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觀念里,圓滿才是美,我們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不喜歡悲劇。

但往往一旦有人能夠很有意境的來描述起殘缺或者不圓滿的時候,給我們的震撼遠遠超過一個平淡無奇的大結局。

比如說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中國人是這樣認為,在這點上,西方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缺角的美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義大利設計師Alessandro Busana設計了一系列切線(cutline)傢具,圍繞著一般傢具款式,進行了大膽激進的「切割」概念設計。

每一款傢具都有一個平整的切口,並且裡面的結構也非常巧妙地像是本真的傢具原有的結構,可以喚起人們對其一種非常強烈的審美情感,一種缺憾的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缺角設計的傢具木材通過外皮來展示自身的美,這層外皮蘊含了材料的本質。設計這組產品的出發點既簡單又必要,傢具中清晰而準確的切割線表現了動態的美感,揭示了隱藏在傢具內部的豐富內容。

CUTLINE異型陳列櫃設計,強烈的審美個性以及功能多樣性在CUTLINE異型陳列櫃中增添了不少的附加價值。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簡潔是該設計方案最重要的一點,在視覺上 AlessandroBusana 和他的團隊則使用了「剪切」這樣一種設計概念,使設計能在簡潔設計的前提下有一個更好、更多的空間支持。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剪切」概念還有另外一重意義在於傳統的形象櫃使用都是全封閉式的,在鐘錶和珠寶類的櫃檯中主要是用於安全的考慮,但在服裝行業的形象櫃中通體開放式設計,則是對品牌透明性的一種闡釋。


破裂系列

一個好的殘缺與悲劇往往能夠給人們更好的關於美的欣賞,芬蘭設計師Jalmari Laihinen創造的 「破裂系列」傢具便將這樣一理念融入了他的設計當中。來自芬蘭設計師 Jalmari Laihinen 便把這一理念融入到了他的設計之中,之後向大家呈現了這一系列的傢具。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作為同一系列的作品,它們有著一處共通之處,即是在座椅的連接關節處的裂紋斷裂了。

這樣的效果當然不可能是製作工藝上的馬虎,設計師就是想是將一塊木板生生的掰裂,將一種破碎的不完整美麗呈現給大家。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當然,作為設計的重頭戲,設計師在這處看似簡單的斷裂木板處理還是非常的讓人稱道的。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首先在木材的選用上設計師就沒有選擇那些硬木板,還是選用的軟質木板,這樣在掰斷木板的時候,木刺很少,經過設計師的修整留下來的都是手指可以觸摸到的柔軟,一點也不用擔心使用這樣的家居會有受傷的可能性。

少了兩條腿讓它們擁有更多

這系列名為Doppio Gioco的傢具,主題是一些只有兩條腿的木質圓桌,為了讓它們站起來,就要依靠另一部分東西。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來自法國的設計工作室5.5的幾位設計師為它們找來了各式各樣的另一半:鳥籠、檯燈、置物架等等,這讓原本殘缺的圓桌一下子從無法自理轉化為多功能物件,這讓人非常有驚喜。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補丁傢具

Alon Dodo是個崇尚不完美中完美的設計師,這系列「補丁傢具」充分體現了設計師的設計原理。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這一系列由Alon Dodo手工打造,採用天然橡木、楓木和美國黑胡桃木為主要材質,用自然風乾的手法讓木材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汁原味。

Alon Dodo相信這些清晰可見的裂紋、刻痕或者「不完美」之處絲毫不會影響傢具的美感。

殘缺不一定是遺憾,而是另一種美感!

看來補丁要是打的高級,也會變成一種藝術啊。

殘缺的不一定是遺憾,是別樣的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