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維的恥辱一役,部下困守孤城,自己卻見死不救

姜維的恥辱一役,部下困守孤城,自己卻見死不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七回,發生在蜀漢後期,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句安、李歆和郭淮。原文如下:

姜維領敕辭朝,同夏侯霸徑到漢中,計議起兵。維曰:「可先遣使去羌人處通盟,然後出西平,近雍州。先築二城於麴山之下,令兵守之,以為掎角之勢。我等盡發糧草於川口,依丞相舊制,次第進兵。」是年秋八月,先差蜀將句安、李歆同引一萬五千兵,往麴山前連築二城:句安守東城,李歆守西城。早有細作報與雍州刺史郭淮。淮一面申報洛陽,一面遣副將陳泰引兵五萬,來與蜀兵交戰。句安、李歆各引一軍出迎;因兵少不能抵敵,退入城中。

泰令兵四面圍住攻打,又以兵斷其漢中糧道。句安、李歆城中糧缺。郭淮自引兵亦到,看了地勢,忻然而喜……遂令軍士掘土堰斷上流。城中果然無水。李歆引兵出城取水,雍州兵圍困甚急。歆死戰不能出,只得退入城去。句安城中亦無水,乃會了李歆,引兵出城,並在一處;大戰良久,又敗入城去。軍士枯渴。安與歆曰:「姜都督之兵,至今未到,不知何故。」歆曰:「我當捨命殺出求救。」遂引數十騎,開了城門,殺將出來。雍州兵四面圍合,歆奮死衝突,方才得脫。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姜維命部下句安和李歆在麴山築起東、西兩城,二人分別在城中駐守。不久後,曹魏雍州刺史郭淮與副將陳泰向兩城發動進攻,句安和李歆退入城中。在句安的提議下,李歆率領數十名騎兵突圍,向姜維求援。姜維接受夏侯霸提出的「圍魏救趙」的策略,向雍州發動攻擊,卻不料在牛頭山一帶遭遇司馬師率領的魏軍主力,打敗而回。句安孤立無援,只得開城投降。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姜維口中的「掎角之勢」, 意為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牽制敵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的「皆侯景叛戾,虛相陷誘,指成提挈之舉,終無掎角之勢。」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蜀漢將領句安投降曹魏的故事,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後主傳》載:「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來降。夏四月,大赦。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不克而還。將軍句安、李韶降魏。」《三國志·郭淮傳》亦稱:「嘉平元年,遷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是歲,與雍州刺史陳泰協策,降蜀牙門將句安等於翅上。」

不過,小說中提到的姜維為援救句安而在牛頭山被司馬師擊敗的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據《三國志·陳泰傳》載:「淮從泰計,使泰率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兵圍之,斷其運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戰,不許,將士困窘,分糧聚雪以稽日月。維果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陳泰)敕諸軍各堅壘勿與戰,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東,使淮趣牛頭,截其還路,可並取維,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進率諸軍軍洮水。維懼,遁走,安等孤縣,遂皆降。」

這段記載揭示了一個事實,當句安被困之時,姜維雖然兵出牛頭山對陳泰對峙,卻非但沒有設法突破郭淮、陳泰等人的防禦去 援救句安,反而心中膽怯撤軍而回。此舉導致句安孤立無援,最終只得投降。一句話,姜維的行為斷送了句安最後的希望。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職務不高本領低下,為何能活捉關羽射殺黃忠,原因並不複雜
黃忠一敗再敗,諸葛亮仍信心百倍,為何趙雲卻偏偏不信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