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每天堅持寫500字的文章,十年如一日地寫著,結果驚人…

他每天堅持寫500字的文章,十年如一日地寫著,結果驚人…

文:曾春生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偶然讀到一則名人軼事:硬筆書法家張文舉,從小想當作家,為此,他每天堅持寫500字的文章,十年如一日地寫著,遺憾的是,沒有片言隻語變成鉛字發表,甚至連一封退稿信也沒收到。

二十九歲那年,總算收到一封退稿信。那是他經常投稿的一家雜誌的主編給他寫的,信中說他是個很努力的青年,但知識面過於狹窄,生活經歷也過於蒼白。

言下之意是他不適宜創作,不必再寫下去了。但信中提到,從他多年的來稿中,他的鋼筆字很好,而且越寫越好。

就是從這封退稿信中,一語驚醒夢中人,使張文舉認識到自己沒有寫作的天賦和生活,就從硬筆書法方面去謀求發展,結果成了國內著名的硬筆書法家。

從張文舉的軼事之中,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認清自己的短長,找准發展位置,避己之短,揚己之長,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有句極而言之的話:人才放錯了位置,就變成了垃圾。話雖難聽,卻是不爭的事實。解開哥德巴赫猜想的陳景潤,在數學上是天才。處理日常生活,卻近乎白痴,你要他去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無異於用導彈去打蒼蠅。歷史上的宋徽宗趙佶,是一流的花鳥畫家,其瘦金體書法也堪稱一絕。可叫他當皇帝,卻是個昏庸亡國之君。如果他不當皇帝,可能在書畫上的成就會更大。

龍翔雲海,虎嘯山林,都是霸主。然而換一個位置,便變成了老百姓說的「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放錯了位置,命運便有天壤之別。

生命的玄機就在於認清自己,找准位置,揚長補短,釋放出自己獨有的光輝,體現出自己獨有的價值!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想著占朋友的便宜,便宜佔多了,友情就遠了!
「面子」都是由「底子」支撐的!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