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國人遺忘的重要陣地:美歐資本主導30年,中國已吹響反擊號角

被國人遺忘的重要陣地:美歐資本主導30年,中國已吹響反擊號角

文 | 戎評說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戎評

(ID:rongping898),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一首歌曲、一部電影,實際上就是一場政治課。」作為宣傳陣地「無產階級不去佔領,資產階級就必然去佔領!」


——毛主席

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一騎絕塵。

上映首日,票房順利過億;4天,過10億,逆襲登頂;6天,突破20億,中國影史新紀錄就此誕生。

賀歲檔眾星雲集,「小破球」票房登頂,質量可見一斑。在微博上,知名大咖卡梅隆,也為它轉發點贊。

茶餘飯後,「小破球」在輿論場里爆燃,捧的贊的、摔的罵的,兩邊吵得不可開交。

尤其豆瓣上面,沒看電影就給差評的、高贊好評改差評的大有人在。輿論場上魚龍混雜,豆瓣也成了「暴風眼」。

但有一點沒有爭議,也不會有爭議。在中國科幻影視的一片荒蕪中,《流浪地球》啟動了中國文化產業騰飛的引擎。

這些年,我們完成了經濟崛起,完成了軍事崛起,但文化始終處於弱勢。文化的弱勢,就是話語權的弱勢,價值觀的弱勢。

時至今日,國際輿論主導權,就是下一個需要我們去奪取的陣地。



中國人的硬科幻

戎評和家人一起去看了「小破球」,視覺上的震撼一點都不少。

從地面公路開始,沿著山的礦區向上,蔓延到行星發動機全貌,最後拉高到大氣層外,將整個地球展現出來。

行星發動機的外部結構以及噴口細節,都給出了最為完整的視覺,也令戎評感受到了數量上的震撼。

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機械外骨骼、冰封上海、引爆木星……都令戎評印象深刻。

這些特效,並不比好萊塢電影差上多少,但畫面的進步卻不是最令戎評感動的。

過去十年,國產科幻片並不少。但有的是典型的「拿來主義」,照著好萊塢劇本依葫蘆畫瓢,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有的是典型的「換皮」,將愛情片生搬硬套,弄出個「四不像」。

一直以來,國產科幻電影都不能講好一個故事,尤其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小破球」不同,郭帆、龔格爾和大劉一起,講了一個中國式的科幻故事,一個好故事。

它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特點,有三處。

1、家園

2016年,初步敲定劇本的郭帆和龔格爾找美國人合作。雖然沒能談妥,但老外卻對劇本很感興趣。他們覺得驚奇:為什麼在中國人的劇本里,災難來臨時要帶著地球跑路?

好萊塢的內核是什麼?是放棄家園,是個體的流浪與自救。看看《星際穿越》,最後地球沒動,主角一行走了。

但我們的硬科幻不同:

2500年的流浪之旅,100代人的努力,永不放棄的家園。

這是一個好萊塢聞所未聞的點子,一個充滿中國味的點子:我們是否有勇氣,帶著地球去流浪?

我們就是這樣,一代代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愛這土地愛得深沉。愚公移山,家國情懷,淋漓盡致。


 


2、集體

好萊塢的劇本里,個人英雄主義是永恆的主題。《流浪地球》不同,特別是「

飽和式救援

」這個詞,讓戎評深受打動。

這是什麼救援?只有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才能實現的救援!98年大洪水、汶川、玉樹……一場場災難,一次次搶險,是我們特有的經驗,也是我們特有的文化。

片中的CN171-11救援隊,事實上沒能完成任何一件任務。去杭州,杭州地下城已經被岩漿淹沒,去蘇拉威西,抵達時已有其他救援隊捷足先登。

直到最後,CN171-11也沒能獨自啟動發動機撞針,而是依賴著多國救援隊的力量。但這就是集體的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覽無餘。

3、英雄、責任與犧牲

《流浪地球》里,所有角色都沒有超越極限的能力,每個人都只能辦到力所能及的事。

沒有美式的超級英雄,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在MOSS的計算中,地球脫險的可能性是零,但就是這麼一群普通人,讓「奇蹟」出現。催生這些英雄的,就是「責任」。

CN171-11隊員的犧牲、劉啟的決斷、「中國心」的援手、劉培強的前進三,甚至是劇中沒有「露臉」的聯合政府,一切圍繞的都是「責任」二字。

這份「責任」是什麼?人類的存續。大劉筆下的文明觀很簡單:人類是文明的載體,沒有人類,就沒有人類文明。

劉培強死去,劉啟活了下來;韓子昂死去,韓朵朵活了下來;老何死去,李一一活了下來;王磊死去,周倩與CN171-11其他隊員活了下來。

這是什麼?這就是傳承,是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是「小破球」里最為重要的「責任」。

因為責任,所以慷慨赴死。



一部電影,一堂課

歷史從來不會由某個「事件」去推動,但在任何歷史的節點上,「事件」卻是一個標誌。

105年前「薩拉熱窩的第一槍」,82年前「走失的日本兵」,73年前「丘吉爾赴美進行的演說」……每個事件背後,都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現在,《流浪地球》引爆了票房,引爆了輿論,也引爆了我們的文化產業。它就是一個「節點」,一個嶄新的「大勢所趨」。

電影是什麼?是娛樂,是文化創造,也是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國際輿論戰場上極為重要的陣地!

上世紀至今,中國聲音在國內和海外的輿論環境中,小的不可思議,位置低的嚇人。並不是我們丟掉了陣地,而是那些年我們根本就沒機會去佔領。

曾經的中國電影,且不提故事拍得好不好,但大多數觀眾是不買賬的。

科幻片,道具簡陋,場景單調,特效五毛;愛情片,除了懷念上個世紀,就是走小鮮肉,走流量,唯獨不走心。反應現實的影片數量稀少,直到《我不是葯神》才算是出了頭。

過去,好萊塢電影就是主流。

10年前,《2012》和《變形金剛2》的國內總票房均超過4億,分列當年冠亞;


9年前,《阿凡達》以超過13億的總票房,成為中國首部突破10億的電影;


8年前,《變形金剛3》、《功夫熊貓2》和《加勒比海盜4》力壓《金陵十三釵》和《建黨偉業》,將前三名收入囊中。

這些年,我們提到電影,就繞不開好萊塢,繞不過奧斯卡。同樣的,許多國人也接受了所謂的「西方思想」。

尤其是許多年輕人,還沒經歷社會的磨礪,就將電影里的一切當做「信條」。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V字仇殺隊》,多少公知帶路黨都在裡面找「名句」:

「這張面具之下不止是肉體,這張面具之下是一種思想,克里蒂先生,思想是殺不死的。」


「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害怕它的人民。」


「我們被教導要記住思想,不是人。」

有的人是沒腦子,以為電影就是現實;有的人則沒良心,將電影的一切套進現實。沒有人,哪來的思想?究竟是「以人為本」,還是「以思想為本」?

這幾年,風向總算是變了。《流浪地球》之前,有《戰狼2》,有《紅海行動》,這些國產片的成功,讓我們的聲音,至少在國內的聲音變大了。

這是什麼?這就是變化,是我們軟實力強起來的信號。

《流浪地球》填補的,是國產電影最後一個空白。科幻電影是什麼?是對未來的探索與展望,是用我們的文化來虛構一個具體的世界。


一部電影就是一堂公開課,用一種文化構建一個世界,用一個故事去普及一種價值。

星空、未來、科技與救世,外國人能做的,中國人也能做。這是什麼?這就是文化自信。

與此同時,有的公知是跪久了,不知道怎麼站起來;有的則早成了帶路黨,想著維護「外國爹」的話語權,鉚足了勁去貶低《流浪地球》。

這些人在輿論場上各路出擊。有的雞蛋裡挑骨頭,搞雙標「跪舔」好萊塢,卻噴「小破球」不是科幻。有的更加隱晦,拿影片里的背景設定說事,通過抹黑《流浪地球》來抹黑中國。

「小破球」的影評,儼然已成為2019年的首場輿論陣地爭奪戰!



輿論,一個不容有失的陣地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恩格斯也曾指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使社會主義成為科學,而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的核心,恰恰就是『社會關係』。」

「社會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輿論。

1、輿論,國家與價值觀的基石

我們都是輿論場的一員,但輿論卻是不可忽視的戰場。可要說輿論為何如此重要,必須要明白輿論是如何從個人影響集體的。

無論古今中外,認識世界就是在獲取知識。但知識是如何獲取的呢?方法是眼睛看,耳朵聽。但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關乎輿論了。

一個人的生活範圍,大多是門前幾里路,所見所聞不過方圓幾里地。一個人的交友範圍,把所有認識的人加起來,也不過幾百上千人,能聯絡的就更少了。

實際上我們能直觀把握的範圍,在世界地圖上還填不滿一個像素點。但世界要大得多,全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怎麼去了解的?輿論。

傳統媒體、網路社區、社交朋友圈……我們看世界的方法要多少有多少,但看到的一切,都由輿論來決定。

流量明星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大多數小鮮肉有什麼能耐?要演技沒演技,要內涵沒內涵,唯獨有的就是流量,以及流量撐起來的輿論。

簡單來說,

輿論構築了我們個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到主流價值觀,也就是國家的話語權。

2、輿論與話語權

在國際社會,誰能操控輿論,誰就掌握了話語權。

在輿論領域,我們和老美的差距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國際輿論上,美國人多次通過輿論推翻了網路不設防的國家。

目前,白宮也將矛頭對準委內瑞拉和伊朗,特朗普和其他美國高層在推特上的發言,是一個很強的信號。而這,就是話語權的表現。

同樣的,外國媒體,尤其是跟著美國人的那一幫子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力度一點都不小。

也正是這些外媒,讓外交部新聞辦大過年的都忙忙碌碌,不斷核實他們提的問題。結果,全是些毫無根據的謠言。

年前年後,外交部幾場例行記者會上的表現,我們是有目共睹。很累,也很無奈。

外媒黑中國成癮,體現的就美國國際輿論霸權。

3、輿論,難以挽回的損失

對於輿論,不少人不理解它究竟是何物,更多國人則覺得無所謂。

一方面,我們過的好不好,是冷暖自知的事。外媒再怎麼貶低,也不能把我們穿好的秋褲給說沒了。

另一方面,是金子總會發光,內斂與深沉不會改變自身的體量。我們只要能自己做好自己,外面總會看到中國的崛起。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外媒對我們的抹黑,讓我們承受了巨大的戰略損失。遠的不提,僅僅只是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口,就曾因此停工18個月。

2015年3月,是歐美等國主導的國際輿論,喚醒了斯里蘭卡人民對外來者的複雜情緒。他們曾被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了450年,也因此恐懼我們的到來。

西方媒體炒作的「債務問題」,揭開了斯里蘭卡昔日的傷疤,也令我們的戰略投資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科倫坡如此,皎漂港也是如此,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事實上,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從來沒有「債務問題」。

可正是話語權的缺失,令我們無端地背上了莫須有的黑鍋。



輿論陣地,從奪回本陣開始

輿論陣地是如此重要,我們必須將之奪回。不過,攘外必先安內,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

當務之急是什麼?是正本清源!國際輿論主導權的奪取,必須從本身抓起。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都亂成一團,還怎麼發出共同的聲音?

中國太大,人口眾多,總會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這恰恰給了公知美分帶路黨們,一個散布謠言、扭曲價值觀的肥沃土壤。

40年前我們就說要「摸著石頭過河」,有的人摸了40年石頭,忘記了自己要過河。真到了我們快「過河」了,他們還惦記著那些「石頭」。

有的公知,是沒能跟上時代變化;有的,卻是不願意看到時代變化。只有在輿論里把時代給固定死了,他們才能一直控制話語權,攫取更多利益,撈更多西方「救濟糧」。

這些所謂的公知們,真到不知道我們活在怎樣一個時代嗎?只要眼睛不瞎,耳朵不聾,良心不黑都會說:一代人的時間,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用真相與實力,滌盪這些公知美分帶路黨,為被公知荼毒的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而《流浪地球》的出現,正是我們的迫切需求,也是這個時代的特徵與縮影。

誠然,一部電影,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但埋下的是一顆種子。它埋在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等待時機來臨就會生根發芽。

這就是價值觀,真真正正中國式價值觀,屬於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什麼?是對歷史的傳承,一種文化與身份的認同。也是對未來的選擇,一種無法磨滅的希望。

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也擁有五千年的

家國情懷

。這種情懷不曾隨著時光流逝,而是一壺老酒,越陳越香。

無論是歷史還是未來,我們都不需要所謂的「超級英雄」。每當面對危機,任何普通人,都甘願

捨生取義

,都能是真正的英雄。

只有我們才會構想出一個全世界合作、百代人才能完成的超級工程。也只有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

愚公移山

」,真正明白何為「

人定勝天

」!

「小破球」來了,和它一起來是一場人民群眾的「輿論戰」。再多的人罵它笑它貶低它,卻攔不住更多的人喜歡它,願意用電影票來投票。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洞察 的精彩文章:

這群中國小伙帥倒全世界,摘下頭盔的那一刻,全場沸騰!
我給敘利亞的朋友看中國除夕的視頻,他哭了......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