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機遇號」火星車完全靜默,15年火星探測任務宣告結束

「機遇號」火星車完全靜默,15年火星探測任務宣告結束

2002年年末,美國宇航局(NASA)發起了為兩輛火星車命名的活動,亞利桑那州的9歲女孩索菲.科里斯脫穎而出,為兩輛火星車命名為「機遇號」和「勇氣號」。由於技術故障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工作一波三折、拖了又拖,推遲了5次之後,於2003年7月7日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且於2004年1月25日在火星表面登陸。

起初,「機遇號」火星車的設計壽命僅僅90天、行駛距離是1公里左右,主要任務是搜尋岩石和土壤的特徵、進而勘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過液態水,測量降落點附近的礦物、岩石和土壤的成分、以及它們的分布情況等等。然而,「機遇號」火星車的表達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它一共工作了15個地球年——超出了預期壽命的60倍——行駛45公里,除了達成主要任務和擴展任務之外,它還在子午線高原發現火星上的第一塊隕石(即「防熱護盾岩」),而且造訪了維多利亞隕石坑。從「機遇號」火星車的設計壽命來看,它已是一輛超級「老爺車」了,什麼時候「壽終正寢」都不奇怪,但這一刻真的來臨時,仍讓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人員倍感失落,2月14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車完全靜默,再也無法蘇醒了。

(「機遇號」火星車)

2018年6月,一場罕見的大規模沙塵暴席捲了火星,渾厚的沙塵遮天蔽日,使得「機遇號」火星車與地球之間中斷了聯繫,一直處於無線電靜默的狀態。沙塵暴久久不見平息和消散,「機遇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持續供電,以至於它的內部電池耗盡、進入休眠模式。沙塵暴平息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任務小組重燃了希望,他們認為一旦光線再次照射「機遇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它就會獲得足夠的能量,且與地球再一次建立無線電聯繫。

不過,任務小組嘗試了力所能及的各種辦法——比如,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深空網路」聯繫「機遇號」火星車——進行了超過1000次恢復聯繫的嘗試,但「機遇號」火星車均無回應。研究人員認為,「機遇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了一層灰塵,陽光無法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上,只要火星進入了多風的時節(一般是11月至1月)、強風吹走灰塵,那麼「機遇號」火星車可能會復甦。昨天,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們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訊聯繫的嘗試,結果「機遇號」火星車仍無回應,他們不無傷感的宣布「機遇號」火星車長達15年的任務正式結束,它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機遇號」火星車)

美國宇航局的托馬斯.祖布岑(Thomas Zurbuchen)博士說,這15年里,「機遇號」火星車一直是行星科學探索領域的一個象徵,它為人們帶來了有關火星的全新知識,包括了火星曾有豐沛的液態水、適宜於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現如今火星上的荒蕪地貌等等。儘管他們充滿了傷感和緬懷,但令人欣慰的是,新一代的火星探測器繼承了「機遇號」火星車的遺志,它們已在火星表面踏上探險之旅,而且更新一代的火星車正在研製中。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坦(Jim Bridenstine)也說,正因為「機遇號」火星車這樣的先行者,人類的宇航員們才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踏足火星,人們不會忘記小小的火星車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

(「機遇號」火星車)

小考題:若你獲得了移民火星的資格,你願不願意成為第一批冒著生命危險的「開拓者」?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