又跟別人借了600元,才勉強度過了第一學期。第二學期,還得用錢。能借的人家都借了,還是沒有借到。祝學英只好找到了教過楊昆福的小學老師。兩位老師答應每月給楊昆福湊100元,算借的,等他上完大學再還,不要利息。祝學英千恩萬謝,因為老師的月薪也不過五六百元。


可錢還是不夠。

楊昆福自己到中嶺鎮煤礦背了一個星期的煤,賺了230元,又跟村幹部借了600元,算是湊齊了第二學期的學費……

2006年的冬天,祝學英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網上「一對一」幸福工程2000元幫扶款,生活稍稍好了一些。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就這樣,昆福在東拼西湊的學費中讀完了高中和大學,因為經歷過那些苦,所以他看到相似的學生時,更加感同身受。

為了幫助這名面臨輟學的學生,楊昆福從自己不多的工資里每個月擠出幾百塊錢幫助他繼續完成學業,同時還一次次的家訪和他談心,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他,給他繼續讀書的信心。其實,曾經經歷的苦難,日後都會成為生命的禮物,造就成如今堅不可摧的自己,也會成為激勵別人繼續前進的動力。


跨過坎兒,眼下就是希望

為了撐起這一大家,昆福也成了「月光族」。為了把生活搞好,讓家裡人住上舒心的房子,攢夠彩禮錢將等了自己五年的女朋友娶進門,昆福跟我們說,他未來要「兩步走」。一邊當老師,一邊利用空閑時間通過互聯網兼兼職。對互聯網充滿興趣的他,大二就開始做淘寶賣服裝、裝修網店。現在因為從事教師工作的關係,淘寶店已經不開了,只是偶爾接一些簡單的廣告推廣來賺錢貼補家用。

比起命運,他更應感謝自己

與昆福談起對未來的期盼,他說沒有太長遠的打算,近期的願望就是三五年內把房子整好點,再要個孩子,家裡就越來越熱鬧啦……

沒有什麼坎兒是過不去的,苦難,終會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讓我們快速成長。而這些經歷,日後都會成為生命的禮物。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貴州男孩,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走出了一條寬敞的人生之路!


本期親媽學堂就和您聊到這裡,期待與您下次相遇。

想要看到最全最新的育兒內容,歡迎關注「親媽學堂」微信公眾號。

「親媽學堂」致力於做好育兒的「最後一米」——將海量的育兒知識轉化為每天的「日常行動」。幫您既懂得育兒道理,又能過好帶孩子的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更好的現在。

如果覺得有用,請果斷收藏和轉發給你身邊有需求的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