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人常說:「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你知道說的是啥意思嗎?

老人常說:「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你知道說的是啥意思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以前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只要一說話,就會把「俗話說」放在嘴巴,其實俗語也算是我們傳承了那麼久的歷史文化之一,它們或許在經歷了千百年的流傳之後,意思被改變了,有的甚至被遺忘了。但只要有人提起,又會一是頓悟,亦或是從這句話里,有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意思。農村人坐在樹蔭下,總說起,「借米不借柴」,然後坐在一旁的人就會回應他,「借衣不借鞋」,你知道說的是啥意思嗎?有隱含著什麼道理在裡面?

這句俗語相信住在農村的人應該都聽過,朗朗上口的哲理,時刻都出現在老農的口中,這些事我們在書本上所得不到的,卻在日常生活當中被我們所記住,不得不讓人覺得文化的流傳,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首先就分析一下「借米不借柴」的意思,提到這個,又不能不提及「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話真的是經常出現,但是卻沒有人去深究。其實這說明了,柴對於農家來說是第一位,也就證明了它的重要性。以前的農村,家裡必須要有一個屋子是用來放柴的,而且他們每天就圍繞兩件事,一個是種田,另一個就是撿柴。如果一個家庭很有錢,但是他家缺少柴火,這就意味著他即使有米,也煮不成飯。

在許多老農的眼中,情願家裡面沒有米,出去問別人家借,也不能家裡沒有柴,柴在他們的心目中地位非常高。幾年前不是為了防火安全,有些地區必須讓村民把家裡面的柴都清理掉,但是那些村民一個個想方設法把柴收起來,就是不想被清理了。足以看出,柴對農村家庭而言,的確很重要。

「借衣不借鞋」的意思其實也很容易懂,鞋子對於一個人而言,只要穿上便有了感情,他們在心裡產生了對鞋子的依賴。不過這只是好聽的那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卻是,一些老農害怕穿上了別人的鞋之後,就把那人的腳氣都傳到自己身上,這不就是惹禍上身嘛。然而對於衣服,他們就沒有那麼究竟,誰想借,自然就借出去了。

老人常說:「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你知道說的是啥意思嗎?現在有點理解了吧。對於許多年前流傳下來的俗語,我們只要細細的分析,總能夠總結出屬於當下的人生哲理,所以當你遇到一句從未見過的俗語時,可以慢慢讀懂它的意思,再挖掘它的道理,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豐富我們的文化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機密檔案 的精彩文章:

楊梅市場需求量大,如何種植才能「脫穎而出」,果農要注意這些
南瓜地里的「它」,做成菜味道比南瓜還好,下次見到別丟了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