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1948年11月25日,國民黨黃維第十二兵團被中野部隊合圍於雙堆集附近。

三天後,包圍圈再次被壓縮。黃維攻擊失敗,竄逃又無希望,志海下令官兵趕築堅固的環形防禦陣地,等待援軍。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賡受命為圍殲黃維兵團的東集團總指揮,統一指揮4、9、11縱及豫皖蘇獨立旅,準備發起總攻。

在爭奪戰中,黃維每天以一至三個有力團,配以戰車和大炮向外出擊,妄圖奪回已失去的陣地,均未得逞,但是在最初兩天,陳賡所部也付出了較大代價,傷亡大。

面對這種情況,陳賡認為敵軍已構築環形防禦陣地,形成了較堅固的防禦體系,而解放軍進攻的地形開闊,在壓制不住敵火力的情況下,單憑勇敢,靠血肉之軀,是抵擋不住對手的強大火力網,過去用以制勝的急襲和強攻方法都難以奏效。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停下來扎紮實實地搞近迫作業和火力準備。

可是,總部已經下達了總攻時間。陳賡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出來,有人說:「總前委的命令已經下達,我們還是應該馬上執行。」眾人變得左右為難。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陳賡說:「我們本著為黨負責,為戰士負責,為勝利負責的精神,由我再向總前委提一提!」

經過他的爭取,總部同意把攻擊時間推遲到30日黃昏。

30日,迫近作業還沒完成,東集團按總部的指令發起了攻擊。

不料,攻擊戰鬥再次受挫,其中11縱和4縱第13旅雖然攻佔了小張庄並取得殲敵千

人的勝利,但傷亡很大。

陳賡見狀,不得不命令部隊立即停止繼續攻擊,又硬著頭皮要求完成近迫作業,再去發起總攻。

總前委表示研究後再定。

當日深夜,總前委就陳賡提出的問題正在熱烈討論。華野的粟裕來電話向陳毅彙報。陳毅趕緊攔住他:「你先別彙報,我要先問你一個問題,現在圍殲黃維兵團在打法上有兩種設想,一種用野戰進攻的辦法,經過一定的火力準備,接著就發起衝鋒,這個辦法快,但幾天攻擊不太順利。另一種打法就是搞近迫作業,挖交通壕,把衝鋒出發地和火力陣地盡量提前,經過周密的火力準備,然後發起衝鋒,這個辦法把握性可能要大些,但需要準備時間。你認為哪一種辦法好?」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粟裕毫不猶豫地說: 「只能用後一種打法!我們在碾庄打黃百韜兵團,開始也是用第一種打法,傷亡很大,攻不下敵人的陣地,後來改用後一種打法,搞近迫作業,才殲滅敵人的。黃維兵團的戰鬥力比黃百韜兵團強多了,中原部隊只能搞近迫作業,不能急。」

陳毅於是放下了電話,對眾人講了粟裕的戰法。

這一下方案馬上定了,並且不僅東集團,西集團、南集團都停下來先搞近迫作業。總攻的時間改為12月5日。

結果,到了12月5日,總攻第三次推遲。

為什麼?

問題還是處在迫近作業上。

淮海戰役中總攻雙堆集敵軍,為何三次命令已下達又取消?

華野7、13縱因為進入陣地晚,搞迫近作業需要時間,於是只好又推遲至12月6日17時。

經過三次推遲,解放軍終於從被動轉入主動,總攻打響後,東集團猛打猛衝,只用兩個小時,就全殲守軍14軍10師兩個團,在黃維的防禦體系中打開了一個缺口。此後,戰鬥順利發展,黃維集團終於全軍覆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嬋稚翎 的精彩文章:

淮海大戰中解放軍的統帥部,設在什麼地方?敵人做夢也想不到!
日軍強迫中國人帶路,他們故意把小旗插反,敵人被殲好幾百!

TAG:嬋稚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