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吃更有營養?錯! 這三大問題你肯定不知道
吃蔬菜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維生素C,總所周知維生素C在高溫下,會損失其部分營養成分,那麼,
避免烹飪蔬菜,生吃蔬菜會不會更好呢?
1
生吃蔬菜反而吃得少
事實上,
人體所能吸收的維生素,更多來自於烹飪後的蔬菜。
中國人習慣熟吃蔬菜的結果是,
我們每天攝取的維生素C,一直是足夠甚至超過標準的。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表》上提倡:
每人每天一斤蔬菜即可。
如果做熟了,一斤蔬菜沒多少,一般人都能吃夠。但是如果是生的,毛毛扎扎的一大堆,又加上沒味道,未必全能咽下去,雖然烹調過程中維生素要損失。
但只要吃夠一斤,最終留下的維生素仍舊能滿足每天身體需要
,這個建議表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熟吃時的維生素損失問題,才給出了一斤的菜量。
更何況,
蔬菜中的一些營養素也是做熟之後才能被吸收
,比如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這兩個物質現在被認為抗氧化效果非常好,能防癌,抗衰老,但胡蘿蔔和西紅柿,必須要做熟了之後,這兩種物質才能被吸收。
2
生蔬菜消化耗能多
生吃蔬菜的時候很多人覺的胃裡涼,不舒服,這是中國人的體質特點,畢竟我們不像歐美那樣的食肉民族,而現代營養學是在歐美人體質上形成的,所以沒有照顧到中國人的體質特點。
消化食物時,先要把食物預熱到與體溫相當,體內的生物酶才有了活性,才能開始消化食物。
如果是含水量很高的生蔬菜,預熱時就需要很多的能量,如果這個人已經能量不足,平時就經常胃裡發涼,怕冷怕風,他消化生蔬菜的能量消耗又要增加,
最終的結果就是消化不良在前,本身能量損耗增多在後
,而後者就是中醫說的「脾胃虛寒
」,這是中國人體質中最常見的,甚至是很多慢性病的基礎。
3
生吃蔬菜有毒素
像是大白菜,紫甘藍,油菜,蘿蔔,花椰菜、捲心菜、西蘭花、芥藍等,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它們含有一類抗氧化物質:
硫苷
。在某些條件下,硫苷會水解生成異硫氰酸鹽,後者可抑制甲狀腺對碘的吸收,由此引起甲狀腺激素生成障礙,導致
甲狀腺腫大
。
這種物質只有經過加熱做熟之後才會去掉,所以,如果你本身的食物中缺碘,偏偏又相信蔬菜生吃才有營養,不僅經常生吃這些十字花科的蔬菜,而且還配上富含類黃酮的水果,比如蘋果、梨、葡萄、橘子等,在黃酮的作用下,甲狀腺問題就可能加重。
而這些條件,在一個「講究養生」
,喜歡吃素,但又不太懂醫的女人身上很容易湊齊
,這也許就是現在女性甲狀腺問題嚴重的又一個新因素吧。
END
「八珍丸」——乾隆的長壽秘訣
一丸含有「紅豆、薏米、蓮子、百合、山藥、茯苓、芡實
」8味藥材,可改善濕胖,健脾養胃,補血益氣,瘦身養顏。
||圖片來自網路,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
||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
向我諮詢
||
點擊
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
給我【好看】
你也越好看!


TAG:健康新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