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見「巨無霸」!史上最大客機A380為什麼宣布停產?

再見「巨無霸」!史上最大客機A380為什麼宣布停產?

2月14日,空客正式宣布將於2021年結束A380的交付,這意味著,2001年啟動,2007年交付首家用戶的全球最大民用客機項目,將於2021年正式停產。

這款全球最大的客氣只運營了20年就關閉了生產線,空客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其他航空公司訂單量不足。

停產導火索

讓空客宣布A380停產的直接原因,是大客戶阿聯酋航空減少了39架A380訂單,轉而置換為40架A330-900以及30架A350-900。這些飛機要比A380更新、更小,更加適合航空公司的靈活經營策略,更適合現在的航空市場。

這類機型以近乎滿載的上客率,可以覆蓋全球更多的航點。而A380較低的載客率無疑將壓縮公司的利潤空間。

阿聯酋航空運營超過100架A380,訂單量更是一度達到178架,佔全球A380訂單的半壁江山。阿聯酋航空的訂單一旦斷檔,A380停產便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單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A380絕對是一款傑出的機型,有著革命性的橢圓截面機身、世界上最大的客機機翼,雙層的機艙能容納下853名乘客,同時客艙內噪音相對更低。

相比它同時期的直接競爭對手——波音747-400以及其最新改款波音747-8i,空客A380在載客率(載客率高35%)、乘客友好度(客艙大近50%)以及燃油效率(燃油效率高20%)上均較波音B747-400有所提升。

大型客機的尷尬也出現在了波音747上。如今,全世界僅有大韓航空、德國漢莎、中國國航3家航空公司在運營747-8i客機。

波音747-8i

然而,波音747的貨機型號卻在貨運市場上給了747一線生機,畢竟747-8F的載貨量和裝卸便捷程度,處於近似壟斷的地位。

雖然空客在研製A380時也考慮到了貨機版本的A380-800F,但最終由於經濟性原因砍掉了該條業務線。所以A380在遲到了36年後,面臨的困境要比747更加嚴峻。

空客曾預測,未來20年,市場對空客A380的需求將達到1440架。但實際情況是,截至2019年1月底,全球僅有232架A380在運營,其中包括中國南方航空的5架。

南航A380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A380的現有客戶中,不少訂單也存變數,比如澳洲航空剩餘8架380飛機的訂單被無限期延遲,飛機租賃公司Amedeo多年前訂購的20架380飛機遲遲沒有交付。世界上最早下線的一架A380也從新加坡航空退役後長時間找不到買家,直至最近幾天才有買家來光顧。

「英年早逝」的背後

對於A380項目的「英年早逝」,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第一財經分析,未來的國際航線是樞紐模式,這就意味著A380太大了,現今很少有這樣的市場可以填滿500多個座位。此外,「四發時代」已經過去,A380的的單座油耗比雙發的787還要高。

在空客對市場的判斷中,客運市場會依軸輻模型發展。乘客會乘坐較小的飛機到達臨近的樞紐機場,然後乘坐更大的飛機前往另一個樞紐機場,再乘坐小飛機到達最終目的地。

事實上,這一模型在今天仍是成立的,例如從南京飛往上海,乘坐大型寬體機抵達美國,再乘坐支線機前往較小的目的地。即使是在中美、中歐的一線黃金航線上, 350座級的777、A350等機型都會出現裝不滿,或者裝滿了票價卻上不去的情況,更何況是500-600座級的A380呢?

而隨著飛行距離更遠,更省油的雙發787,350等飛機的出現也為更傾向於直飛的乘客提供了更多選擇。

不過,作為人類歷史上建造的最大民用航空器,A380項目對空客乃至全球民航製造業的技術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部分創新技術也被用於後續的A350飛機上,同時也為旅客提供了更安靜,更豪華的飛行體驗。

你對A380怎麼看,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體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百貨「雞肋」易手,萬達蘇寧各得其所
波羅的海指數半個月暴跌超40%,全球貿易究竟怎麼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