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過分節儉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家長要把握好分寸,不然對孩子可不好

過分節儉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家長要把握好分寸,不然對孩子可不好

現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很多家長觀念仍舊沒有改變。為了讓孩子有節儉的美德,從小就開始培養他。勤儉節約的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也必然是一個品德高尚,在生活上懂節制的人。從小受到這樣教育的孩子,長大了也一定不會揮霍無度,不懂節制。雖說節儉是好事,但人總要跟著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要是父母什麼也不管,只顧著勤儉節約的話,不僅家庭過得不幸福,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

小虎的媽媽在物質匱乏的家庭里長大,對錢和物看得非常重要。心底里通過省吃儉用彌補青少年時期因為缺衣少食的恐懼,就這樣她一直教育小虎出門在外一定不能讓別人佔了便宜,還總是在小虎的面前抱怨家裡有多窮多缺錢。甚至於在小虎的一些必須的消費上精打細算,斤斤計較。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還在上小學的小虎心底里非常自卑,老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甚至低人一等,在學校里不願意和同學交流,不肯參加任何學校活動,養成了孤僻沉默的性格。

父母所標榜的過分節儉很多時候都是對孩子的道德綁架,用對傳統美德的錯誤認知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那麼過分節儉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1.愛佔小便宜

從小被教育過分節儉的孩子,就會形成內化於心的不良品行,愛計較蠅頭小利,愛佔小便宜不允許自己吃一點點虧。看見好處也是能占則占,不懂得分享也毫無感恩之心。那些貪圖小利、小財的人往往無法成就大的事業,也無法走得長遠,就算僥倖取得一些財富,也會很快散盡。這就是從小在過度節儉父母的影響下,孩子長大後可能形成的人生格局,對孩子一生的確是危害無窮。

2.斤斤計較

愛斤斤計較的人不僅在金錢物質上他會變得精打細算,對自己的時間、精力、資源等,都會在使用前先計算。我們可以想像得出這種人的生活並不開心,他們的計較會破壞關係,他們的理性反而使他錯失很多機會,很多快樂。這樣的父母教育的孩子也必然對事對人斤斤計較,無法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3.內心自卑

孩子小時候父母給他們買東西時,他們的內心是喜悅的。相反從來不捨得給孩子合理消費的父母,孩子就會覺得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沒有,孩子肯定會羨慕別人,心中就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別人有自己沒有。長期這樣下去,就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恐懼社交,對別人產生抵觸情緒,長此以往對孩子積極樂觀的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塑造都是問題。

4.眼界狹小

人未來的成就,和從小養成的格局眼界密不可分。習慣了父母「窮人思維」教育的孩子總覺得唯有靠儲存集積著東西,生活才能安定、心理才有底。捨不得花錢學習提高自己,一輩子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會計較於眼前的一點點得失,失去的卻是自己未來更大的發展。這樣的孩子是註定未來眼界狹小,一生平庸。

所以,雖然節儉生活是好事,但在孩子面前,父母們不能過度節儉,那樣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培養會產生惡劣的影響,和孩子一起分享苦與樂才是最得當的教育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大顧問 的精彩文章:

男人開始衰老,身上往往會3處「發白」,佔了一個也別忽視!
50歲後,不想提前出現「老人味」,這6件事勸你少做,能忍則忍

TAG:健康大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