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要孩子之前,這 3 件事你必須知道,卻沒人告訴你

要孩子之前,這 3 件事你必須知道,卻沒人告訴你



題圖:全景網

有哪些你覺得在生孩子時應該知道,卻沒人告訴你的事?

1

不必追求像女明星一樣優雅


知友:六層樓

(4,800+ 贊同,婦產科學碩士)

你可以不用像女明星那樣優雅和輕鬆。

如果讓我跟大家說的話,大概就是這一句話了。

好多人都問過老六:

為什麼女明星生孩子就跟偷來的似的,身體和狀態都沒有任何變化?

比如楊大寶貝、昆凌等,還有那些國外皇室的王妃們……對比普通人來看簡直天壤之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懷孕的過程可以像女明星那樣雲淡風輕,談笑之間就能完成人生成就。

但是,她們呈現出來的光鮮靚麗背後其實有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會讓每一個懷孕的人都誤以為懷孕可以那麼優雅輕鬆。

事實上,很多人懷孕之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這種反差和失望潛移默化地帶來更多焦慮和緊張,進而有可能引起孕期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你們肯定會說:老六,這你就反應過度了……誰還不能有個美好的幻想呢?

美好的幻想大家都可以有,但是女明星不能代表所有普通人,同時也不能代表正常的懷孕狀態。

我經常盯著在熒幕上出現的女明星,不為別的,就是希望她們作為公眾人物可以傳達一些正確的認知,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習慣表現優雅,只有幾位女明星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一面(不全面,歡迎補充)。



  • 謝依霖


圖片來自微博 @謝依霖 HOLD 住姐

說實話,老六這是第一次看到女明星公開展示妊娠紋的……在感嘆其勇氣的同時,老六也在留言當中發現不少孕媽媽也曬出了自己的肚子和上面明顯的妊娠紋,我當時在心裡默默地豎起了大拇指。

是的,妊娠紋大家都有可能會遇到,我們的認知決定了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件事情。

妊娠紋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兩個:

1. 激素變化;


2. 空間有限。

1. 孕期的激素水平可謂波濤洶湧

,其中有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是人體在緊張的情況下產生的。

在孕期,它的主要功能是讓身體處在一個「時刻準備著」的狀態,但它也會降低皮膚的彈性,這一降就為妊娠紋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2. 孕婦的腹腔空間很有限。

上有肋骨,下有骨盆,後有脊柱,只剩下前面的肚皮可以發揮了。所以,隨著孩子的長大、羊水的增多,尤其是孕晚期,肚子幾乎一周一個樣兒,紋路也每天都在變,別提多時尚了。

基本上 80% 的人在孕期都會產生妊娠紋。

女明星也是人,也遵循大數據,只是她們都會隱藏起來,覺得這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而且這事兒根本沒啥辦法預防和處理,那些民間野方或網紅產品的效果都不是很確切,如果特別在意的話,產後可以考慮激光或手術。

然而在老六看來,

妊娠紋是母親的印記,談不上好看,甚至總是覺得醜醜的,但它代表著偉大和奉獻。

所以你們看照片里的謝依霖的臉上分明寫著驕傲和自信,妊娠紋很難看?不重要……人生就是要有一些甜蜜的煩惱,才有趣。



  • 蔣勤勤


圖片來自微博 @蔣勤勤

很多人都會關注自己孕期及產後的體型恢復,女明星更是在意,畢竟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

我們常常發現女明星一邊接二連三地生孩子,另一邊廣告、電影和電視劇啥的全都沒耽誤。甚至懷孕期間照樣工作好像完全沒有問題,你幾乎都看不出來人家懷孕了。

很多女明星也曾公開表示自己就是吃不胖,自己懷孕就是很順利……一兩個人這樣還說得過去,如果每個女明星都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得懷疑女明星這個群體是不是天生就有異於常人的體質了。

好在,蔣勤勤還是很好地把真實呈現了出來,在某節目中她呈現出來的身體和心理狀態看上去自然且正常。

到了孕晚期,就是會有

水腫、腿疼、行動不便

的情況,尤其是雙下肢水腫的情況很明顯,

增大的子宮壓迫著盆底的血管影響靜脈迴流,更多血液停留在雙下肢。

孕婦會明顯發現自己的鞋子穿不上了,會發現需要把腿部抬高來幫助血液迴流了,有的需要穿上靜脈彈力襪來緩解水腫了,有的需要自己先生給自己揉揉腿……再看看別的女明星,又有多少人願意把自己增粗的腿和腫脹的腳給大家看呢?

記得節目里有一集是蔣勤勤帶著陳建斌去體驗瑜伽,是啊,女明星也需要運動的,並不是不勞而獲的。

為了保證產後迅速恢復,她們甚至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孕期嚴格控制飲食、堅持科學運動。只不過她們不願意展現自己的努力,總喜歡標榜自己的美麗是與生俱來、無需努力的。

反正我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一直在感嘆,這才是真實的樣子,孕期做瑜伽、散步等運動不是誰的特權,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沒有誰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圖片來自微博 @蔣勤勤

蔣勤勤產後的樣子算很漂亮了,但也還可以看得出臉上的浮腫,還有兩頰的血絲。

說實話,這已經是很自然的了,不少女明星生完孩子的照片就跟代孕似的,那個樣子跟老六在產房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除了個別凹造型的明星以外,我確實很少見到願意直接把自己產後滿臉充血、蓬頭垢面、狼狽不堪的樣子展現出來的人。

你們肯定會問:誰願意展現那一面啊?!誰不想美美的啊?

是的,老六也理解大家的心情,擱誰都希望跟孩子的第一張合影是美美的,但是沒必要刻意美化,相比較發個朋友圈,老六更願意提醒產婦要注意休息以及跟孩子的互動。

說真的,咱們都是普通人,沒有什麼演出計劃、通告安排,也不像那些政府皇室要員,沒有什麼政治任務、家族要求……確實沒必要產後 7 個小時就像凱特王妃那樣抱著孩子出現在公眾面前。


圖片來網路

你可以放下整個世界,你可以忽略周遭一切……好好地睡一覺,好好地享受跟孩子的二人世界。

你要記住,咱們都是普通人,沒必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2

做好媽媽,而不是「完美媽媽」


知乎機構號:KnowYourself

(100+ 贊同,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大多數准媽媽往往會有一種期待或焦慮:

我要做最好的媽媽。

而最好的媽媽常常也意味著一點:

滿足嬰兒的需求非常重要。

這種做一個好媽媽、儘可能滿足嬰兒的需求也是人們經常告訴准媽媽或期待的,但是不少人可能卻並不知道:

1. 成為完美母親的期望也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2. 在不同階段,對嬰兒需求的滿足是不一樣的。

我們想要給出的建議,借用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的話來說就是:

成為一個「足夠好的母親」,而不是最好的母親。



  • 不要讓「成為完美母親」成為負擔

做一個足夠好的母親?這可能不是大多數孕婦會聽到的建議,她們聽到的大多數建議大都是「做一個無私奉獻的母親」或是「做一個最好的母親」。

這體現了我們

現在這個社會對母性賦予的期待,把「母親是子女的首要照料者」、以及「母性是始終把孩子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前的」,視為天經地義的,無從反駁的。

當我們聽到那些母親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利益的故事,我們會感動但是不會意外;而聽到某些母親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孩子有所忽視,很多人便會感嘆「怎麼會有這樣的母親」。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為了否定母親們對孩子的愛,而是不要忽視了這種期待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社會賦予了母親一個充滿無私、忘我的形象,應該每時每刻都在愉快地撫養孩子,用愛和包容去對待孩子,無時無刻不優先考慮孩子,在孩子面前展現出完美的形象——

但這並不符合人類的本性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實質。

現實情況是,每一個母親都可能會產生喪失、孤獨和被榨乾等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她有時會對孩子產生髮自內心的喜愛,也可能會在疲憊至極時對孩子產生厭惡。

但是當「完美的母親」被反覆視為理所應當的時候,很多母親反而會因此受到不應該的焦慮,內疚和挫敗。



  • 適度地讓孩子受挫,才是更好的關愛

無微不至地關愛嬰兒,不僅可能成為母親的負擔,在特定階段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溫尼科特認為,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通常會經歷兩個重要階段:

主觀全能

階段、

客觀現實

階段。

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中,母親(或照顧者)通常會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這讓嬰兒有一種錯覺:自己是一切造物的全能中心——這就是主觀全能。

他認為是他的願望創造了事物,如果他飢餓,乳房就會出現,是他創造了乳房;如果他冷,世界就會變暖,在他看來,是他創造了世界。

在這個階段,母親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對的,充分的照顧達到了「抱持」的需要,有助於嬰兒建立有力的自我。

隨後,在半歲到一歲之間,隨著嬰兒的成長,他越發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與其滿足之間再也沒有那麼隨心所欲時,他開始意識到客觀現實的存在,他認識到有一些事物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但客觀現實的經驗並沒有完全取代主觀全能的經驗。

在這個時期,主觀全能的經驗和客觀現實的經驗是並存的,嬰兒需要將它們整合起來從而構成自己的人格,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既能相信自己的主動能動性,也能認識到外部現實的客觀性,這才會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所以,在「主觀全能」階段向「客觀現實」階段的轉變中,母親不能再一味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必須要達到一個逐漸的錯覺解除,也就是說引入「調適的失敗」使孩子面對這些困擾,從而使其在「主觀全能」和「客觀現實」之間建立平衡。

適度的挫敗有利於孩子建立起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邊界。

有些孩子到了二十多歲還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下,他們具有健康獨立的人格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 如何做一個足夠好的母親?

從以上兩點,相信你對「足夠好」狀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了吧,它強調的是「適度」。所以,准媽媽們不必為了「完美母親」的形象而擔心:

1. 學會求助,尋找支持系統

不要總覺得「必須自己一個人扛」。

你也可以尋找支持小組,和有相似經歷的人在一起交流,不要害怕談論在與子女交流過程中的負面情緒,因為那並不意味著你不愛自己的孩子。

2. 接受不完美,接受負面情緒


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的母愛和教育。

有時候,你需要允許自己犯錯,也要允許孩子犯錯;做母親這件事並不是「天生就會」的技能。

當我們進入一個母親的角色,就像進入其他的生活角色(比如丈夫/妻子)一樣,只能

在不斷的學習和嘗試中漸漸適應,變得更加成熟、盡責、遊刃有餘。

3. 從孩子的成長來應對需要

在嬰兒的「主觀全能」階段,母親需要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創造一個

抱持環境

,讓孩子形成自己的全能幻覺。

同時,在轉向「客觀現實」階段時,給予孩子適當地挫敗才是更好地選擇。不必擔心這樣自己是不是不夠愛,為了孩子本身的健康發展才是更合適的愛,而不是簡單滿足外部環境對一個母親的不切實際的期待。

3

做好放棄愛好的準備


知友:Sean Ye

(4,100+ 贊同,人力資源話題優秀回答者)

都是寫給媽媽和孩子的,我給準備當爹的小夥子們寫一點吧:

做爸爸,更是一種非常重的責任,你確定已經做好準備。

現在有年輕人和我提生孩子,我都會嚴肅告誡對方:慎重啊!很多人認為,我愛我妻子,我想和她有個孩子,這不對嗎?

這沒有錯,但是和童話故事裡的「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一樣,「有個孩子」絕不是故事的終結,而是事故(劃掉),故事的開始。

我自己是沒有做好準備就貿然當了爹的,也在過去幾年裡吃了不少虧。分享出來,給準備當爹的小夥子們看看。

1. 在 2-3 年內放棄一切業餘愛好,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

很多人到了要做父親的年紀,卻依然不成熟。

比如我自己,當老婆和我說想生孩子的時候,我是不同意的,我自己內心還是個 100 多斤的孩子呢……我踢球、我旅遊、我看電影、我打遊戲、我不跟父母同住,我不要放棄我自己的生活。

我老婆開始忽悠我:有了孩子周末我就不粘你啦,和這麼可愛的娃在一起玩,要你幹嘛,你踢球去好了……

我想想:有道理啊。

但是娃出生後,事情就開始發生變化。

生完孩子的老婆情緒上一直不太好,隔三差五我們就會吵架,老婆連離婚的狠話也放過。生活方面,岳父岳母過來幫忙帶娃,一家開著我聽不懂的方言,吃著我不習慣的菜,感覺很崩潰。

周末娛樂時間就徹底拜拜了:


孩子是你的,父母幫你平日帶已經是情分了,周末你還有臉讓父母接著帶?

於是,生娃前我每周至少一場球,生好後一年半沒碰球,復出第一場球,是跟我一歲多的女兒踢的。

於是,我每周末一定會玩的三國志和 FIFA 實況啥的,也都放棄了。

2. 睡懶覺?這要看緣分的

生娃之前,我是嗜睡狂魔,晚上 12 點能睡到中午 12 點,紅眼航班回到家,不用洗澡不用吃飯,躺倒就睡。睡不好,我還會有起床氣。

我們家娃不隨我,她 1 歲不到就不用睡午覺了。早上 7 點嗨到晚上 8 點,還得做媽媽的批評著才能睡著。要是中午睡了,那就更不得了了,就算是睡 15 分鐘,都能嗨到晚上 12 點給我講故事。

真正の充電五分鐘,通話倆小時。

半夜自然是要起來喝奶的,1 歲之前,一夜 3 次,一次 1-2 個小時,我和老婆都很崩潰。最初,我想著半夜陪老婆一起餵奶,可以讓老婆感覺到我和她同甘共苦,可能會不那麼生氣。後來發現,晚上不睡,白天要死。

上班時,別人面對面和我說話,每個字我都懂,但是連在一起我不知道什麼意思。一直到下午 4 點以後才能緩過神來。

當然,也有同事的娃,出了月子就能一覺到天亮的。

但我們這些爸爸總結下來,

一歲里的娃,吃得好和睡得香,似乎很難兩全

,要麼娃瘦,容易生病;要麼娃壯,天天趴體。

我也有朋友,娃出生後他就改睡其他房間,保證自己睡眠質量的。

每個家有自己的情況,我也沒資格去指責其他人,不過我能感受到,很多女性是希望丈夫體會到自己的不易,包括在半夜餵奶這件事上,所以可以的話,至少陪一兩次,讓做媽媽的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帶娃。

3. 夫妻關係可能惡化

在彭博商業周刊上看過一個數據,每三對夫妻中就有2對,在首次為人父母時都有婚姻滿意度急轉直下的經歷。

孩子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麻煩,而麻煩需要夫妻二人相互理解和支持來度過難關。

回頭看,我娃剛出生的這一年,我自己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我只看到了自己受到的損失,糟糕的睡眠、消失的個人時間、不習慣的飲食,卻很少意識到老婆需要應對得更多,付出得更多。

老婆是個豁達的姑娘,結婚時我覺得她哪裡都好,根本不作。

但在娃剛出生的時候,她特別情緒化,我們經常因為買什麼嬰兒車,女兒打嗝是不是不舒服,夏天半夜餵奶我沒遞水而吵架。

很多事情我覺得我是對的,比如我們吵了兩個晚上要不要給娃買一個上萬的嬰兒車,我覺得沒必要,老婆覺得我不愛娃,吵了兩夜,本來就缺覺的我幾乎崩潰……果斷妥協,進了一個 8800 的嬰兒車,我們家娃從頭到尾沒用過 30 次,現在在家裡做晾衣架。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就該要啥買啥,別和產後的媽媽講道理,盡量體諒她的心情。老婆自己是明白人,事後提到那嬰兒車,她也是吐著舌頭嘿嘿笑~

4. 多陪娃

老婆敲打我說,多陪娃,少玩手機。別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單親家庭。

講道理,我也知道當爹的責任,我也知道父親對子女性格的影響,只要能在家,我都會找機會陪娃玩,聽她話癆(這點隨我),陪她聊天。

《摩登家庭》有一集講如何做好父親的,嚴重推薦!


成為好父親的關鍵?好吧,有些時候你感覺做得很好,有些時候事情並不往你想的方向發展。但是你自己得陪在孩子身邊……成為好父親的 90% 要素是陪伴。

但這都意味著個人空間的喪失,很少再有玩遊戲的體驗了,娃出生後的新遊戲,王者榮耀、吃雞、德州撲克,線上線下都沒得玩。

沒空和朋友同學聚會,就算聚會也是我老婆喂娃,我抓緊時間吃飯聊天,娃吃飽了要出去溜達,我負責保鏢陪同,媽媽可以趁機吃飯聊天。

生孩子,對媽媽來說,從身體情緒和個人生活狀態的改變,都非常大。

當個好爸爸,也不容易,

盡量別讓媽媽在帶娃這件事情上,感覺到自己是孤身一人。

戳「閱讀原文」查看剩下的 818 個回答

約 8 億國人被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病為何如此「偏愛」我們?


北影博士翟天臨,知不知道「博士」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麼?


漸漸擺脫抑鬱症之後,我突然有了這 4 點感悟


過年走親戚已經成了一種身心俱疲的義務勞動


女明星每天吃十幾種保健品,但你最好一種都別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飛 2500 年,換 1 個太陽,這是只有中國人才能寫出的故事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