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蛟龍」號預計7月乘新母船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蛟龍」號預計7月乘新母船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科技日報北京2月14日電 (記者陳瑜)自然資源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1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今年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新母船「深海一號」將執行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科學應用與性能優化研究任務,和技術升級後的「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為期約40天的適配式海試,預計下潛深度7000米,共10個左右潛次。

據了解,適配式海試結束後,潛水器將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深海一號」將攜「蛟龍」號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盆,執行中國大洋56航次任務。

「蛟龍」號從完成研發至今已10餘年,部分設備性能下降,同時,經過百餘次下潛,部分安裝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個別部件和設備經過了多次修復,總體性能受到一定影響,安全風險升高。按照《「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全壽命維護保障技術方案》要求,潛水器每隔10年須進行大修,以保持其先進的作業能力。

丁忠軍告訴記者,「蛟龍」號大修主要包括全系統勘驗與拆檢、設備檢驗、故障修復、全系統復裝、陸上聯調、水池試驗等,技術升級主要包括框架結構優化、控制系統升級、測深側掃聲吶升級等。經過為期一年的大修與技術升級,「蛟龍」號已完成總裝及陸上聯調,技術狀態具備轉段條件,即將進入水池試驗階段。

「這是海試前的最後一環,將全面驗證潛水器的技術狀態。」丁忠軍說,通過大修與技術升級,「蛟龍」號具備了一些新功能:機械手有效作業半徑提高了近30厘米,作業範圍擴大,取樣能力增強;升級後的控制系統精度提高,目標搜集效率大幅提高;測深側掃勘查精度提高。

他同時表示,在大修與技術升級中開展了鋰電池探索性研究,但其並不會直接替換「蛟龍」號目前使用的銀鋅電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分離的人類腸道細菌揭示了與抑鬱症的可能聯繫
身為清華美女學霸工程師這個山東女孩央視刷屏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