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國風俠」走紅,看綜藝神秘人的「寶藏」開啟

從「國風俠」走紅,看綜藝神秘人的「寶藏」開啟

最近愛奇藝的網綜《國風美少年》中,火了一位「國風俠」——黑衣面紗、效果器變聲,負責節目的文化點評普及。

節目初始,小鑒為此設置倒吸了一口涼氣——聲音外形故弄玄虛,第二現場容易齣戲,文化點評對於網綜的內容節奏來說又並不討喜……果然,前兩期彈幕,「國風俠」喜提了大量的「討厭」、「好煩」。

倒是他一路金句不斷,迅速逆風翻盤,與節目常駐嘉賓霍尊、張雲雷、鞠婧禕的互動,綜藝效果十足,收穫粉絲好感,其有料有效果的點評讓網友紛紛猜測此人是否是郭德綱、高曉松、撒貝南……

決賽當晚,「國風俠」真身鄭毅揭面——素人素顏,與觀眾猜測的眾多名嘴,知名度有很大落差。出人意料的是,這一落差卻並沒有引發觀眾的失望。

相反,經歷連續兩天被扒,從美學碩士、古代文學博士的學歷背景,到資深節目製作人的職業身份;再到從當年《挑戰主持人》明星選手、前央視主持人,到「80後」衛視總監的過往履歷,現身後的鄭毅很快就被網友評為「文化點評界」的「流量鮮肉」。

一夜之間其本人微博粉絲量暴增,單條微博轉發近萬;網友評論幾乎一邊倒地熱追,甚至還引發了對當年節目的「情懷殺」。

可以說,《國風美少年》此次大膽的嘗試,將互聯網綜藝與文化點評之間的「次元壁」,四兩撥千斤地打破了。

而詳究「神秘人」在綜藝節目中的角色作用最大化,專業程度、個人語態、功能延伸是極為關鍵的三個落腳點。

專業引領——因專業而生,懸念帶動

「科普」,為節目符號賦能

如今節目收官近一周時間,「國風俠」仍然熱度不減, 復盤此撥操作我們會發現,綜藝節目中「神秘人」的設定並不算什麼新鮮事。尤其在近年越發強調垂直內容、細分市場之後,不少節目開始重新破題入局,從不同的角度拉開差異化內容矩陣。

在《蒙面歌王》等一系列「蒙面」綜藝的影響下,人們逐漸將「懸念」當做綜藝製作的重要話口,2017年愛奇藝超級網綜《中國有嘻哈》更是直接殺出Hip-pop man,直擊輿情爆點;《即刻電音》中的神秘人充當了大半個主持人的角色,這與之前《熱血街舞團》導演以機器人形象出現在鏡頭中,把握節目節奏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風美少年》此番重啟「神秘人」概念,貫穿綜藝發展線索、外化綜藝文化內核,並非是一味消費既有的綜藝符號,而是在延續原有符號邏輯的同時,創新符號內涵。

比如:街舞、籃球、說唱、國風…....幾乎每一個節目都有特定的內容符號,這同時也意味著節目內核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凝縮。不管是選手、導師還是其他綜藝角色的言行舉止都必須代表這一符號並圍繞其延伸展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專業感」和「說服力」。

比如在《中國有嘻哈》中,Hip-pop man歐陽靖是第一位被美國主流唱片公司簽約的美籍亞裔說唱歌手,憑藉多首出色作品和數不清的冠軍、獎項被稱為「中國說唱第一人」,借用導師吳亦凡的話說,這是可diss在場每一位製作人的人物。

正是由於歐陽靖這樣的專業性,整個嘻哈節目的水準得到側寫和烘托,同時節目組也以嘻哈俠為線索,將其他選手悉數展開,形成敘事邏輯。

無獨有偶,《國風美少年》中的「國風俠」也是一位對國風有著深入研究的學術型存在,美學碩士和文學博士不僅是其身份的加持,更是專業性的底氣,為整個節目定調、鋪敘。

在第二期節目中,「國風俠」直言選手陳梓銘的歌詞「捎帶著送你本詩集全唐」是錯誤的說法,隨之對《全唐詩》誕生於清康熙年間,以「卷」計數,量達900進行科普,雖是細節也可凸顯節目專註於「真國風」的態度。

同類的做法不僅存在於國內,更是國際節目製作通用的方法。例如,美國針對NBA職業聯盟產生了眾多每日評論節目,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發言的權利,更多的評論員都是已經退役的當家球星或者球隊名宿。甚至一段時間,節目以傳奇籃球人「德魯大叔」為代號發表評論,提升專業性。

語態鮮活——藏起的是「人」,

看到的是「人格魅力」。

節目嘉賓、選手、主持人等作為節目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其語態對整個節目的風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節目中最易體現變化的「神秘人」元素,其語態是否能承連普通觀眾與「圈內」觀眾,是節目能否「破圈」的重要影響。

1.教育語態和故事語態成為基本結構。

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宣傳教育是基本功能之一,通過節目人物的言行對受眾進行潛移默化的認知改變,這一點在「國風俠」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節目中「國風俠」的每一次發言都可稱得上是大型科普現場,比如由清朝學者對《史記》中卓文君形象的評點,引出頗具現代意味的人生選擇問題;新武俠小說的界定及其特色;古文獻中關於「漆」黑還是「墨」黑的記載;為什麼《鎖麟囊》成為京劇文學性的典範;用山水意象比較莊子「逍遙遊」及陶淵明「歸去來」的異同等等。

同時,「國風俠」在講述這些國風知識時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沿用了一定的故事語態以及「平民化」的敘事策略。形式上更注重個人風格,靈活性、趣味性與知識性、代入感合一,而且頗為精粹。果然,有網友直接捧上手抄版「國風俠」金句。

2.娛樂語態成為典型特徵。

所謂娛樂語態,是指在節目中運用娛樂的風格、話語方式,比如明星化、表演化等手法來表現內容。若「神秘人」在節目中只是一味傳達信息,則多少有說教之感,與節目的娛樂性相背離。

比如,《中國有嘻哈》中的嘻哈俠能夠在與製作人、選手的互動中找到節目懸念與說唱表演之間的平衡點,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

《國風美少年》中的「國風俠」雖然嚴謹,但也經常穩中帶皮,成為節目中的搞笑擔當。比如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國風俠」與導師幽默互懟已是常事,總決賽揭面之前是更是自嘲「微胖」。

這種融合語態有效彌補了單一語態的不足,也推陳出新,兼顧了文化教育與開心娛樂的雙重需求。在這種融合下,節目在現代傳媒系統中實現「儀式化生存」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文化傳承及經典文化生活化、傳統文化日常化的融入,這也是「國風俠」、「嘻哈俠」等神秘人元素大獲成功的重要原因。

功能多元——「寶藏男孩神秘人」

更多操作有待開啟

除了專業身份和鮮活語態,「神秘人」在節目規則、嘉賓互動等領域,還可以有更多的討論空間。

在規則上,《國風》初始,「國風俠」具備「一票否決權」。而這一不受任何制約的許可權,也成為早期網友吐槽的「重災區」。但從節目效果來看,這一獨立的「權力」在召集人與選手之間的「鯰魚效應」十分顯著。

規則對召集人和選手進行的「意外強刺激」,使召集人對「國風俠」的決定或贊同、或拍案而起的真性情,以及他們對選手或欣賞、或恨鐵不成鋼的真流露,更加鮮明以及外化。

在剪輯上,《嘻哈》中,節目組將「嘻哈俠」作為剪輯線索,拉開不同選手的對戰空間。並對有限的鏡頭進行多次剪輯。雖然這一方式也讓一些觀眾認為有炒作之嫌,但對營造對戰氛圍,強化、聚焦選手展示等方面,確實對節目的精彩程度做出了貢獻。

在內容層面,「神秘人」也可以成為節目對導師或者嘉賓的補充。比如《蒙面唱將》中的機器人為猜評團提供大數據支持和分析,多少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綜上所述,神秘人的設置對於國產綜藝是一把雙刃劍。不可否認,他能夠與節目融為一體,成為節目中專業知識的輸出點、年輕垂直用戶的連接點、場內導師彼此之間的談話粘合劑;但節奏不當,語態偏差,則反之易成雞肋、槽點。

在小鑒看來,專業性、分寸感和娛樂性是其與節目自然融合的關鍵,而具體操作還需專業類節目在實踐中反覆摸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高雲翔董璇婚前採訪暴露問題,網友:高雲翔早有徵兆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