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低層次的父母做不到這件事,家長這樣做才能培養出高層次的孩子

低層次的父母做不到這件事,家長這樣做才能培養出高層次的孩子

文 | 齊麗娟

如果有家長看過繪本《媽媽發火了》就能得知自己在孩子面前發泄情緒時,是什麼樣子,繪本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小山的孩子,媽媽會在她吃雜醬面的動作過大時發火、會在她在浴室里玩水時發火、會在她因畫紙不夠用而把顏料塗在牆上而發火,在小山的眼中發火的媽媽像噴火的巨龍一樣讓人害怕。

其實家人的情緒化在孩子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孩子犯的錯誤多麼罪無可恕,而是因為父母們本身有情緒,孩子正好撞在槍口上成為了發泄情緒的垃圾桶,長此以往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他們變得敏感、小心,很難得到快樂。

有人把這種喜歡把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的父母稱為「低層次父母」,他們難以自控,以自我為中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就是善於自控的「高層次父母」,他們面對孩子的問題、錯誤時,願意思考出更加有效、科學的解決辦法,他們甘願在孩子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讓孩子在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的時候慢慢改善自己。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父母的層次。

人們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控制不好,就如同「踢貓效應」一樣,負面情緒在傳染,可是誰又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後那隻貓呢?而有自控力的人能夠立即遏制負面情緒的蔓延,避免無辜者受到傷害,因此才能被稱作「高層次」。

相信不少家長自己也知道不能用壞情緒面對家人,但是很難克制住自己的脾氣,這樣的家長可以試一試以下的自控方法:

1、轉移注意力。轉化情緒,專註於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2、釋放情緒。可以通過哭泣、交流等方式把情緒宣洩出來;

3、弱化情緒。不去想那件讓自己有情緒的事情,等情緒弱化之後再想辦法解決;

4、包容。用廣闊的心胸包容痛苦,採取不計較、無所謂的想法避免情緒化;

5、換角度。換個角度思考讓自己痛苦的事情,獲得全新的認知和追求之後,自然不會再有情緒。

相信不少父母自己也知道控住不好情緒會有很多壞處,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你的情緒在敏感的他們來看是一件大事,決定著自己的遭遇,別讓自己的孩子在這麼小心翼翼的,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提高自己的層次,也是助力孩子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准爸媽都應該看看,孕婦生氣,受罪的可是胎寶寶
孩子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合適?2歲和3歲之間,相差半年影響就很大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