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下一波獨角獸企業崛起,全球50家潛力科技公司榜發布

下一波獨角獸企業崛起,全球50家潛力科技公司榜發布

Uber與Airbnb都是上一代科技初創企業大潮中的尖子生,也憑著自己優異的業績迅速達到超過10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獨角獸」企業。然而,即將湧現的新生代獨角獸企業,卻有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

如今,包括Uber、Airbnb等家喻戶曉的矽谷高價值科技初創企業,都在智能手機與雲計算的發展中獲利。其中,不少公司都通過將現有業務(例如計程車、食品配送以及酒店服務)與移動設備結合,快速建立起全球商業帝國。也是憑藉這樣較低的創新難度,不少初創公司成為了業界巨頭——以Uber為例,其新一年的市場估值很可能達到1200億美元。

然而,隨著這些企業的逐步成熟並登陸股票市場,顛覆老牌傳統行業的機會也在快速消失。當下,Benchling與Blend等名字開始在下一波獨角獸初創企業中嶄露頭角,他們主要關注特定行業中的軟體業務,包括農場、銀行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等

以上分析結論來自CB Insights公司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這是一家專門追蹤初創企業與風險投資的諮詢公司。CB Insights使用到多種數據——包括當前財務狀況,初創企業所服務的市場的實力與規模等——預測了50家獨角獸(10億美元估值目標)初創企業,文末將附上(當然結論為預測,僅供參考)。

軟體初創企業看似平平,但Emergence公司(一家長期投資各類雲軟體企業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人Jason Green表示,不少軟體初創企業正在快速增長,因為諸如農業這樣的傳統行業,需要更多軟體工具以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技術新時代。Forerunner Ventures公司風險投資人Kirsten Green表示,「這類業務也許不像上一波浪潮中的企業那麼引人注目,但其涉及的行業,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商業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超大規模業務領域,而這些領域也正急需數字化轉型。」

而以Checkr與Earnin為代表的其它潛在獨角獸初創企業,則正在通過向上一代獨角獸公司提供服務迅速培養自身業務規模。CB Insights公司篤定,三家極受女性千禧一代喜愛的初創企業——Glossier、Zola與Faire,都有望成為下一波獨角獸。

CB Insights公司CEO Anand Sanwal表示,其中一部分企業有望快速跨過市值10億美元這道門檻,因為如今的獨角獸初創企業發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時至今日,1億美元甚至更高額度的融資活動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激動人心,而是顯得普遍化甚至常態化。目前市場上共存在315家獨角獸公司,這一數量遠高於2015年的131家。Sanwal說,「如果你的企業是這一波快速發展的初創群體中一員,那麼不用自己規劃,投資者也會蜂擁而至,他們都迫切希望投資市場上的下一位大贏家。」

下面來看這些後起之秀中的幾位卓越代表。

面向科學、農業以及金融等領域的軟體方案供應商

2012年,Sajith Wickramasekara創立了Benchling公司。他的初衷非常簡單:解決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學習時,那些過時技術工具給學術工作帶來的種種困擾。

Benchling公司總部位於舊金山,其正在提供各類軟體解決方案,幫助實驗室科學家們利用存儲在雲端的可搜索記錄取代原本的紙筆記錄載體。Wickramasekara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家們將能夠更輕鬆地利用這些記錄實現合作。事實上,年輕的研究人員們也在越來越多地要求使用這類工具。

Benchling公司首席營銷官Kaiser Mulla-Feroze也表示,「軟體已經觸及眾多經濟領域,只是還沒有在科研領域煥發應有的光彩。」

目前,共有14萬名科學家使用Benchling的軟體,當中有不少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Mulla-Feroze介紹,Benchling每年向規模較小的客戶收取1萬5千美元,而需要使用更高級功能的大型客戶每年可能需要支付數百萬美元。

Mulla-Feroze指出,Benchling公司迄今融資總額已經接近3000萬美元。去年,這家初創企業的營收與客戶數量均迎來了高達兩倍的增幅。

隨著不同行業越來越多地採用軟體技術支撐自身業務,Benchling公司也開始成為新生軟體初創企業的代表。風險投資人Green表示,很明顯,針對利基行業提供軟體產品,背後的業務機遇已經遠遠大於以往的預期。

CB Insights公司的Sanwal稱,「醫療保健、汽車、零售、消費品、先進位造企業等行業,都在尋求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以降低成本,或利用相關技術高效建立代表未來的全新商業模式。」

其它符合以上描述的快速增長型初創企業還包括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公司,這家公司由谷歌前項目經理Charles Baron以及經驗豐富的創業家兼風險投資人Amol Deshpande於2014年創立。該公司每年向農民收取700美元費用,並相應為其提供關於農場運營、物資購買以及農作物銷售的分析與行情類數據。Baron表示,這家初創企業目前已經擁有7700家農場客戶,並籌集到近2億美元資金。

像Farmers Business Network這樣的公司在十年前根本就不可能存在,Baron補充稱,因為那時候沒有激增的雲計算以及農業流程「數字化」潮流的雙重支撐。如今,農場開始生成大量數據,而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公司則開始幫助農民們處理這些數據並由此做出決策。

他總結稱,「農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革命。」

為千禧一代女性服務

2013年,當Shan-Lyn Ma的朋友們紛紛走上婚姻殿堂時,她意識到大多數用於婚禮策劃的數字工具早已跟不上時代、成本過高或者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

因此,曾經供職於Gilt Groupe這家設計師商品閃購銷售網站的Ma女士創辦了Zola公司,希望藉此提供一套更簡單且無需收費的婚禮籌備平台。

Zola籌備平台目前總計售出7萬件禮品,同時開發出在線訪客清單與R.S.V.P追蹤工具,旨在吸引更多夫婦成為受眾群體。該網站受到千禧一代的熱烈歡迎,這使得該公司順利籌集到1.4億美元資金,並獲得高達6億美元的市場估值。

無獨有偶,位於紐約的美容產品公司Glossier,以及立足實體精品店及供應商購買/銷售批發的在線市場Faire,也將目光投向年輕人。

Faire公司由Max Rhodes於2017年創立,他表示,千禧一代的女性正在推動實體精品店的復甦。他解釋稱,這些購物者「並不想開車到商業區去購買那些價格低廉的商品。她們更喜歡獨特、擁有文化背景的產品。」

下一代零工經濟

Uber與Airbnb等公司的崛起,依託於它們所創造出的小型初創企業經濟體系。

Checkr公司也擁有著類似的發展思路,這家企業由Daniel Yanisse以及Jonathan Perichon於2014年創立。Jonathan OPerichon曾經在Deliv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這是一家快遞初創企業。兩人都對Deliv公司龜速的快遞人員背景調查速度感到沮喪,因此他們開始創辦自己的企業,希望加快這一流程。

如今,Checkr公司已經與Uber、Lyft以及Instacart等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此外,該公司還吸引到其它一些類型的客戶,例如保險公司Allstate等。

Accel公司(一家面向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公司)合伙人Rich Wong指出,Checkr方面正在向零工經濟(gig economy)提供「鎬頭和鏟子」。

另一家潛在的獨角獸初創企業Earnin公司同樣專門為零工經濟服務。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托。Earnin推出了一款為工人提供免費現金預付款服務的應用程序,Uber方面已經與其合作,以確保司機能夠在完成一單之後立刻拿到自己的酬勞。

Earnin公司創始人Ram Palaniappan表示,這款應用已經被下載超過1萬次,且用戶的每月平均開啟次數達到25次。

其它獨角獸種子選手

值得關注的是,還有17家來自國際市場的、同樣正在快速崛起的初創企業。

CB Insights公司在印度找到五家種子公司,在中國找到四家,並在南美洲找到三家,這些都有望在未來幾年成功達成10億美元的估值。

附CB Insights公司預測的全球50家獨角獸(10億美元估值目標)「潛力股」:

空中雲匯/Airwallex(香港)

主營業務:全球跨境支付一體化平台

Alto Pharmacy(舊金山)

主營業務:在線藥店

Amplitude(舊金山)

主營業務:實時移動分析平台,幫助公司更容易理解用戶行為,以改善用戶體驗並發展業務

北森(北京)

主營業務:人才管理軟體雲服務供應商

Benchling(舊金山)

主營業務:生命科學數據管理和協作平台

BetterCloud(紐約)

主營業務:一家獨立軟體供應商(ISV),構建SaaS運營管理平台,使雲軟體公司能夠為SaaS應用程序定義,修復和實施安全管理策略

Blend(舊金山)

主營業務:數字借貸

Braze(紐約)

主營業務:開發客戶關係管理和移動營銷自動化軟體,企業用它來管理他們的移動應用程序

C2FO(黎霧/譯利伍德,美國)

主營業務:一個金融服務平台,為公司提供營運資金

CarDekho集團(印度齋浦爾)

主營業務:汽車交易網站,為汽車和教育服務提供在線銷售、融資和保險,特點是能夠為買家提供內外飾 360 度展現,並有一套虛擬現實展示間

CargoX(巴西聖保羅)

主營業務:為企業提供智能貨運服務,採用技術和數據科學,利用卡車現有的產能過剩的現狀來降低成本,並採用移動追蹤/GPS方式提高貨運可見性

Carta(舊金山)

主營業務:為投資者,創始人和員工提供股權管理服務

Checkr(舊金山)

主營業務:提供工人的背景調查

Citymapper(倫敦)

主營業務:城市的地圖,公交和導航應用

ClearTax(印度班加羅爾)

主營業務:電子報稅平台

Contentful(柏林)

主營業務:一家API(應用程序介面)內容管理系統研發商,主要利用結構化內容、微服務架構和開發生態系統,為移動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內容創建者提供內容管理系統,並使用基於特定平台服務的模塊化軟體開發內容堆棧,使得內容能夠在所有應用程序中重複使用

DailyHunt(印度班加羅爾)

主營業務:印度版「今日頭條」

Datrium(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主營業務:為企業構建私有雲計算系統或數據服務設施

DeepMap(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

主營業務: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公司,專註於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的研發

Deputy(悉尼)

主營業務:員工管理平台,為公司製作軟體以管理員工日程安排和時間表

Domino Data Lab(舊金山)

主營業務:製作用於管理數據的軟體

Earnin(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

主營業務:發薪預付平台,幫助工人實時跟蹤和兌現工資

Embark Trucks(舊金山)

主營業務:製造自動駕駛卡車(半挂車)

Expanse(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向大型機構提供聯網設備的安全服務

Faire(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面向本地精品店提供網路批發服務的大平台

Farmers Business Network(美國加州聖卡洛斯)

主營業務:面向農場主的在線平台,提供數據分析、分享等服務,可以購買農業設備,銷售農產品

Flywire(美國波士頓)

主營業務:提供用於全球性交易的支付軟體

Front(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提供電子郵件協作軟體

Glossier(美國紐約)

主營業務:提供美容護膚產品

Grow Mobility(墨西哥城以及巴西聖保羅)

主營業務:提供無樁式共享單車和共享滑板車服務

HackerOne(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尋找軟體中的漏洞並加以解決

KRY(瑞典斯德哥爾摩)

主營業務:向病人提供的服務,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諮詢醫生

MapBox(華盛頓市和舊金山)

主營業務:提供地圖科技

Marqeta(加州奧克蘭)

主營業務:提供了支付基礎設施,能夠發行各種實體或者虛擬的支付卡

思派科技(北京)

主營業務:研發腫瘤相關的系統

妙手醫生(廣州)

主營業務:提供了醫生和病人之間的網路溝通管道

Onshape(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

主營業務:面向製造行業,提供基於雲計算的設計工具

Outreach(美國西雅圖)

主營業務:提供了銷售交互平台

Practo Technologies(印度班加羅爾)

主營業務:利用新科技聯繫病人和醫療服務提供者

QuintoAndar(巴西聖保羅)

主營業務:提供住宅租賃的網路平台

Razorpay(印度班加羅爾)

主營業務:面向網路商家提供支付技術

RigUp(德克薩斯州奧斯汀)

主營業務:面向能源行業的網路平台,讓獨立外包工找到工作機會

SalesLoft(美國亞特蘭大)

主營業務:面向企業提供增加銷售量的新技術

Segment(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提供了一個網路平台,用於採集和管理數據

SiSense(美國紐約)

主營業務:提供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的專用軟體

Sonder(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在城市提供了類似公寓的酒店服務

Standard Cognition(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面向實體商店提供人工智慧相關工具

Upgrade(美國舊金山)

主營業務:一家在線貸款平台

享物說(上海)

主營業務:一個網路交換平台,能夠讓用戶交換使用過的物品

Zola(美國紐約市)

主營業務:提供網路婚禮賓客登記服務,婚禮籌備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行者 的精彩文章:

為人工智慧和自動化革命做好準備的十種方法

TAG:科技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