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衛生組織:聽音樂聲音過大!或致全球近半數年輕人耳聾

世界衛生組織:聽音樂聲音過大!或致全球近半數年輕人耳聾

世界衛生組織:聽音樂聲音過大!或致全球近半數年輕人耳聾

據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全球近50%的12~35歲的人,即11億人由於通過個人音頻設備聽音樂的音量過大(超過安全水平)而面臨聽力損傷風險。約40%的人在夜總會、迪斯科舞廳和酒吧中接觸到潛在的有破壞性的聲音損壞聽力。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長時間暴露在響亮的聲音中都會導致耳朵的感覺細胞疲勞,結果是暫時性的聽力損失或耳鳴。聽覺隨著感覺細胞的恢復而改善,但當暴露的聲音特別大、經常聽或持續時間過長時,會造成感覺細胞和其他結構的永久性損傷,導致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

個人聽力的高頻範圍(即他們聽到高音的能力)首先受到影響,可能不會立即被覺察到,但持續接觸則會導致漸進性聽力損失。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通過公共衛生措施可以預防一半的聽力損失。

鑒於使用個人音頻設備聽音樂的時間和音量是決定聽力喪失風險的一個因素,為了保護年輕人的聽力,世衛組織聯合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個人音頻設備使用建議準則(簡稱WHO-ITU準則),建議在個人音頻設備上安裝安全監聽裝置。

準則建議的娛樂聲音的安全水平低於80分貝,一周內最多聽40小時。這是人的耳朵可接受的聲能水平,即「聲音允許量。

因此,務必要在聽音樂時盡量降低音量,限制在嘈雜環境中活動的時間,以及監控個人音響系統和嘈雜空間的聲音的安全水平。

同樣重要的是,暴露在高音環境中的人要定期進行聽力檢查,以便在儘早識別聽力損失。

來源: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世界衛生組織:聽音樂聲音過大!或致全球近半數年輕人耳聾

歡迎關注「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訂閱點擊: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梅奧診所研究:腸道細菌更能決定餐後血糖水平
美研發出口服胰島素膠囊,未來或無需注射用藥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