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80年前希特勒上台,真是天命所歸?此人更受歡迎,但為何失敗?

80年前希特勒上台,真是天命所歸?此人更受歡迎,但為何失敗?

希特勒能夠在二戰前上台,除了蠱惑人心之外,能得到德國壟斷資本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當時德國壟斷資本為擺脫經濟危機對希特勒所寄予了厚望。不過當時希特勒並不是絕對的「天命所歸」,德國壟斷資本只是把希特勒作為一個「選項」。在希特勒擔任總理並最終獲得大權之前,德國壟斷資本還曾有另外一個選擇。

這個人就是曾在1932年擔任德國總理的弗朗茨·馮·巴本。巴本比希特勒大10歲,在威斯特法倫省城鎮韋爾出生,其貴族家庭富裕並信奉天主教。他最初做過軍官,於1913年擔任德國駐美國大使館的武官。1915年,他在一戰期間返回德國,到西線履職。後來,他加入政壇並參加天主教中央黨,是保皇主義的右派代表。1921至32年,他是普魯士自由邦議會的成員。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巴本支持右翼候選人保羅·馮·興登堡,而非中央黨的候選人威廉·馬克斯,因此獲得了興登堡的信任。

1929年,經濟大危機席捲德國後,納粹黨的影響和力量急劇增長。這一方而是由於納粹黨加緊了宣傳煽動活動,迎合了德國中下層廣大民眾此時的心情和要求,另一方面是由於德國壟斷資本對納粹黨的重視和支持有所加強,提供的資助有所増加,使納粹黨能有更多經費用於宣傳和競選。但這並不等於整個壟斷資產階級或者大部分壟斷資本已傾向於希特勒。在納粹黨內,希特勒還未取得絕對權威。黨內的第二號人物格雷戈?施特拉塞為首的一批人反對投靠壟斷資本,主張將大企業國有化,這便使希特勒投向壟斷資本遇到相當的阻力。在納粹黨外,希特勒已決心走和平奪取政權的道路。這就需要在爭取廣大中下層民眾的選票上下功夫,這就使他不能把「反對掠奪資本」的外衣剝得太快。

經濟危機期間,積極支持希特勒的仍是那些在20年代初魯爾危機迸受慘重損失的一部分壟斷巨頭,如蒂森、基爾道夫等。而其他那些經濟實力雄厚、同國際資本聯繫密切的壟斷巨頭,則希望通過運用國家干預的手段擺脫經濟危機,也沒有給納粹黨以特別的資助。例如聯合鋼鐵公司的弗里德里希?弗里克承認,在1932年,他--共捐款近150萬馬克,其中給興登堡、布呂寧等122萬馬克,而給希特勒的捐款只有5萬馬克,佔總數的2.3%。

在1932年11月,納粹黨的主要經濟後台蒂森告誡希特勒,他已無法募到捐款,在戈培爾1932年的曰記中,有關缺乏競選經費、抱怨大資本家吝嗇的記載比比皆是。1932年11月國會選舉前,納粹黨的債務髙達800萬馬克。因壟斷資本不肯大力贊助,納粹黨陷入了競選經費匱乏的困境,這是其在此次大選中滑坡的一個重要因素。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失掉200萬張選票。

希特勒甚至回憶稱當時已經到了滅頂之災,戈培爾日記中寫道:一切前景和希望統統消失。相比納粹黨的大敗,1932年7月選舉前卻有339名企業家簽名要求選民投票支持巴本。這種行動表達了此時大多數壟斷資本的心聲。種種情況表明,直到1932年12月初,德固壟斷資本並不晃特別垂青於納粹黨,而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擁有廣泛群眾基礎而企圖加以利用、但又不甚放心的政治力量,而旦並未認真考慮讓希特勒上台的問題。

巴本為什麼受青睞呢?因為他與工業界和壟斷資本的關係更為密切。有些壟斷資本家給巴本的政治捐款是給希特勒的幾倍之多。果然,在1932年,通過國防軍的代表人物施萊歇爾(下圖)推薦,巴本受命組閣。他採用了新的經濟政策,採取了一些刺激經濟的措施。對企業主也作了較多的讓步,如允許他們把工人的法定工資削減一半,以支持企業自救,幫助解決就業。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巴本實行新的經濟政策並要求賦予更大的權力,同施萊歇爾的主張和野心發生了衝突。施萊歇爾逼迫興登堡解除了巴本的職務。

但是新上台的施萊歇爾更是志大才疏,他拉攏納粹黨等其他政黨的企圖相繼落空。他取消了巴本對企業主讓步的法令,遭到德國工業聯合會的反對。他重新施行布呂寧的東部移民計劃,遭到容克階級的反對。他們聯合起來要求罷免施萊歇爾。因此施萊歇爾內閣壽命僅有不到2個月就完蛋了。在這種情況下,巴本再次粉墨登場,企圖再次組閣。巴本企圖東山再起,體現的是當時德國壟斷資本的意願和利益。

巴本總結了上次執政失敗的教訓,積極爭取國會中多數的支持,這就勢必要同國會中的第一大黨、已打消了壟斷資本疑慮的納粹黨打交道,謀求同希特勒合作。而希特勒此時也認識到,納粹黨要立即建立一黨專權是不可能的,遂調整了策略,同意與巴本談判。1933年1月4日,希特勒同巴本在科隆銀行家施羅徳家開始了接觸,首先消除了以往的誤會,達成了在推翻施萊歇爾內閣的行動中採取默契的意向。

然而在總理這個位置上,巴本和希特勒卻產生了衝突。興登堡更看不上希特勒,他曾親自對一些將領們說:「你們別以為我會任命這個奧地利陸軍下士為總理,不可能。」但德國壟斷資本要求胡搞的施萊歇爾必須下台,希望巴本領導內閣,但巴本沒有希特勒的合作就不可能上台,而希特勒又待價而沽,執意要擔任總理。興登堡考慮再三,終於改變了態度。1933年1月28中午,他答應巴本,同意新的組合,由希特勒任總理,巴本任副總理。而巴本對此顯得很有信心,說「用不了多久,我就會把希特勒擠到牆角嗷嗷叫」。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就職。除了兩個部長,希特勒全不認識。巴本得意洋洋地認為,通過這樣的組閣形式,自己既可藉助納粹黨在國會中的多數,又可自己操縱內閣,他樂觀地說:「我們把希特勒約束住了。」然而巴本太樂觀了,他遠不是希特勒的對手。從1933年1月上台至1934年8月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利用授權法,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摧毀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的支柱——多黨制,完成了法西斯專政從開始建立到確立的過程。而那位巴本先生則被排擠到了維也納當大使。

對壟斷資本來說,他們值得安慰的是,失掉了一個巴本,但希特勒取代巴本成為壟斷資本的代言人。1933年2月20日,希特勒、戈林同25位重要的工業家舉行會晤,一起討論政治形勢,共商國家大事。此次會見後,德國重工業界(德國壟斷資本的中堅)才真正倒向了希特勒,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全力以赴地支持希特勒的統治和戰爭計劃。希特勒也通過國民經濟軍事化,擴軍備戰,為壟斷資本開拓了滾滾財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生3個孩子,34歲母親還參加軍訓!烏克蘭這麼拼,能贏得勝利?
6年燒3萬億美元,二戰太壯觀!對比美國實力,德日輸得真不冤!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