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府陷「數據造假」醜聞,連日本央行都誤導了?安倍路在何方
新聞
02-16
安倍深陷的所謂「統計門」確切的說不是「宏觀經濟數據」統計,而是「每月勞動統計」。日本宏觀經濟數據統計是由日本總務省統計局負責的,而「每月勞工統計」是由厚生勞動省負責的。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定聯繫,但是並不是一回事。前者反應的是日本經濟整體運行情況,而後者則是通過對勞動工資和就業變動情況的調查,形成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給付額的計算基準。
摩根大通證券日本公司的高級經濟學家Masamichi Adachi甚至神補刀:日本統計數據的可靠性,特別是GDP和其他重要數據的可靠性非常低。甚至在這一次醜聞發生期之前就是如此!
這次數據門事件,對於安倍的經濟學是一個打擊,但是打擊最大的還是對於日本銀行,而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認為的誇大了工資增長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如今安倍執政進入了第七個年頭,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前途未卜。首先,拉動日本經濟增長的出囗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增長放緩,必將對日本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產生很大影響。近來就有日本不少大公司紛紛下調了對2019年3月財年的預測,銷售額和利潤均雙雙大幅下跌。日本內需依然疲軟不足,在消費稅提高和削減社會福利的預期的負面影響下,國內的消費將受到進一步的壓抑。東京奧運會的「特需」已經消化,沒有新的增長動能出現。


TAG:賣報的小行家阿拉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