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永遠都灰頭土臉!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永遠都灰頭土臉!

童話里,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是什麼?」

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1

之前微信上流傳一個段子:特朗普說,再過40多天,等他上台一周後,中國就陷入西方媒體和悲觀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政府停頓,交易所無法交易,有錢人拖家帶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於把貨幣兌換成食物,許多家庭更是在門口張貼標語表達訴求,街上充滿著爆炸物殘留的火藥味,人們大都無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兒童成群結隊去討錢……。我國外交部回應:滾一邊去,在中國,這叫過年

我覺得這個段子挺讓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的,西方人永遠無法明白過年之於中國人那種超乎想像的儀式感。

其實不僅是過年,生活中的儀式感也無處不在。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儀式感更加重要

曾經有個姐姐對我說:「婚姻就是墳墓一點都不假,你千萬別早結婚。我現在看到我老公在家裡的那樣,實在愛不起來,脫鞋摳腳丫就算了,以前談戀愛時每天都有一個早安吻,現在只有他的呼嚕聲。」

還真別怪這個姐姐矯情,試想哪個女人不想再結婚紀念日收到一束玫瑰,不想隨時收到一份來自愛人的驚喜……

閨蜜跟Ms.懂抱怨:「他根本不在乎我,我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各種節日……他總是記不住,更別提給我買禮物了……」

那些不喜歡給愛人送禮物,不重視生活儀式感的人,他們的理由不外乎就這些

不搞這些虛的,你真正出了什麼事情,才會知道我的真心。(大部分人的人生,哪來這麼多大事啊?

我的錢都交給你了,你想買啥自己去買好了。或者,我給你錢,你自己去買,我買的東西也不見得合你的意。(不是錢的問題,是你的心思和心意的問題。

我太忙了,一忙起來就忘了。(吃飯你怎麼沒忘啊?

這些東西都是年輕人的把戲,老夫老妻了,還跟著湊熱鬧,挺不好意思的。(越是上了年紀,越懂得珍惜和經營才是啊。

和ta鬧彆扭了,冷戰中,心情不好。(殊不知,這是一個打開僵局的最好契機呀

你不是我情人,你是我老婆(老公),過什麼情人節呀。(婚姻的保鮮秘訣,就是把愛人當情人啊。

很多男人不明白,為什麼女人那麼喜歡過節,一個結婚紀念日就算了,還要來一個情人節、七夕、生日,一年下來幾個節日,每次過節都要提前準備禮物、行程的,都老夫老妻了,能省則省。

女人們真的不是為了那一份禮物、那一份大餐才想過節,無非就是希望在婚後,丈夫依舊像談戀愛的時候,能在特殊的日子花點心思給自己過節。

不一定要隆重,不一定要奢華,只求用心。

2

我的一位朋友,和老公感情一直很好,可以說是我們眾人一直艷羨的模範夫妻。但前兩天幾個朋友相聚,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她卻一反常態,黯然神傷的說:

「現在每天接送女兒上下學、陪她練鋼琴、輔導她功課。除了上班,其餘時間都排得滿滿當當,一點個人空間都沒有,整個人如行屍走肉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家看到的是我和丈夫相敬如賓,但實際是,我們的婚姻沒了色彩、沒了鮮花、沒了讚美,只有平淡、煩躁和無聊。」

朋友的一席話,讓大家頓時安靜下來,臉上都顯出「心有戚戚焉」的神情。

是啊,誰不是滿懷希冀地步入婚姻,尤其是天性愛浪漫的女人,哪個不是心中期待浪漫與愛永存。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現實生活中的雞零狗碎大小瑣事接踵而至,我們逃無可逃被瑣碎和平庸裹挾,婚姻在現實面前跌落入困頓和失落之中。

該怎麼拯救我們的婚姻?

因為缺乏儀式感,很多人不屑地撇嘴:婚姻哪有什麼浪漫,做了父母之後,都忘記了怎麼做夫妻。

貝姐是我工作上的老大姐,結婚二十多年,沒事還在我們面前秀恩愛。

有一次我們部門全體加班趕一個活動策劃,晚上就跑到貝姐家蹭吃喝,正趕上老馬出差回家,一開門,只見老馬肩上扛著大米,身上斜背著背包,左手竟然還舉著束花。

那天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日子,老馬說出差半個多月,家裡大小事都扔給貝姐一個人,回來不能只是物質獎勵。實打實的暖心話,說出來卻讓人覺得分外浪漫。

貝姐喜花,老馬愛茶。他們家陽台整個被裝修成一個向陽的茶室,周末休息時他們就坐在地上的蒲團上,慢悠悠的茶道伴著暖洋洋的陽光,聊聊天看看書。

孩子讀大學後的時光,反而讓他們找回了戀愛時候的感覺。在我們面前端起水杯就是牛飲,舉起酒杯就是海量,平日在職場上撕殺得像個糙老爺們似的貝姐,此刻卻像極了一個溫婉細膩的小女子,在繁複的淺斟慢飲中細品生活的味道。

一束花,一盞茶,其實都是生活的一種點綴,卻常常在柴米油鹽的浸泡中漸漸失了味道。簡約、快捷的生活不是要減掉這些看似沒用的點綴,反而這樣的形式主義提醒著我們如何給生活增添一絲美感。

古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沐浴焚香,撫琴賞菊,這是怎樣一種美好的儀式感?

這樣一種奢侈慢生活的儀式感,恰恰是今天我們缺少的一種味道吧。

我常常想,那些攜手走過20年依然幸福的婚姻,真的沒有過齟齬、怨懟、瑣碎和一地雞毛嗎?

不是的。

因為那些專屬的儀式感,提醒他們感恩和珍惜。用愛、智慧和耐心,化解掉漫長瑣碎人生里的紛繁和齟齬。

婚姻中的儀式感,讓我們學會在為生活奔波、為五斗米折腰的現實人生里,依然保留一個詩意的、浪漫的遠方。

3

有人說,儀式感似乎總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有人說好好過日子就行了,幹嘛要那麼勞民傷財呢!

其實,婚姻中的儀式感並不是非要送昂貴的禮物,特殊的日子也不一定非要到外面吃一頓大餐,每個家庭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理念去設計不同的儀式。

若來不及送禮物,哪怕是一個深情的吻都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禮物,哪怕一聲溫柔的昵語都會令人動容,再普通的家居插一束花、換一塊桌布也是愛的表達。

@麗蓉:老公每天下班到家都不願意用鑰匙開門,一定要我在家裡面給他開,喜歡我開門迎接他的感覺,這算不算儀式感。

@寧靜:老公在我每個月的例假期無論工作多忙,回家都會洗衣、拖地、做飯、洗碗,不讓我干一點點家務,在我看來就是最貼心的儀式感。

@KIRI-逸禾:每個月老公發工資的當天都會請我吃大餐~每次分開去上班之前都會goodbye kiss,有次我趕班車開門就想跳車他還拉住我說親一下呀趕緊的,哈哈。

@Rita:男朋友每晚睡前都會給我唱歌,有時候還會即興創作,三年多了沒有落下過一天。我們是異地戀,也經歷了很多波折,但是每一次都會更加堅定對方。婚期在明年,終於可以結束異地。

@糾結的A型:我和老公屬於周末夫妻那種,不能天天在一起,但是感情一直處於保鮮狀態~我們的儀式感是,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相互說「愛你」,在生日、七夕和結婚紀念日就算在忙也要在當天抽時間慰問,然後在見面的時候相互贈送禮物或者出去吃一頓好的。

婚後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子容易把當初戀愛時候的激情磨平了,柴米油鹽娃更是讓生活變得瑣碎。平凡日子裡我們都需要透過儀式感來確定對方依然愛著,需要儀式感來強化心裡的安全感。

儀式感是對生活的尊重,它提醒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和時刻,並從中感受到愛、希望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長久的婚姻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不要吝惜自己的心思,時不時給對方一點驚喜,才能更好地地走下去。

4

可能我們回憶起來的美好幾乎都是與儀式感有關的:

求婚的那天,他為你準備的驚喜;在婚禮上,你們共同的緊張和喜悅,;你生孩子時,他心疼的眼神,他出差時,帶回的你愛吃的零食。

原來,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儀式感,來表達我們的愛和在乎,原來,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安全感!

在儀式感的映照下,那些平日里的辛苦、委屈和沉重,得以被釋放和安撫。

童話里,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是什麼?」,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狐狸看似簡單的一段話,卻把儀式感說的通透而深刻。儀式感就如一劑良藥,給我們原本不易的婚姻生活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

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就可以拯救雞零狗碎、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

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就可以讓我們步入婚姻的另一番新天地。

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就可以讓我們找到最初的美好。

真的,相信我,儀式感真的很重要,對於不易的婚姻,更是如此。

END

Ps:

各位小仙女,#今天的情人節你是怎麼過的呢?#留言區聊聊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民寶貝計劃 的精彩文章:

TAG:全民寶貝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