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嬰幼兒到底要不要額外補鈣?

嬰幼兒到底要不要額外補鈣?

補鈣對於嬰兒的成長非常的重要,1歲以前兒童缺鈣將導致發育遲緩,發育不良,諸如出牙晚、學步晚、雞胸。家長應該選擇一些高品質的奶粉,因為這些品牌奶粉都是按標準生產的,奶粉中也含有嬰兒成長所需要的鈣質。

如何給寶寶科學補鈣呢?

第一,要適當曬太陽。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可以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蔭下,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而維生素D的作用正是促進鈣的吸收。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玻璃窗,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盡量多露出皮膚,增加皮膚對維生素的合成。如果是冬季,寶寶戶外活動少,不能經常曬太陽,就可以按藥品說明口服維生素AD滴劑。

第二,口服鈣劑。鈣劑的製劑很多,家長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乳酸鈣,入口即化,有專門針對嬰兒的補鈣套裝,每天定量給孩子服用。一般從出生後14天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歲半或3歲。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

補鈣是不是越多越好?

嬰兒和青春期兒童骨骼生長最快,鈣儲存量最多,保證鈣攝入量是必要的,但過量補鈣、重複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等做法並不科學,不但影響兒童胃口,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及脹氣,甚至可能患上結石。同時,高鈣攝入還會影響鐵、鋅、鎂等元素的吸收,對於貧血以及缺鋅的孩子影響就更大。

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雖然對鈣的需要量大於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但單純補鈣並不能明顯改善身高。均衡營養、合理運動才可以保證兒童骨健康,要鼓勵孩子多做戶外活動,配合陽光的紫外線作用以促進鈣在體內的吸收,因為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是最好的天然鈣製劑。

什麼時候補鈣吸收率最高?

有的媽媽問,「是不是在孩子睡前補鈣更易吸收呢?」對此,專家表示,飯後補鈣比較好一些。因為在我們吃的飯菜裡面,吸收消化以後有很多酸性的物質,比如氨基酸等,這些酸性物質有促進鈣吸收的功能。所以,給孩子補鈣,飯後補的效果更好。而且給寶寶補鈣時,不要一次補太多,最好分次補鈣,因為一次補的鈣越多,吸收率反而越低。相同分量的鈣劑分多次吃,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冬季應如何給寶寶曬太陽補鈣?

冬天並不要求一定要每天都曬太陽,選擇天氣晴好、無風的日子帶寶寶外出曬太陽,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的陽光最有利於儲備維生素D,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曬太陽時不需要穿過多衣服,一歲以內的寶寶曬太陽的時候,除了眼睛部位需要遮擋外,應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盡量露出皮膚,可以是頭部、手臂和腿部,甚至是屁股。曬太陽太久孩子可能會出汗,並容易著涼。小寶寶可能還會出現皮膚髮紅、脈搏加速、出汗過多等狀況。一般來說,正常的日光浴以半小時為宜,不要超過1小時。剛開始曬太陽的寶寶最初幾次最好只曬幾分鐘,然後再逐漸延長曬太陽的時間。

由於陽光下毛孔是打開的,寶寶曬太陽後身體可能會變得熱乎乎,回到陰冷的室內容易吸收潮氣,導致感冒,所以曬完太陽要記得給寶寶加衣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冰燈真的都是冰做出來的?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