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壓豆腐的石板上竟然藏著「已冠古今」的書法

壓豆腐的石板上竟然藏著「已冠古今」的書法

《爨寶子碑》 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東晉安帝乙已年(公元405年)刻,用筆結體與《中嶽嵩高靈廟碑》極相似,在隸楷之間,康有為評其:「端朴若古佛之容」,「樸厚古茂,奇姿百出」。現碑石在雲南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學寫《張遷碑》一路的漢隸,參入《爨寶子碑》的用筆及結字,頓使字形具靈動逸縱之趣,可防結構流於僵木。----《古代碑帖鑒賞》費聲騫

此碑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雲南南寧(今曲靖)出土,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後來被一鄉民用做壓豆腐的石板。咸豐二年,曲靖知府鄧爾恆發現豆腐上有字跡,大為驚異,急忙派人找到賣豆腐之人。將碑石運回府中,後置於城中武侯祠。當時,正是碑學大興而帖學告退的時代。所以,它一經發現,其怪誕的用筆,隨意的結體所表現出的古樸味道,立刻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被視為書法作品中的奇珍異寶,阮元稱它為「滇中第一石」,康有為譽為「已冠古今」。

釋文:

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諱寶子字寶子,建寧同樂人也。君少稟瑰偉之質,長挺高邈之操。通曠清恪,發自天然;冰潔簡靜,道兼行葦。淳粹之德,戎晉歸仁。九皋唱於名響,束帛集於閨庭。抽簪俟駕,朝野詠歌。州主薄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寧撫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慟發中,相與銘誄。休揚令終,永顯勿剪。其詞曰:

山嶽吐精,海誕陼光。穆穆君侯,震響鏘鏘。弱冠稱仁,詠歌朝鄉。在陰嘉和,處淵流芳。宮宇數仞,循得其牆。馨隨風烈,耀與雲揚。鴻漸羽儀,龍騰鳳翔。矯翮凌霄,將賓乎王。鳴鸞紫闥,濯纓滄浪。庶民子來,摯維同響。周遵絆馬,曷能赦放。位才之緒,遂居本邦。志業方熙,道隆黃裳。當保南嶽,不騫不崩。享年不永,一匱始倡。如何不弔,殲我貞良。回抱聖姿,影命不長。自非金石,榮枯有常。幽潛玄穹,攜手顏張。至人無想,江湖相忘。於穆不已,肅雍顯相。永惟平素,感慟愾慷。林宗沒矣,令名遐彰。爰銘斯誄,庶存甘裳。嗚呼哀哉!

《爨寶子碑》 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東晉安帝乙已年(公元405年)刻,用筆結體與《中嶽嵩高靈廟碑》極相似,在隸楷之間,康有為評其:「端朴若古佛之容」,「樸厚古茂,奇姿百出」。現碑石在雲南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學寫《張遷碑》一路的漢隸,參入《爨寶子碑》的用筆及結字,頓使字形具靈動逸縱之趣,可防結構流於僵木。----《古代碑帖鑒賞》費聲騫

此碑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雲南南寧(今曲靖)出土,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後來被一鄉民用做壓豆腐的石板。咸豐二年,曲靖知府鄧爾恆發現豆腐上有字跡,大為驚異,急忙派人找到賣豆腐之人。將碑石運回府中,後置於城中武侯祠。當時,正是碑學大興而帖學告退的時代。所以,它一經發現,其怪誕的用筆,隨意的結體所表現出的古樸味道,立刻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被視為書法作品中的奇珍異寶,阮元稱它為「滇中第一石」,康有為譽為「已冠古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之海 的精彩文章:

小楷《金剛經》:柳體小字更精神!

TAG:書法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