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讀經典是為何?

不讀經典是為何?

不讀經典是為何?

不讀經典是為何?

不知道別人的閱讀歷程,就我而言,對經典很久沒感覺。

具體一點,十四五歲,魯迅不讀,大部頭的名著不讀,聖賢書更不讀,只讀民間故事和武俠小說。說起來,不怕笑話。我是《知音》和《婦女生活》的忠實愛好者,讀《故事會》到十八歲,後來看《笑林廣記》,大笑,這才低俗到家嘛。《故事會》的俗,沒那麼吸引人了。

也不是完全不讀經典作品,只是憑感覺。記得剛讀《西遊記》,七八十年代出版,有黑白插畫。序言二十多頁,很多「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這樣的大詞。不過,書好看。最喜歡第十三回,唐僧還沒有收孫悟空為徒。在雙叉嶺,山裡人家伯欽招待他,打獵,鍋灶都油膩透了,唐僧不吃,伯欽也很為難。老婦人就滾水燙了鍋,刷了又刷,煮山地榆茶,燜黃粱粟米飯。一直記得這個細節,覺得很美。讀《水滸傳》,覺得閻婆惜死得很冤。宋江向朝廷招安,造反志向都改了,竟遷就不了一個婦德略遜的女人。

上初中,老師說一定要讀四大名著。上高中,老師說國外名著也要讀。我還是憑感覺讀書,對名著更隔膜了,取而代之的是三毛、安妮寶貝、張愛玲和胡蘭成。在圖書館借到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和《禪是一枝花》,簡直頂禮膜拜,以為這就是世間第一等文章。唯一堅持讀的是唐詩宋詞。太美了,美是最大的誘因。又有誰能拒絕美呢?

至於其他經典,沒有人引導,也沒有人告訴美在哪裡,再加上青春期,急於渴望傾訴。那些重感覺,輕事實,甚至沒有故事情節,大段大段抒情類的書籍,成了主食。主食的意思是吸收最多。那副食是什麼呢?─名著。從沒有放棄閱讀名著,只是讀不懂。初讀席勒的戲劇,歌德的《浮士德》,嘩嘩翻頁,很焦慮,不是都說好嗎?好在哪裡啊?不敢問,問了也未必有答案。名著啊,真是「美人如花隔雲端」。

我們這代人,只要稍微有點文藝,一定都多多少少讀過安妮寶貝、張愛玲、胡蘭成或村上春樹。也有同學期期必買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文藝風賞》。但沒有讀過整本《論語》、《史記》的,大有人在。考卷上的課文分析,只是截取其中一段。

我們這代人,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都在勵志,而且是極其功利的勵志。家長說,你要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學校說,你必須考得好,才有好前途。社會詞太大,不敢說,生活過的小縣城,生活節奏緊趕慢趕。街道兩旁總是掛?許多「抓生產、抓經濟」的紅色條幅,建築工地上起重機的頭,像恐龍的頭,還有到處鳴笛、用色氾濫的載客汽車。是的,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的外在環境。我們的心理空間上佔滿了外界堅硬的、不容置疑的勵志標語。物極必反,喜歡感慨幾多的文字非常正常。是的,唐朝的邊塞詩絕不是閱讀的主流,五四運動時期的文章也不是閱讀主流。我們沒有唐朝人的乾燥明亮,更沒有五四人的激情洋溢。我們是被迫到角落的小凍貓,心理極度軟綿,甚至從沒有站起來過。

但凡經典,恰恰骨架結實,自有威儀。是我們太單薄,看不出經典的豐富,甚至沒有看一頁,心裡就排斥:又是諄諄教導吧?又是大道理吧?對不起,家長和老師都說過了,說得比你們還振振有詞。有時,怕極了振振有詞,振振有詞是中國人的專利。偏偏,我們想要的是不那麼確定,不那麼唯一,也不那麼自認權威的口氣。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權威沒那麼多好感了?

我是極愛讀書的人,同樣,書也很厚愛我。自覺讀書開竅,願意細細品讀名著是近兩年的事。名著是水,我是船,自然而然地托起。以前,名著是山,我是船,擱在山腳下,沒辦法上去。

不是自誇我現在就能把名著讀得多好,也不是厚古薄今,是終於認識到名著的精華,純度非常高。它們有一種力量打敗高考,打敗青春的濕答答,打敗中國的國情。更重要的是,名著讓人反思。縱然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也沒用放棄悲憫,給人出路。一是告訴你,你遇到的所有問題,名著中的角兒也有,可能比你還嚴重多了。別大驚小怪。二是告訴你,千辛萬苦,他們勝過了困境,很好,勝不過,凄凄慘慘。要是你,你會怎麼做?你如何也能勝過環境?

譬如《簡愛》,一個思想獨立的女人如何覓得真愛的故事。那段著名的宣言:「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么?」對照當下,哪個女孩比她還自信?那為什麼簡自信?我們普遍缺乏安全感?為什麼《簡愛》的最後一句話是:「阿門,主耶穌呵,我願你來!」原來《簡愛》是宗教文學,目的為宣傳基督教,《咆哮山莊》、《紅字》也是。簡的信仰大大地幫助了她。信仰讓她的真皮層以下也是自信的,人格也趨於完善。

譬如《復活》,名氣太大,不想讀。看著封面的托爾斯泰爺爺,白花花的鬍子,抗拒,又是道學家的面孔吧。偶然在中心書城,看到草嬰翻譯的《復活》。字裡行間,沒有任何的閱讀障礙,平白如話。最喜歡從罪惡感到救贖感的上升,馬駒馱?飛奔,風在耳邊呼呼響。

或許,過度推崇某一本名著跟只讀某類書一樣,都是少見多怪。

不是批判金庸,安妮寶貝、張愛玲和胡蘭成,或者青春文學。他們可圈可點之處甚多,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發聲。只是,舉目四看,我們這代人缺乏終生受用的美學主流、思想主流。隨?心智的成長,判斷力的增加,以前的書不再讀,經典的書有隔膜。這種斷層,很少人能夠跨過去。

我絕不認為我就跨過了斷層,也絕不認為讀了名著就可以跨過整個文化的斷層。更何況,比閱讀更實際的是人生。閱讀本身,作為一種知識儲備,轉化為動能,才是智慧。只是,我們這代人沒有高屋建瓴的東西,脫離蒙昧,受益一生,甚至傳為家訓。教科書不管用,家長的話也多有偏見。或許是信仰?或許是某本經典?不會脫離這個範疇。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書友二三事
蔡襄文集的最早刻本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