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何在古代獨裁統治是最明智的選擇?

為何在古代獨裁統治是最明智的選擇?

獨裁統治在現代都被各國口誅筆伐,但是在古代社會,受制於社會發展階段的影響,獨裁統治反而是最優秀的制度。在生產資料不富足的年代,獨裁統治使得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集中。其實並不像階級鬥爭者所說,只要實行獨裁統治,獨裁者所掌握的資源都會被獨裁者和統治者花天酒地的消耗掉。實際上,在古代民主還沒有發端之時,民眾的生存都是依賴於獨裁者的。

正是由於時代的原因,使得獨裁者和國家,民眾三維一體。成為一個國家的三大支柱,沒有哪一個對於其他的兩股勢力都是沉重的打擊。在春秋戰國之前部落邦國是最為普遍的統治模式,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但凡是化外之地,當時的政權就很難統治。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都是在前一個朝代邊緣地區發展壯大,進而推翻建立自己的政權。與此大致同時周邊的一些游牧民族也會趁機劫掠中原,尤其是在戰亂不斷的情況之下。

齊桓公尊王攘夷便是重新確立中央的管理。這種中央並不是周王朝。而是以實力為基礎以齊國為中心,在沒有統一的環境和可能的情況之下相互協調,在軍事和政治上強調一種統一。進而達到驅逐蠻夷的作用和目標。但這種統一是臨時的,齊國衰弱以後這種局面就不復存在。戰國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逐漸強大起來,不斷對南方的秦國,趙國燕果進行騷擾。雖然三國都進行了有力的反擊,但無法徹底解決這一被動局面。

當真正的封建王朝建立之後,中原極權的統治者便會發揮出統一國家的巨大威力,調動全國資源對敵對勢力進行反擊。除此之外,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文明民族和國家留給後世而且是矚目的工程,都是在王朝統一實力強大的前提下進行的。而這些工程無一例外都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當然,獨裁者或者說古代的帝王並非真的處在萬人之上的高度。他想要獲得對整個國家資源的調動一定要大貴族,大地主進行聯合。

到了後期是與官僚集團進行聯合。這種統治模式下,就使得國家的政治更加穩定。皇帝輪流坐,但貴族勢力依然較為穩定。當一個封建國家貴族階層遭受打擊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建立起來的政權一定會伴隨著權力場上的大洗牌,新的貴族又會不斷產生,代替原來的貴族與當時的皇帝進行強強聯合。對於老百姓來講,獨裁不獨裁併沒有那麼重要。在封建時代,農民作為被壓迫者,一直渴望尋求安定的生活。

只要獨裁者穩定了小農經濟生活所必要的經濟基礎,就會得到來自底層的真心擁護。而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會將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與大小地主,貴族共享,從而造就了封建社會的穩定性。一旦這種共享權利的現狀被打破,王朝就會由治入亂的循環當中。因此,在古代,獨裁統治者只要實現封建社會的結構安定,就可以獲得民眾的真心支持。而到了近現代的社會當中民主化已經成為趨勢。如今,獨裁者的統治已經沒有市場。無論是否獨裁者依然擁有存在的必要,其結果必然是被推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人口陷阱和經濟管制,哪一個是明清時期落後的原因?
即便趙構支持岳飛也不可能北伐成功?

TAG:世界史圖鑑 |