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見世面只靠行萬里路?真正的世面,不在遠方在腳下

孩子見世面只靠行萬里路?真正的世面,不在遠方在腳下

文|福林媽咪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會帶著孩子,通過旅行、遠足等「行萬里路」的方式,以求增長孩子的見識。

直到網路上盛起一句這樣的話: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一個郵差。

這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到底怎樣的人才能算是見過世面的人?

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孩子要做一個見過世面的人?

事實上,讓孩子成為一個見過世面的人並不是我們這輩人的「專利」,因為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長輩也同樣在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見過世面的人,我奶奶就是眾多長輩的代表。

當時的我是這樣理解的:所謂的「見過世面」,就是去很多地方,能把在那些地方看到的、聽到的事情,都詳細地講給身邊沒有經歷過得人聽。

我的堂姐就是因為她經常隨大伯工作的調動而去過很多地方,每次只要講她的見聞,我們這些弟弟妹妹都會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是眼冒金光的無比憧憬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堂姐的腳步也由國內輾轉到國外。在英國留學的經歷,更是讓堂姐成為我們這一輩人中「特別」見過世面的人。

可就在今年過年時的家庭大團聚,她的表現卻被長輩們評價為是沒見過世面的。

家裡幾個長輩在話家常的時候,鄰居奶奶也過來串門湊熱鬧,看到堂姐也在,免不了會與堂姐聊上幾句,本來也就是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可堂姐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讓場面變得異常尷尬,最後,鄰居奶奶也是略顯難堪的回家去了。

奶奶責問堂姐為何對客人那種表情,堂姐倒是回答的爽快:「就是不想再聊而已。」

對此,奶奶也只是低聲嘆息一句,「這哪是見過世面的人吶」。

堂姐倒是確實去過很多地方,可她如此的待人方式反倒給人一種疏離感,讓人覺得她根本就是不懂禮數的蠻人,沒有一點兒見過世面的風範。

其實,在平常人看來,並不是有多少外出見聞就是見過世面的。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在為人處事上都是很有分寸,很鎮定的。

見過世面的孩子,自然是懂得基本的禮貌的,也能分得清楚孰輕孰重,既不會表現的太過阿諛奉承,也不會失去該有的氣節禮儀,態度拿捏的分毫不差。

有篇古文《楊氏之子》,講的是梁國一位楊家的九歲兒子,用自己的聰慧,巧妙的應對了客人孔君平指著楊梅,故意說是「楊家的果子」的故事,楊氏子的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著實把一個小孩子的見多識廣,機智善辯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能說這樣的孩子沒見過世面?


見過世面的孩子,在遇到突髮狀況時,絕不會不知所措,他能鎮定自若的以最快最合理的方式來解除危機。

婦孺皆知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不僅說明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更是從宏觀的角度,稱讚司馬光能以大人的態度來處理緊急事件。

相比較其他的孩子遇事就慌亂的表現,七歲的司馬光能毫不猶豫的拿起石頭砸破缸,足以見得他當時的思維方式已經超出他當時的年齡範圍,這要與同齡的孩子們比起來,著實可以稱之為見過世面的孩子。

孩子是不是見過世面,從孩子日常的做事方式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見過世面的孩子能做到胸中有溝壑。

他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是已經在他的心中有了很好的計劃,可以讓事情按照計劃實行。

曾經那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在他的一步步堅持與努力下,終於成為祖國新生的功勛,成為我們值得歌頌的第一任總理。

沒錯,這個人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或許會有人反駁,偉人畢竟是偉人,自然是什麼都做的比我們平常人好。可是,就當時的中國狀況來說,少年時期的周恩來能想到為中國的未來而奮鬥,本身就是一種有遠見、見世面的態度。

讓孩子做到有規劃的做事,也是一種讓孩子見世面的很好的鍛煉。

外出遊玩,我會讓福林參與到整個遊玩的各個環節,大到路線制定,小到吃什麼飯,雖然他的計劃與實時狀況可能出現偏差,但最起碼他在設定路線的時候會記住道路的名字,不至於成為「路痴」。當然,在吃什麼的問題上,他也在慢慢學會如何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這也對他以後的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能堅持自己夢想的孩子,那自然也是見過世面的。

春節前夕,微博平台就被童星王源考上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新聞刷屏。

以一個阿姨粉的角度來看,從事音樂的王源能進入伯克利音樂學院只是時間早晚的事兒,因為他是把考入伯克利音樂學院當成自己夢想的,他也在很多採訪中提到自己對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憧憬。

這樣一個為夢想而堅持的孩子,生活自然是不會虧待他,給他足夠的大世面,讓他能在未來闖出自己的天地。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認為,讓孩子長見識,見世面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富養孩子,哪怕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只要能從生活閱歷中知道一些東西,那就是最好的。

殊不知,孩子物質上的富養易學,而孩子精神上的富養卻是最難的。

孩子凈想著物質上的滿足,再加上爸爸媽媽並不刻意追求孩子的成績,不去主動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那孩子就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自然會缺少專註的內心,對待生活的態度亦是得過且過。

當然,只是追求孩子的成績,不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孩子就猶如井底之蛙,眼光也就會受局限,更別說見識大世面了。

那些見過世面的孩子,能從書本中體味人生百態,也能在大千世界中嘗盡酸甜苦辣,腳踏實地的奮鬥著。

他們會以自己見過世面的樣子,去見識更大世面。

別偏頗的以為見世面就只是讓孩子「行萬里」,讓孩子與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帶萬卷」去開拓視野,丈量世界,那才是見世面的真諦。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這四個小動作,說明寶寶已經困了,再不哄睡孩子很難受!
0-6歲的孩子積食了,就別再去這三個地方,很容易感冒生病!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