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是一項時長500年的科學實驗

這是一項時長500年的科學實驗

據了解,有些細菌能在極端條件下生存。無論是高溫,還是化學攻擊,或者是脫水,對它們而言都不在話下。但是,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它們的活性能保持多久呢?2014年,一個科學家團隊在將一些細菌進行乾燥處理後,把樣品封存在小玻璃瓶中。500年後,未來的研究研究人員可以結束這項長時間的研究。

這項為期五個世紀的實驗是由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構想出來的。他們與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合作,希望推動人類對細菌壽命的理解。然而,遺憾的是,現在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甚至他們的曾孫輩,都無法看到實驗的結果。

在一次電子郵件採訪中,參與該實驗的科學家之一Charles Cockell表示,實驗的動機很簡單。 「大多數科學實驗都有資金支持或和人類壽命相關。但是大自然卻是長久存在的,我們想要創建一個符合微生物研究時長規律的實驗。」

在實驗中,團隊成員把800個小瓶子裝滿了兩種細菌。分別是擬色球藻屬菌或枯草芽孢桿菌。前者是真正的倖存者,也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細菌,人們常常在極端荒涼的環境中找到它們,無論是溫泉中,還是沙漠中都有它們存在。後者是被科學探索的最多的細菌之一,當受到環境挑戰時,這種細菌可以恢復到休眠狀態(孢子形式)。科學家用來裝細菌的玻璃瓶完全與空氣隔絕其中一半瓶子被鉛籠罩,這種罩子可以阻止可能導致DNA損傷的輻射或其它潛在干擾的影響。

流程改為每25年一次,直到為期500年的測試結束為止。

實際的測試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基本的補液過程並計算細菌菌落即可。但是,如何對400年後的人類描述實驗結果才是最佳方式呢?相關指令被列印在紙上並存儲到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中,明確要求研究人員在執行25年一次的檢查程序後,對相關措辭和技術進行更新。

第一次分析於2016年進行,並於 2018年12月公布結果。結果的主題是,經過兩年的分離,細菌孢子幾乎沒有表現出活力下降的情況。然後,研究人員將那些不倖幸存的 孢子故意暴露在更嚴苛的條件之下,比如高鹽度環境和類似太空的真空環境中。當然,這些樣本顯示出更嚴重的活性損失。

那麼這個長期項目的最佳情況是什麼?Cockell說:「其實沒有所謂的理想結果。我們想要了解微生物死亡的速度有多快,此外, 也想了解在「世紀」這個時間尺度下, 函數所描述的微生物的死亡情況。

有些細菌耐受性很高,只要以某種形式保存,它們的就可以在幾千萬年內保持活性。例如,在1995年,科學家們復活了浸泡在2500萬年前的樹液中的細菌和1.35億年前被困在琥珀中的甲蟲等生物的屍體中的細菌。2000年,科學家們宣稱新墨西哥州鹽礦床中的細菌在2.5億年後仍然具有活性。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howstuffworks,譯者 晴空飛燕,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如何正經而優雅地吃一回豬?
冰燈真的都是冰做出來的?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