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離開 360 時,它只給了我一塊錢」

「離開 360 時,它只給了我一塊錢」

「離開 360 時,它只給了我一塊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 | 伍杏玲

本文經授權轉自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2008 年,在 360 的辦公室簽署完一份 18 個月競業禁止協議後被離開的傅盛,可能沒想到會在十年後,他作為獵豹 CEO 站在台上侃侃而談:「創業八年,行業都消失了,而我們還在增長」。

《東方企業家》曾評價道,「傅盛完成了一次重生之路,從屌絲 CEO 變成靠譜老闆。」那麼小鎮出身的他如何成為 CEO 成為老闆的呢?又為什麼要「重生」呢?

小鎮青年不小鎮的 IT 夢

傅盛出身於江西景德鎮的一個普通職工家庭,高考時自己選了離家很遠的中國煤炭經濟學院(現山東工商學院),讀的專業是信息管理與信息傳統專業。

在大學裡傅盛便表現出對計算機濃厚的興趣:他成立了一個叫「電腦技術協會」的社團。想要加入社團的同學,必須要通過考試,由此社團里聚集了一批真正懂技術的人,後來這個協會成為學校唯一的省級優秀學生社團。

傅盛是個優秀的學生,在校期間拿過各種榮譽,畢業時學校想要讓他留校任教,但是傅盛拒絕了。

因為他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於是他來到了北京。

「離開 360 時,它只給了我一塊錢」

2003 年,傅盛到 3721 公司做產品經理。據他後來回憶道,「那個時候連產品經理是幹嘛的都不知道,但很幸運地我成為了互聯網第一代產品經理,能用互聯網獲取了當時很多優秀的人都獲取不到的認知。」

除了提升認知外,他還遇見了改變他命運的周鴻禕。兩年後,周鴻禕成立了奇虎公司,邀請傅盛一起創業。

自傅盛加入奇虎之後,率領其他三人,組成團隊開發了 360 安全衛士產品。短短的幾年時間,傅盛成長飛快,從一個產品經理晉陞到了 360 安全衛士事業部總經理,並被業界稱之為「360 之父」。

然而,在 2008 年周傅二人決裂,最後以傅盛簽署了一份 18 個月的競業協議,慘淡離開了奇虎為結束。

至於決裂的原因,有人說傅盛「功高蓋主」:雖說是周鴻禕創辦的奇虎,但當時的分工是周鴻禕去開發搜索業務,傅盛去開發 360。沒想到 360 火起來了,而搜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於是在內部員工中傅盛的呼聲很高,周鴻禕覺得深受威脅,不除不快。還有一種說法是傅盛「目中無人」:不用周鴻禕招來的人,不聽周鴻禕指揮,挑戰周鴻禕的權威等。

回頭看兩人共同創業扶持多年,沒想到結果竟弄到撕破臉的境地:傅盛離開奇虎後,還控訴道「公司偷偷地往我的賬戶打了一塊錢,把我的所有股份強制回收,還告我剽竊產權,吃裡扒外」。如果按照當時奇虎的市價換算,傅手中的股票約為兩千萬。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

作為「中國做客戶端的三大高手之一」的傅盛,就此脫離他人,開始點亮自己的夢想,正式自主創業了。

創業八年,行業都消失了,我們還在增長

2009 年,傅盛成立了可牛影像。並在競業禁止協議期滿後,可牛由圖像處理轉做安全領域。在傅盛從 360 離職的 21 個月後,可牛推出完全免費的可牛殺毒。

在 2010 年,金山安全與可牛的合併,傅盛出任新公司 CEO。這之後傅盛開始開發金山毒霸和金山衛士,準備和 360 一決高下。

2011 年,金山毒霸 2012(獵豹)正式版發布。到了 2012 年,金山毒霸日活躍接近 5000 萬,月覆蓋 1.2 億用戶。同年獵豹瀏覽器正式版發布,當天用戶下載安裝量達到 30 萬,一舉進入百度風雲榜的 TOP10。

同年,微信用戶突破 1 億,移動互聯網興起。此時傅盛遇到一個難題:國內市場里 PC 端有 360 獨大,移動端有 360 和騰訊,獵豹的增長空間有限。

於是傅盛去美國開發市場,他看到全球互聯網的工具做得都不怎麼樣。於是發現有海外市場的機會,全力以赴去做海外的互聯網業務。後來在獵豹上市的時候,70% 的用戶來自於海外。

2014 年 3 月,金山網路更名獵豹移動,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目前,獵豹年收入達 50 億人民幣,賬面現金達 40 億人民幣,每年盈利數億的規模。

去年傅盛在發布給內部員工的信里提到:「離這個行業很遠的人,總是喜歡用不夠專註來批評我們,但是誰又能知道,如果不是我們不斷勇於嘗試,我們又怎麼能從創業的累累白骨,從已經消失的殺毒軟體行業中走出來,越挫越勇,越戰越強呢?這個行業都消失了,我們還在保持增長!」

下一個機遇

在剛過去的極客公園大會上,傅盛將他們上市形容為是「幸運」,直言正好趕上好機遇而已。

而那時候站在敲鐘台上的他已在思索著獵豹下一個機遇點。畢竟時代不斷地在發展,企業如何把握住時代機遇才是至關重要的。

從前幾年布局信息流、直播、短視頻等內容產品,再到 2017 年以來,獵豹涉足機器人、智能音箱等新業務,看起來傅盛不想錯過任何機會。

傅盛坦誠道,在經歷了 PC 和移動的浪潮後,獵豹開始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作為公司接下來的戰略核心。

傅盛說,「一家公司盈利是最終的結果,但還可以做一些突破性的業務。因為如果你把這家公司有希望做到 10 年、20 年、30 年的時候,一定不是以當前的盈利狀態來決定你未來的 10 年。而是你要冒風險去嘗試做的新機遇,假如折騰失敗了,大家只會說這是個瞎折騰的 CEO。但是如果有一次真的把下一個浪潮抓住了,它可能會從一家還不錯的公司變成一家領導性的廠商。

我覺得所有公司都像鯉魚跳龍門一樣,可能少部分才能跳上去,但是如果你不跳就是在這個小的環境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C 語言:春節回家聚會,只有我沒帶對象!
@程序員,溝通這項核心技能你掌握了多少?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