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蘄艾做成的小丸子,肚臍上貼一晚,第二天精神飽滿

這個蘄艾做成的小丸子,肚臍上貼一晚,第二天精神飽滿

臍療,是中醫特有的治療手段。



臍療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皇帝內經》中已有記載。醫學大家張仲景在《

金匱要略

》一書中,也記載了臍療法。

臍,中醫稱之為"神闕"。臍部的皮膚比較薄,神經及血管比較豐富,因此它有著比較強的吸收和傳導能力,

稍加養護,就能調養全身,相當於做了一次全身的保健。

想想看,我們在母親的子宮裡的時候是

通過臍帶吸收營養的,

所以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經穴。

南懷瑾在他的著作《我說參同契》里也講到:「

不要小看肚臍,它很會吸收的。



同時裡面還提到了一個臍療方子,因為簡單好用、適用範圍廣,曾一度風靡台灣。也因此這個方子被冠以南師的名字,稱作

南懷瑾肚臍貼。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

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這個方子,最愛君也很受用,發燒、感冒、喉嚨痛等一些身體不適,都會馬上貼一貼,見效很快!


市面上也有很多牌子的南懷瑾肚臍貼,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普通人很難鑒別。

最愛君家中常備的這款蘄艾肚臍貼,

用料地道實在,已經用完幾盒了,

實在是忍不住推薦給大家!





貼一晚,第二天身體舒坦



肚臍貼的使用方法很簡單,每晚睡前把藥丸放在肚臍上,用臍貼固定,次日起床取出。

剛開始建議連續使用3天,貼3天後休1天,這樣堅持使用1個月。感覺身體明顯改善後,可再持續1個月。



而且這個藥丸全身都能貼,

對應身體的各個穴位,

哪裡不舒服就貼哪裡



發燒感冒



換季引起的感冒發燒貼這個肚臍丸,一晚見效!



前陣子同事的小孩發燒咳嗽,晚上睡覺前在

肚臍

以及

湧泉穴

各貼一粒肚臍貼。

整晚都睡得很踏實,沒有踢被子,第二天早上燒已經退了,還精神飽滿地上學去了。



脾胃虛寒



畏寒、消化不良、便秘、脹氣、口乾、舌苦、反酸這些都是脾胃虛寒的癥狀,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堆積起來使人十分不暢。


長期貼肚臍貼,可以促進腸道消化,加速體內毒素排出,養脾驅寒,使舌生津。

寒濕乏力



一般是濕氣重引起的,嚴重的會覺得總是沒有精神,大熱天也會出虛汗,易水腫,面部油光,小肚子大。



堅持貼一段時間,會慢慢變得精神,面部不再蒼白、暗啞,體健身輕。

痛經宮寒



女性常見的痛經、量少、宮寒,手腳冰冷,全身怕冷等。



因為底子寒,有些女生哪怕大夏天也會手腳冰冷。貼幾個周期肚臍貼,冬天就不怕冷了。


失眠心悸



因心腎不交出現的心煩氣躁,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眩暈等。



睡眠不好真的很影響一天的效率和心情,貼著肚臍貼睡覺,晚上睡得沉沉的,第二天早起來精神十足。


成分天然地道,只選最好



這款南懷瑾肚臍貼,雖然成分簡單,但原料都是選自最好的產地,

不添加其他人工化學添加劑,保證純天然。

蘄春艾絨



本草綱目

》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

回陽

、理氣血、逐濕寒。



蘄春地處北緯30°,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合艾草生長。這裡的蘄艾葉大飽滿,香氣濃郁,有效藥用成份

比普通艾草高15%以上。

莆田桂圓



桂圓是補益心脾的要葯,《神農本草經》說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選自莆田的桂圓,

素有

「興化桂圓甲天下」

的美譽

新鮮採摘的桂圓肉經陽光生曬後,既養心血,又益氣安神,特別

適合體質虛寒的人。

茂縣花椒



花椒用作中藥,有

溫中行氣、驅寒止痛

的功效。

李時珍說,能散寒除濕,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



漢源花椒色澤丹紅,粒大油重,

唐朝時被列為貢品

,所以又稱為「貢椒」。肚臍貼選用的花椒經過除雜除塵,自然晒乾,每一顆都嚴格篩選。


200

多次試驗,不放過一個細節



這款肚臍貼,是藥劑師在南師藥方的基礎上,經過200多次試驗,將三種藥材的配比精準到0.1克,得出的最佳配方。



肚臍貼和藥丸都是

獨立包裝

,拿取時

方便衛生



棉布防過敏、透氣,貼在身上,即能保養身體又不影響日常活動,

家裡的男女老少都可以用(孕婦除外)



建議初次使用時,買2-3盒,保證30次的持續使用為佳。



這個廣受追捧的肚臍貼,讓身體恢復元氣,告別濕寒邪毒的侵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人為什麼愛戴手串?別說我沒有告訴你!
情人節,送什麼才不會出錯?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