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妃子最害怕去的冷宮,為什麼太監反而喜歡去?

妃子最害怕去的冷宮,為什麼太監反而喜歡去?

太監,正式的稱呼叫宦官,在中原有著悠久歷史,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有。閹人出現得也很早,甲骨文中曾記載商王武丁將羌人戰俘閹割後用於祭祀。商王既然能將閹人用來祭祀,那麼也完全可以將他們充入後宮當做宦官役使。因為夏朝沒文字記載,所以至少有文字記載的三千年前的商代,商王的宮廷里已經有宦官了。

早期的漢族經典如《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太監的記載。

太監和宦官又是有區別的。被閹割的男性可稱作閹人或寺人,而宦官是指服務於宮廷,專供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員。最初他們並不一定是閹人,像秦國宦官嫪毐就是男性,還仗著特彆強的性能力與秦始皇的母親私通,深得這位太后寵愛。先秦在宮內服務的男性可以是閹人,也有不是的。但自漢朝以後規定,宮裡服務的男性必須的閹人。

漢朝,基本就是外戚和太監輪流執政的歷史。到唐朝,太監勢力膨脹,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有的太監還染指軍權。到明朝,太監達到極盛時代,人數達到數十萬,地位最高的風為九千九百歲。建立東廠西廠,特務監督。各地管理甚至各地軍隊也是派太監監督。

柏楊說過:中國總共經歷過三次最黑暗的太監時代:第一次就是發生在東漢後期2世紀的太監專政;第二次是發生在唐朝後期的9世紀的太監專政;第三次就是發生在明朝期間,從公元1435年王振開始當權一直到明王朝徹底覆滅為止。

由於太監都是在孩童時期被閹割的,所以生殖器在身體發育過程中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重生。宮廷為此立下制度,每隔幾年就要檢查一次,如有長出的,必須再度割去,所謂「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說起冷宮,各位應該都不陌生了,俗話說「宮中多怨女」,大家在看宮斗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皇帝的妃子因為犯了錯、惹惱了皇帝或者宮斗失敗,最後被打入冷宮的劇情。所以很多人都想到冷宮一探究竟,但冷宮卻從未對外開放。

據史料記載,紫禁城中並無任何一處宮殿被冠以「冷宮」的牌匾,也就是說,冷宮並不是某一處固定宮殿的稱呼。

所謂的冷宮,指的是安置失寵了的宮中女子的地方。

想當年那些選入宮中的嬪妃,哪個不是明眸皓齒,二八年華,只可惜一入宮門深似海,多少紅顏彈指老,一輩子都再無出宮之日了。

那麼,如果這些嬪妃犯了錯,失了寵,為了皇室顏面也不便將她們處死或者趕出宮去,這時就需要有一處可以安置這些女子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便俗稱為「冷宮」了。

明清時代的冷宮,更多的是選取一處冷清偏僻的宮室來安置受罰的嬪妃。

被打入冷宮的女子,終身都很難再見到皇上。她們生活的有多苦,只能靠想像,文字上是沒有記載的。

明萬曆時期,紫禁城的冷宮主要是東六宮東北角的景陽宮。那裡條件很次,年久失修,生活條件非常的不好。

到清朝,出於人道主義,對受罰的嬪妃安置了冷宮要好一些,換成紫禁城東北角,景祺閣北面的北三所了。

珍妃就是被送去北三所,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屋子,屋門由外倒鎖著,窗戶只有一扇可以活動,用來傳遞每日所需的飯食。

雖說生活條件次,皇帝的妃子是最害怕去冷宮,但好多太監還非常喜歡去冷宮工作。

其實理由很簡單。

首先就是這個地方的妃子都是失寵的,沒有任何的驕橫跋扈,沒有任何的權威了。

雖說名義上的有高低貴賤之分,失寵的妃子還是主子,太監是侍候妃子的。但其實已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

所以太監在這個地方生活很自在。

再一個就是這裡面表面上是太監伺候他們,但是太監擁有絕對的權力。

這些妃子的所有生活來源全部都是經過太監手裡的。

如果妃子和太監關係不好的話,太監要是不給或者少給的話,妃子也沒有辦法。

本來東西就不多,為了自己活下去,只能討好太監。

太監會有很多實際的好處。

1 太監可以得到錢財

我們都知道,被打入冷宮的那些妃子也不是等閑之輩,她們的身份往往比較高貴,所以她的家族的人肯定願意花點錢來打聽她的消息,這樣太監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好處。有些被打入冷宮的妃子也會想打聽一下外面的消息,同樣也會通過太監這個渠道來打聽,所以他們也會給太監一大筆錢財,對於在宮裡拿錢不多的太監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2 太監可以獲得心理滿足感

皇宮裡的太監可以說是受盡了委屈,不僅錢賺得少,還失去了男人的尊嚴。所以當一些妃子被打入冷宮以後,一些太監是很高興的,他們看到平常高高在上的妃子到了這種境況,內心就會獲得一種別樣的滿足感。古代皇宮裡的妃子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他們很早就被選入宮中,就算是在最美好的年紀也不一定能見到皇上,見到了皇上也可能是被陷害了。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很慘,但是那些太監卻感到非常高興。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旗人大多吃過這60樣東西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