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謀取曹氏家族權勢時,為何曹操當年的那些下屬卻視而不見?

司馬懿謀取曹氏家族權勢時,為何曹操當年的那些下屬卻視而不見?

司馬懿謀取曹氏家族權勢時,為何曹操當年的那些下屬卻視而不見?

提起中國古代歷史的演變過程,可以用複雜二字來形容。朝代的不斷更迭,帝王的不斷更換都推進著歷史的車輪向前滾動。但最值得讓後人咀嚼的一段歷史,還非三國時期不可了。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而今天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曹操及其謀士司馬懿而展開的。

很多讀完《三國演義》的人都不禁感慨道,各路豪傑經過一番搏鬥,最大的贏家恐怕是要落到司馬懿的手中,這是為什麼呢?雖然曹操為人狡詐,可是他視才如命,最終憑藉自己的拼搏贏得了一席之地。可是在曹操死後,司馬懿篡奪了他一生的成果,所以說司馬懿是最大的贏家根本不為過。可讓人想不通的是,在司馬懿叛變曹氏家族的時候,曹操當年的那些老部下為什麼不阻止,說不定能力挽狂瀾呢?其實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由於曹操性格謹慎,不願意輕信他人,所以儘管作為曹操的老部下,也並沒有得到很大的重用。長此以往,這些老部下心中難免會產生怨氣。遇到那些淡泊名利的部下還好說,要是遇到那些功利心很重的部下就難說了。而司馬懿就是揪住了大家的憤懣心理,為自己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就拿當時的太尉蔣濟來說,他親自為司馬懿當說客,給曹爽寫了一封勸降信,沒想到曹爽還真的信以為真,將整個朝氏家族置於岌岌可危的地步。

這第二個原因也離不開曹操本身的性格。曹操雖然非常多疑,但是他愛才的這個特點還是眾所周知。在曹操執政掌權期間,他不論家庭出身,只要有才能他就重用,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一大部分的寒門弟子被提拔起來。這樣一來,龐大的士族勢力就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司馬懿又抓住了這個機會,他自己本身就是士族最大的代表,又怎麼會讓士族的利益受損呢?所以曹操當年很多的老部下都是看中這點,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司馬懿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贏得人心需要做什麼。別人最不想要的他全都割捨,別人最想要的他全都奉上,這讓別人怎麼忍心拒絕呢?其實忠誠二字也是相對而言的。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像關羽一般誓死救主,明智的人會看準時機及時換船。曹操那些當年的老部下也知道背棄曹操、擁護司馬懿是不道德的,可是沒有人願意拿前途當做賭注。

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司馬懿叛變曹氏家族時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由於長期得不到重用以及自己的利益得到侵犯,曹操當年的老部下其實早就想換一換主人了,而司馬懿又看準了這個好時機,一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劇情就此上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朱談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史上最有才華的三位奸臣,雖然作品家喻戶曉,人品卻被人唾棄
清朝滅亡後,殘留的兩萬禁衛軍何去何從?北洋政府是這樣安置他們

TAG:小朱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