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趕超蘋果」的任務 國產手機廠商能在2019年完成嗎?

「趕超蘋果」的任務 國產手機廠商能在2019年完成嗎?

【手機中國】紅米Note 7和小米9兩場發布會,讓小米在2019年伊始便賺足觀眾眼球。而隨著小米9發布會的臨近,小米官方的宣傳熱度也逐漸升高,大到高管小到基層員工都不忘在網路上刷屏「米酒」。今天,微博上甚至出現了「榮耀熊軍民PK紅米盧偉冰」的橋段,網友大呼「吃瓜吃到停不下來」。

但今天我們並不想把眼光放那麼校從品牌層面看,榮耀和小米一直是國內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兩大巨頭,小米對早期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榮耀則後來居上,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再將眼光拉高的話,榮耀和小米都是國產手機品牌的代表,在三星和蘋果這兩座國際品牌的大山面前,榮耀和小米們肩負著同樣的使命。喊了這麼多年的「趕三星超蘋果」口號,國產廠商們在2019年也不會停下來。只是,誰又能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呢?

降價的蘋果也是蘋果

「iPhone降價,銷量飆升」的新聞在今年年初刷屏過,這是蘋果史上十分罕見的帶有官方色彩的降價行為。為此有人認為,蘋果對iPhone降價,就是因為iPhone在國內賣不動了。

的確,去年9月連發3款新iPhone的蘋果,並沒能挑起國內消費者的搶購熱情,激進的定價策略被認為是iPhone銷量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因此回到價格這個因素上來,「iPhone降價,銷量飆升」恰好說明的是:國內消費者並非對iPhone失去了興趣,而是因為iPhone賣得太貴。在面對iPhone時,榮耀和小米等國產品牌手機的一大優勢便是親民的售價。當蘋果試圖通過降價來彌補銷量時,國產高端機型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iPhone XR

綜合來看,iPhone並不是完美的智能手機,但在同樣價格下消費者傾向選擇iPhone的情形,卻赤裸裸地暴露出了國產手機和iPhone的差距。這些差距到底在哪些地方呢?我想三言兩語難以說清楚。比如,iPhone有紮實精細的設計做工,有頂尖的硬體性能和拍照,有穩定流暢的iOS系統,有統一體驗的軟體生態,有專業的售後團隊,還有頂尖品牌價值的蘋果品牌做背書等。更讓國產手機廠商難以企及的是,當他們在海外市場想盡辦法披荊斬棘的時候,蘋果用一台高度全球化的iPhone就可以打動全球各地的消費者。

蘋果再也不能高枕無憂了

蘋果縱然有自己的優勢,國產手機廠商也有需要追趕的地方。但和幾年前不一樣了,蘋果閉著眼睛都能把iPhone賣出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IDC和今日頭條的權威數據均顯示,蘋果雖然在2018年保住了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的位置,但市場份額卻有所下降。

此前在《誰動了蘋果的乳酪?這份權威數據把一切都說明白了》一文中中我們便強調過:蘋果曾是手機行業創新的代名詞,然而iPhone XS系列和iPhone XR給我們帶來的驚喜並不多。反觀國產手機品牌,徠卡三攝、VOOC閃充、光電屏幕指紋、GPU Turbo等都是硬實力的體現。

2018年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圖源IDC)

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品牌豐富的跨界合作、營銷形式,以及對線下體驗店建設的重視,都彰顯出蘋果不夠接地氣的一面。這些年,國產手機廠商不斷積累經驗,技術創新成為一股新潮流。

回顧2018年,華為依靠徠卡三攝霸榜DxOMARK,這是國產手機第一次站在手機拍照的世界之巔,P20 Pro掀起漸變色「色彩革命」,Mate 20 Pro搭載反向無線快充等,都彰顯出這家國際手機巨頭的硬實力。與此同時,榮耀在2018年也迎來了「技術爆發年」,拿榮耀V20舉例,它在全球率先推出魅眼全視屏設計,麒麟980、Link Turbo全網路聚合技術、4800萬像素AI超清拍照等數項創新技術和硬體足以引領2019年的手機市場,被稱為「2019年旗艦標杆之作」。

榮耀V20

OPPO和vivo在去年下半年均不約而同地削弱了明星營銷的力度,OPPO用4年時間打造的Find X技驚四座,老外在體驗現場連連喊「wow」;vivo則猶如脫胎換骨,大打技術牌,無論屏下攝像頭還是升降式攝像頭等,都成為兼具實用和創新的產物。

vivo NEX旗艦版

小米的進步同樣讓人印象深刻,MIX 3等一系列機型進入一流拍照手機行列。即將發布的小米9是小米首款三攝手機,目前官方對它的拍照水平表現得相當自信,高管甚至在微博上和友商diss,不過其真實實力只能等待發布會才能揭曉。

小米MIX 3

良性競爭才能共同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年初紅米Note 7發布會上,雷軍便喊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號,到小米9更是祭出「戰鬥天使,為你而戰」。有媒體甚至解讀,小米這是被逼急了。

冷靜下來分析,踩著友商宣傳自家產品並不是一件好事,小米雖不是第一家,這甚至是國產手機發布會的「傳統節目」,但在2019年手機市場競爭再激烈一個程度的形勢下,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並不利於國產手機廠商的共同進步。

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樂於看到國產手機廠商之間的良性競爭。不打口水仗,用產品說話;不為了銷量和流量而做虧本買賣,讓品牌失去持續增長的動力;不搞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不利用手段來達到目的,造成國產手機陣營的內耗……

只有國產手機廠商齊頭並進,才能縮短與蘋果和三星之間的真實差距。

總結

不久前發布的《今日頭條2018年手機行業白皮書》指出,國內手機品牌歷經十年「冷板凳式」的技術研發投入和供應鏈積累,終於在2018 年迎來了全面的產品爆發。不得不說,2018年手機行業的精彩程度讓人始料未及,以華為、榮耀、OPPO、vivo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不斷為消費者奉上驚喜之作,它們或是技術,或是量產手機,或是概念產品,甚至是營銷案例。

從小米9和三星S10的發布會開始,2019年手機行業大戲將逐一上演。對於國產手機廠商而言,我們心中期待的「趕超」並不單單指銷量,而是實實在在的硬實力。只要我們不斷重視技術創新,不斷投入研發,減少「內耗」,總會有趕超任務圓滿完成的一天。到那時候,還管到底是誰完成的任務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中國 的精彩文章:

LG G8 ThinQ全新黑科技曝光 音樂愛好者的心頭好

TAG:手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