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從「心理營養」視角分析「弟弟或妹妹出生後大寶的心理變化」

從「心理營養」視角分析「弟弟或妹妹出生後大寶的心理變化」

首先我們先學習一下「心理營養」的概念:它是由薩提亞導師、親子教育專家林文采博士首次提出來的,正如身體的健康需要物質營養,孩子心靈的成長與心理力量的強大必須獲取足夠的心理營養。心理營養共包含五部分:無條件的接納;此時此刻,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讚美、認同;學習、認知、模範。

其中「我最重要」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一種心理營養,父母給足了孩子這方面的心理營養,也就給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代碼,孩子的生命也會得以最充分的生長與綻放。弟弟或妹妹出生後,為什麼大寶的心理會發生大的變化?接下來我們從「心理營養」視角進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讓我們來認知一下大寶的這種特殊情緒。簡而言之,就是當弟弟妹妹出現後,大寶會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被取代,從而產生委屈、不安、焦慮的情緒。有的孩子早年曾表現出對爸爸的敵視,認為爸爸佔去了媽媽的一部分,也是基於這個心理。但爸爸對他來說,畢竟是一個「大人」,所以他的本能反抗里會有適度的忍耐,但當面對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小人」,大寶就不會去忍耐自己的這種獨佔欲。因此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二胎媽媽反映,當自己給二寶餵奶或洗澡時,大寶就會反常地在身邊搗亂,這種搗亂一是要阻止媽媽對「小人」的關懷,二是引起關注。如果在這個時刻,媽媽只是呵斥他,甚至用不理睬來懲罰他,都會讓他產生更深重的「仇恨」,或是感到媽媽因為這個弟弟妹妹的到來而要「遺棄」他了。一個3~5歲的孩子是無法理解和體諒媽媽的忙碌的,他只是希望在他有需要時隨時可以得到媽媽的關注,並佔有媽媽。而且正因為之前在所有的記憶里媽媽把所有的關注和愛都給了他,他就更無法接受這種「從全部到減少」的落差。大寶需要一個被迫適應從「所有都是我的」到「所有都要跟別人分享」的心理過程。老實說,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挺殘忍的。而從這個心理中走出來的結果,就是會產生一種競爭心理——「我不爭取就會沒有」。

從「心理營養」視角分析「弟弟或妹妹出生後大寶的心理變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也是為什麼在多胎家庭中,老大的性格會普遍比較早熟、爭強好勝。即便是長大懂事後表現出的乖巧,也是希望爭取爸爸媽媽好感的一種表現。有的爸爸媽媽總是跟大寶說,「弟弟/妹妹比你小,你要讓著他們」,「以大讓小」在中國被稱頌為美德,在西方的育兒觀中並不被認同。因為從兒童心理學來說,爸爸媽媽越是強調大孩子因為年齡就要忍讓小孩子——這種所謂「公平性」,作為認知發展還不成熟、只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的大寶就越是積憤,越是感到「不公平」。而如果把這種憤怒表現出來,就是「壞孩子」,將更得不到「寵愛」,但忍耐在心裡,就會讓他形成一種固化的思維——他只有服從父母的決定,才會讓他們更喜歡自己,保住自己的位置。西方育兒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甚至危險的觀念,它讓一個孩子從小認為自己的表現等於自我價值,而父母之愛也是有條件的,只能表現好,不能犯錯。以至於長大後會習慣用撒謊、不負責任等方法來逃避自己犯下的錯誤。也比其他孩子更害怕犯錯,性格消極,整日焦慮。

有了二寶後,父母要繼續給足大寶「他很重要」等方面的心理營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數字說話:"咆哮媽媽和缺失爸爸"對孩子成長有哪些負面影響?
每天堅持四句話---改變孩子一生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