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你猜不到!
自從各種運動APP火起來之後,不斷有關於日走萬步傷膝蓋、夜跑傷關節的說法,很多人反而不敢過度運動,就怕傷了膝蓋!
日前,《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中的一篇研究文章講到:「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
結論是:久坐比走路更傷膝。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頗感意外?原來每天坐著刷微信,坐著看電視,坐著吃飯,坐著看報,坐著打牌……更加對膝蓋不好!
久坐為什麼更傷膝蓋?
據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的骨科專家介紹,通過運動刺激可以使膝蓋內的關節滑液在關節內流動,幫助膝蓋關節更好的活動,還能提供營養物質。
久坐的時候,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代謝減慢,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增加了下肢關節損傷的風險,並且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
健步走,如何健康的走?
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體會更健康。那怎麼走才是正確的?
1.把握運動時間
各種有氧運動指南一致推薦,每日中等程度有氧運動30分種,高強度有氧運動每日15分鐘,每周五次。注意:持續30分鐘的有效步數才可實現有氧運動的效果。
2.控制最佳心率
每周至少運動5次,保護心臟的運動心率。(170-年齡)次/分,是一個合適的運動指標,可上下浮動10次左右。一旦走得快了,走的時間長了,心裡不舒服,那一定要趕緊就降下來,用比較慢的速度去走。
3.注意每日總步數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量。這其實就是對鍛煉時間的量化處理,按每秒走約兩步的頻率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鐘。也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量增加或減少。
4調整走路姿勢
抬頭挺胸,目光平視,軀幹自然伸直,脖子要「正」;收腹,身體重心稍向前移(走路時臀部適當地向前扭動,讓腹部肌肉承擔更多的力量);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奏感。
5.選擇走路地點、運動鞋
不少人習慣沿著馬路邊走路、跑步,這個時候需要選一雙好的運動鞋。
理想的走路場所是公園、體育場等乾淨又清靜的地方;理想道路應該是草地、土地、地膠路,而要盡量避免在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6.走前熱身,走後拉伸
走前熱身能夠打開身體關節,促進關節液的流動,達到較好的鍛煉效果;走後拉伸能夠緩解肌肉的酸痛。
最關鍵還是依靠正確的醫療手段,疾病發作時定要去醫院及時治療,不能耽誤病情!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 張艷濤 供稿 】


※男人衰老有5大信號!老中醫推薦這些食物,可防衰老!
※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做好5個「要」,趕走痛風!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