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元宵」不放假?你看他的本來面目,不放節日照過,湯圓照吃
在這樣一個時代變遷的背景下,元宵節原本獨特的社會屬性已經融入了日常生活。是否有必要度假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同時,由於元宵節的各種慶祝活動都在晚上舉行,所以工作和節日之間沒有太多的衝突。今天,當節日數量「供不應求」時,犧牲元宵節假期已經成為一種無奈的「合理舉動」。
自西漢元宵節確立以來,「燃燈」的習俗便已悄然盛行。隨後,又成為了「吃元宵、看花燈」的全國狂歡節。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在儒教的統治下,我國婦女一直提倡「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然而,只有在元宵節,女性才被允許外出夜遊。在這一天,朝廷也將解除宵禁,允許人們「整夜聚會」。元宵節成為一個社交節日。
在古代,當女性的婚姻依賴於父母和媒人的話語時,元宵節也成為女性「自由戀愛」的唯一一天。雖然他們後來還是會通過媒妁之言,但畢竟他們曾有過相識,不至於婚禮時仍不知對方模樣。基於這一習俗,元宵節已經成為中國最正宗、最古老的「情人節」,這似乎才是它的本來面目。
由於元宵節的社交特徵已經不復存在,而元宵節還在繼續,元宵也照常在吃,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計較元宵節是否放假。雖然沒有假期,但近年來我國的每個元宵節也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各地晚上仍然通火通明,熱鬧非凡,即使白天疲憊不堪,也玩融入元宵的熱鬧中也能解憂,而從古至今元宵節日都是晚上才過,自然也就無可厚非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也沒有任何假期,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切都一一回歸。這是節日的歷史屬性決定了它們是不可取代的。處於一個良好的歷史時代比任何事情都好。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我相信假期只會越來越豐富。與其糾結於「元宵節不放假」的原因,不如過上更好的生活。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是「每天都是假日」。


※近代史上最牛的母親,三兒三女人盡皆知,三個女婿堪稱一部民國史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