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tel借勢IBM打敗摩托羅拉

Intel借勢IBM打敗摩托羅拉

在科技公司的競爭中,很多情況下決定最終勝負的關鍵並不是誰的技術更先進,而是看誰的商業策略更優秀。在這方面,Intel打敗摩托羅拉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Inte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CPU公司,全世界電腦和伺服器中的大部分CPU都源自家公司。在2016年,Intel公司的營業收入高達594億美元,凈利潤達103億美元。在2018年,Intel營收為70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211億美元,增長20%。

Intel借勢IBM打敗摩托羅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雖然現在的Intel在技術上堪稱獨孤求敗。但在幾十年前,Intel的技術水平卻比較一般,Intel公司80年代的處理器在性能上還不如IBM公司、DEC公司在70年代的產品。因此,Intel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在大公司看不上的低端市場尋找生存空間。

Intel公司之所以能夠逆襲,關鍵在於善於尋找合作夥伴,並有一套非常高明的商業策略。

起初,Intel的最大對手是摩托羅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個技術引進成為"時代潮流"和"政治正確"的大時代,當時一次重要會議就決定,放棄自主研發,轉而仿製Intel和摩托羅拉的晶元。一位前輩還對摩托羅拉的68000處理器記憶猶新,說當時我們叫它"六八千"。之後,決策又從仿製美國晶元變成了自己買美國晶元,一點一點從自主研發,自力更生滑向了"造不如買"。

Intel借勢IBM打敗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早在二戰期間就是美軍無線通信產品的供應商。在上世紀60年代,摩托羅拉在通信和集成電路領域領先於世界。在16位處理器時代,摩托羅拉不僅比Intel早2年推出產品,而且摩托羅拉的68000處理器比Intel公司的8086處理器性能強5倍。在32位處理器時代,摩托羅拉的68020處理器在技術和上市時間上相對於Intel的80386完全處於上風。當時,惠普、太陽、蘋果等公司都採用了摩托羅拉的CPU。

Intel能夠實現逆轉,關鍵在善於尋找合作夥伴,從外部獲得了強援。

在上世紀80年代初,IBM準備開發個人電腦,為了能夠縮短研發周期和成本,直接選擇採購Intel的處理器。IBM 的個人電腦一上市就大獲成功,一年內就賣出10萬多台,佔據了四分之三的市場。Intel也隨著IBM的成功實現鹹魚翻身。在技術不敵競爭對手的情況下,Intel依靠與IBM合作,藉助IBM的實力打敗了摩托羅拉(後來IBM和蘋果、摩托羅拉聯盟搞AIM,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Intel借勢IBM打敗摩托羅拉

之後,學術界和企業界都開始青睞精簡指令處理器,太陽、惠普等公司都開始自己設計精簡指令處理器,摩托羅拉的用戶只剩下蘋果公司一家用戶,然後,蘋果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也背叛摩托羅拉了......最後,摩托羅拉不得不徹底退出個人電腦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性能不敵RISC群狼 Intel如何逆襲成功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