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為博唐太宗歡心,妙手空空計取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結果留下一個千古之謎!

他為博唐太宗歡心,妙手空空計取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結果留下一個千古之謎!


文:李廣

「翰墨風流冠古今,鵝池誰不愛山陰;此書雖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萬金。」這首詩為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對「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高度讚頌。

公元353年4月22日,東晉會稽內史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歡聚會籍山陰飲酒談笑賦詩,王羲之酒後將當下諸人所成詩賦輯成一集,並為其作序,發內心無限感慨,揮筆記述流觴曲水一事,

即後世傳奇《蘭亭集序》。該序文分28行,通篇324字,語句精妙,筆法遒勁飄逸,行文如宮女翩翩起舞,如有神助,為歷代書法界奉為臻品。

王羲之十分珍惜《蘭亭序》,視它為傳家寶,由王家子孫世代傳承,沒想到至第七代世孫竟出家做了僧人,即智永和尚,人稱「永禪師」,亦為佛門一代著名書法家,智永無後,臨終前將珍藏多年的《蘭亭序》傳給徒弟辯才和尚,辯才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漸漸聲名遠播。

時值大唐貞觀年間,正是一代開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他素來欽慕王羲之書法,曾多次告示天下,以重金購買這位大書法家流傳在民間墨寶,

且又有大臣褚遂良一雙慧眼,專善查勘王羲之遺迹真偽,故多年下來唐太宗竟收集王羲之眾多字帖,其中單單少了一篇最為著名的《蘭亭序》,所以心中不由頗覺悒鬱。

這天,監察御史蕭翼入宮奏事,見唐太宗正自默默欣賞王羲之書法,看著看著還凝眉長長嘆息一聲,蕭翼於是躬問原由,李世民緩緩起身,心情沉重地說:「你看,朕空有王羲之許多遺迹,唯獨缺少一篇《蘭亭序》,實為朕心中一大缺憾。」蕭翼見皇上發愁原來竟是為一幅書法,便哂笑說:「陛下擁有四海,如知悉《蘭亭序》下落,還怕花錢買不來嗎?」太宗睨他一眼說:「其實朕早已查明《蘭亭序》就在湖州永欣寺辯才和尚處,只是朕無論出多少重金,那辯才卻狡猾的緊,決不承認廟中藏有《蘭亭序》,朕身為大唐君主,不好強人所難,故每每念起,便覺煩惱得很。

蕭翼原是極聰明之人,做人又善察言觀色,聽了太宗這話,眼珠轉了轉,認定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於是當下跪地言道:「皇上,君憂臣辱,請皇上將這事交給臣,臣保證一個月內必將《蘭亭序》給皇上帶回來!

」太宗聞言大喜,雙手攙起蕭翼,讚許的說:「那便有勞蕭愛卿了,事成之後朕定有重賞,望你小心從事,莫要鬧得舉國皆知,壞了朕的名聲……」

次日,蕭翼喬裝成書生,騎一頭毛驢,獨自離開長安徑奔湖州而去,至永欣寺時天色將晚,蕭翼於是上前敲了敲門,片刻間有沙彌開門接納,入得寮房坐定,蕭翼長吁口氣,品了口綠茶問那小沙彌道:「我雖一介過路書生,卻自幼愛好棋藝,怎奈走遍湖州竟是無一對手,唉!敢問貴寺可有下棋高手嗎?」小沙彌聞言笑了笑說:「施主,若問這個你算來對地方了,本寺辯才主持也是最愛下棋,施主既如此說請稍候,待小僧這就去告知主持。」

沒多久,沙彌迴轉,言主持邀請蕭翼赴禪房下棋。原來那辯才和尚生平最愛下棋,罕逢對手,一聽小和尚說有下棋高手在此借宿,不由大喜過望,忙叫速請。蕭翼入得禪房,一見辯才和尚長眉闊目,滿面紅光,端的修為不淺。辯才和尚見蕭翼書生打扮,器宇軒昂,也是心生好感,二人寒暄一番,喝過一杯茶水,便擺上棋盤,各執黑白子廝殺起來。 起初二人約好只下兩盤,然蕭翼見辯才下了幾步便知其水平較自己遠矣,先假意輸掉第一局,第二局以三子之數略贏了辯才,這下引得辯才興緻高漲起來,於是再約第三局定輸贏,蕭翼以三子之差又輸給了辯才。


此時天交四更時分,二人皆無睡意,辯才又與蕭翼做起抽字賦詩遊戲,那辯才年長,先抽了一個「來」字,於是隨口吟道:「初醞一缸開,新知萬里來。把雲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風長旅雁哀。非君有秘術,誰照不然灰。」輪到蕭翼,抽取一個「招」字,便假意昂頭吟道:「邂逅款良宵,殷勤荷勝招。彌天儀若舊,初地豈成遙。酒蟻傾還泛,心猿躁自調。誰憐失群翼,長苦業風飄。」這一局算是打了個平手。

話說辯才和尚向來得意平生所學,然久居荒山古寺,有若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今日一見世間有這般與己相當才子,自是欣慰的緊,

只是天色大亮,心生惺惺相惜之情,力勸蕭翼多住幾日,蕭翼本有計劃而來,自是滿口答應,辯才方捋著鬍鬚滿意送歸蕭翼回寮房歇息。

二人如此交往數日,相談甚歡。這天清早,辯才主動來看蕭翼,見他正獨自窗下題字,於是默默在背後觀看,那蕭翼恍若無人,筆走龍蛇,正擼膊揮毫一蹴而就,驚得辯才不由脫口而出道:「端的好字,沒想蕭公子習得二王書法如此惟妙惟肖,當真姿媚遒勁,深得神韻矣!」

蕭翼轉頭見是辯才,故做驕態說:「禪師謬讚,學生自幼喜愛王羲之書法,因此時常臨摹。」辯才聽了不禁笑道:「如此說來,蕭公子自認已得『書聖』真諦乎?」蕭翼微笑回道:「不瞞禪師,學生因喜愛其書法,非但可以臨摹,且多年來還花重金珍藏其許多真跡,自認已識其精妙矣。」辯才聽罷不由仰天哈哈大笑,言道:「那可否請蕭公子帶來幾幅給貧僧觀一觀呢?」蕭翼聽了這話,忙道:「這有何難,禪師若不信,待學生明日回鄉,數日內即給禪師取來大飽眼福。」

幾天後,蕭翼風塵僕僕迴轉永欣寺,入得方丈禪房,先行凈了手,然後小心翼翼打開包裹,取出幾帖王羲之的書法攤放桌面,那辯才本是王羲之墨寶傳人,仔細看去,只覺眼前一亮,認得全都是真跡,不禁脫口言道:「蕭公子果然此言不虛,只可惜這些字卻非王羲之精品!」蕭翼一聽這話,假意氣得忙欲收起字帖,說:「禪師,學生敬你我交心,故不遠千里取家藏珍品讓你欣賞,沒想到禪師竟會說出這般話來,直令學生寒心。」辯才見蕭翼一臉不服的模樣,便低聲笑道:「公子可聽說過《蘭亭序》?那才是『書聖』的珍品也,待貧僧取來,讓蕭公子也長長見識。」言罷,轉身而去。

當晚,辯才果然帶來《蘭亭序》,當著蕭翼的面前鋪展開去,蕭翼手執蠟台,細細觀摩口中連聲稱讚,表現出愛不釋手的樣子,同時還向禪師連聲道歉:「自己年輕識淺,果然天外有天,實在欽佩的緊。」

一席話令辯才志得意滿,笑逐顏開,看罷多時收起《蘭亭序》,小心翼翼的轉回自己禪房,殊不知蕭翼自背後悄悄跟蹤尾隨。

之後幾天,蕭翼常常主動尋那辯才下棋、彈琴、談詩、論畫,倆人好的如同一個人相似,辯才自是樂在其中。恰巧某一天,辯才清晨出門講法,蕭翼假作不知,依舊堂而皇之入得禪房,左右沙彌知他是主持好友,無一人提防,蕭翼進屋後,查看一番,最後悄然從房梁取下《蘭亭序》揣入懷中,然後大大方方轉出寺門,騎上毛驢猛揮一鞭,飛快馳往長安向唐太宗報功,李世民見蕭翼順利完成任務,當下提升他為員外郎,賞千金。

可憐辯才和尚當晚回寺後,一見丟失了寶貝,氣得連吐數口鮮血,卧床不起,後來無奈託人報官。消息傳至長安,李世民擔心事態鬧大,派大臣手捧聖旨前往永欣寺,赦免辯才之前欺君之罪,額外賞他封口費綢緞三千匹,稻穀三千石,

辯才這才曉得一切全是皇上設的計謀,怕是此生再也要不回《蘭亭序》了,氣急之下沒過一年嘔血身亡。

李世民自從得到《蘭亭序》,龍心大悅,日夜把玩,駕崩前傳旨以《蘭亭序》殉葬。多年以後,五代梁國人溫韜任長安行政長官,他趁戰亂大肆派兵盜挖唐朝皇陵,因太宗昭陵堅固,溫韜帶人從埏(邊)道而入,俯見昭陵內富麗堂皇,不亞人間,

中為正寢,兩邊列石床,床上有一石函包有鐵匣,撬開鐵匣,內藏前世圖書多本,其中便有鍾繇、王羲之墨寶(或《蘭亭序》亦在其中),溫韜見了大喜,令人悉數盜取家中,自此《蘭亭序》真跡流落民間,成為史上一大千古之謎。

作者:

李廣,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鮮為人知!慈禧太后過春節的特殊嗜好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