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孩子最關心這10個科學問題,你能看懂幾個?

中國孩子最關心這10個科學問題,你能看懂幾個?

去年冬天,在北京香格里拉的會議室,一場星光熠熠的媒體群訪剛剛結束。

媒體和嘉賓陸續退場,工作人員開始打掃和清理。這時,有一個小男孩失落地呆在角落,久久不願離開。

這場採訪是 2018 騰訊 WE 大會的一個環節。採訪的主角既不是歌手明星,也不是大公司創始人,而是幾位在各自領域大有造詣的科學家。

小男孩感到失落,不是因為沒有得到科學家的簽名和合影,而是因為他的心中有好多好多的科學問題,想要向諾獎得主,研究黑洞和引力波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請教。

可惜,因為時間關係,他還沒來得及提問,採訪環節就結束了。

其實在今天,像他這樣瘋狂熱愛科學的孩子還有很多。就在那次群訪中,還有一個小女孩,想要向理論物理學家麗薩·蘭道爾提問。她不但提前準備了幾十個問題,還列印了一大疊英文資料帶到現場。

這麼用心的準備,大部分職場上的成年人恐怕都做不到。

孩子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們恨不得科學的課程再多一些,內容再深一些,範圍再廣一些,以及,真正的科學家離他們再近一些。

因為他們的心中有太多為什麼,學校根本裝不下,課堂根本hold不住,老師根本回答不了。

於是,小馬哥和他的同事們決定行動起來,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觸現代科學、尋找世界答案的機會。

作為騰訊青少年科普計劃的第一場活動,他們於 2019 年 1 月 20 日,在深圳保利劇院舉辦了一場青少年科學小會

要想把孩子們的活動辦好,科學小會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是,現在的小孩都在關心啥。

因此,騰訊聯合Science雜誌和多位頂尖科學家,篩選了最近十年的重要科學突破後,並通過網路平台對 10 萬名中國孩子做了興趣調研。在匯總了大量數據,平衡了權威性和關注度之後,他們共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青少年科學看點榜單

在科學小會現場,Science雜誌新聞主編 Tim Appenzeller 對榜單上的科學看點做了具體介紹。

那麼,中國孩子最關心的 10 個科學看點到底是在說什麼呢?別著急,Tim Appenzeller 一解釋你就明白啦。

10. 身體健不健康?

得去問肚子里的微生物

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每個人的身體中都住著十萬億個細菌、真菌等各式各樣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比你所有細胞加起來還要多。

不要小看這些微生物,它們會對你的健康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比如說,你會不會過敏,會不會營養不良、會不會肥胖,吃了某種葯會如何反應,甚至你的精神狀態,都與它們息息相關。

9. 研發可協作的機器人

在大自然中,如果一隻狼獨自出去捕獵,它通常只能捉住比它長得小的動物。但如果狼的數量很多,它們相互協作、共同捕獵,就有可能捉住野牛這樣的體型大得多的動物。

同樣的道理,雖然現在機器人的功能都很有限,但如果有一群機器人聚在一起,取長補短、相互協作,就有可能完成搶險救災、醫學治療甚至軍事戰爭等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複雜任務。

8. 用人工合成基因組改造細菌

在許多年前,科學家就已經利用轉基因技術,向細菌或真菌中轉入其他生物的基因,讓它們分泌各種人類需要的蛋白質。

在最近幾年,科學家的手段更高級了。他們不再拘泥於自然界現成的基因,而是可以像編程序一樣,從零開始,人工合成一套全新的基因組,並把它轉入細菌中。

比如,科學家可以向藍細菌身上轉入一套基因組,讓它利用陽光的能量產生各種有用化合物(如燃料)。再比如,科學家可以用這種方法,讓酵母分泌一種不會讓人上癮的阿片類麻醉藥。

7. 南極冰芯中 270 萬年前的大氣

每一年,空氣中都有很多水分在南極變成了冰。與此同時,它們也會把很多微小的氣泡鎖在冰裡面。年復一年,南極大陸上就形成了好幾公里厚的冰層。

最近,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在南極挖出了一根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他們在冰芯中找到了 270 萬年前形成的氣泡,並成功地測量了其中的成分。

他們發現,在 270 萬年前的大氣中,CO2的濃度只有 300ppm。在今天,CO2的濃度已經超過了400ppm。科學家認為,我們必須大力研究地球氣候變化的歷史,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目前正在發生的、劇烈的氣候變化。

6.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

在細菌的體內,有一套遺傳物質和一組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密切配合,能夠識別並刪除病毒植入的外來基因片段,形成一套自我防禦的免疫系統。這套系統的一個關鍵詞就叫作 CRISPR 。

科學家發現,利用改造過的 CRISPR 系統,他們可以像用電腦編輯文字一樣,對生物細胞中的特定基因片段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等等編輯工作。有了這種技術,科學家就能夠更高效地研究一段基因的功能,還能夠通過編輯基因,為攜帶基因缺陷的人治病。

除了Science雜誌新聞主編 Tim Appenzeller 之外,科學小會還請來了幾位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科普作家。他們為我們分享了另外 5 個中國孩子們最關心的科學突破。

5. 睡覺時,大腦會給自己洗澡

人類和許多動物的大腦都受到一種乾淨透明的液體的保護,這就是腦脊髓液。科學家發現,在睡覺的時候,小鼠大腦會讓更多的腦脊液從自己的間隙流過,沖刷大腦產生的各種廢物。

哈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部主任 Charles Czeisler 指出,如果睡得少或者睡眠質量不好,大腦內的垃圾就不能及時清除,就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和健康。全球睡眠狀況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睡眠障礙的人群中,55% 以上都有抑鬱症傾向,而且睡眠質量差的老年人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

4. 操縱記憶的原理

人類的大腦中有 860 億個神經細胞。大腦之所以能產生記憶,就是因為神經細胞之間不斷在進行通訊,產生連接。那麼,我們能不能像美劇《西部世界》所演的那樣,操縱人類的記憶呢?

《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著名神經生物學家 David Eagleman 介紹說,我們已經可以用過光遺傳學的方法,操縱小鼠的記憶。簡單地說,科學會通過修改小鼠大腦神經細胞的基因,使得神經細胞對光刺激非常敏感。

在特定實驗條件下,他們用光線照亮小鼠大腦的某個區域,小鼠就會把當前的實驗場景,誤認為另一個實驗場景。也就是說,光刺激讓小鼠產生了「虛假的記憶」。

如果這項技術可以用在人類的大腦中,醫生就可以消除某些令人痛苦的記憶,也有可能治療藥物成癮、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問題。

3. 我們最古老的祖先

在生物學中,我們這種物種叫作智人。一直以來,科學家都以為,智人這個物種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萬年以前的東非。

然而,科學家在摩洛哥的一處洞穴中發現了幾片人類顱骨的殘骸。檢測結果表明,這些顱骨殘骸是 30 萬年前的一個智人留下的。這說明,智人出現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早得多。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們仍然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探究。

2. 模仿神經系統設計的計算機晶元

要想讓計算機變得像人類一樣智能,最好的辦法是讓計算機模仿人類思考的方式。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指出,在過去,這種模仿只能體現在軟體上,也就是用計算機程序模仿人類神經系統的網狀結構。與此同時,計算機的硬體設備仍然保留「計算機式」的架構。

最近,IBM 設計製造了一款從硬體結構上直接模仿人類神經系統的晶元,叫作 True North 晶元。這個晶元不像傳統的CPU,它並不存在單獨一個數據處理的核心。相反,它同時擁有4096核心,在每個核心中,它還用電子電路模擬了256個神經元的結構。

雖然這種晶元還遠遠沒有達到人類大腦的智力水平,但相比傳統的晶元,它的計算效率已經提高了很多。比如,它的功率只有0.07瓦特,耗電量只有傳統晶元的萬分之一。

1. 火星上終於找到了液態水

藉助「火星快車」號軌道探測器上的雷達,科學家在火星的南極冰冠下方深處發現了一個液態湖泊。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火星上找到液態水。

不過,這個湖泊的溫度在零下64度,它之所以沒有結冰,是因為含有大量的鹽分。在這樣的嚴酷環境中,不太可能存在生命跡象。但是,宇宙中的事誰又能說清楚呢?

好了,6 位專家介紹的 10 個科學看點的內容介紹完了,不知道你有什麼感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江蘇省公眾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及需求調查

TAG:科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